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29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机壳方面的组装技术,尤其与一种可展开的电脑机壳有关。
背景技术
一般电脑机壳为了达到空间充分利用,常会将周边设备(例如光盘、硬盘或软盘等)或电源供应器组设于主机板的上方,造成主机板组装不易的问题,目前为了方便解决此一问题,以及为使后续维修或升级更为方便,已有许多的电脑机壳于机壳内部额外增设一可掀启的旋转匣供安装周边设备,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91221548号所揭示的“具有旋转匣之电脑机壳”,或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89221833号所揭示的“旋转式电脑组件固定架组合”,或者,也有于电脑机壳内部额外增设一可掀启的旋转匣供安置电源供应器,如美国专利第6330161号“可转离的电源供应器”(ROTATABLE REMOVABLE COMPUTER POWER SUPPLY),这些传统的电脑机壳基本上包括一主体及一旋转匣,该旋转匣以可转开的方式装设于该主体内部,供容设周边装置或电源供应器于旋转匣之上,以解决部分空间问题。
然而,这些传统的电脑机壳的制造过程中必须额外地设计制作旋转匣,因此提高了材料成本,且,为使该旋转匣能稳定地且能转动地连接至本体,必须提供复杂的枢转结构及定位结构才能达到目的,甚至,由于这些复杂设计反而给电脑组装者在进行组装中造成不便。
因此,希望能提供一种电脑机壳,兼具传统电脑机壳的优点,同时改善传统电脑机壳的不便,能够被经济、快速地大量组装制造。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机壳,方便电脑玩家于该电脑机壳内部进行拆卸或组装电子元件,同时解决制造组装复杂不便的问题。
电脑机壳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一枢转结构,该第一壳体,具有相对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的一端具有一缺口;该枢转结构,包括两轴套及两枢轴,两轴套为同轴且分别设于第一壳体一侧边的两端,两枢轴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缘的两端,且两枢轴系可以同方向分别对应套入两轴套内;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前板及一后板,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枢转结构连接第一壳体,并使该第二壳体可转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且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前板及一后板,其中,当该第二壳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壳体可让出一组装空间,当该第二壳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壳体恰填满该组装空间,且该第二壳体之该前板恰补齐该第一壳体之该缺口。
因此,组装人员可通过本发明公开的电脑机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的问题,进而达到将第二壳体快速组装到第一壳体上的目的。此外,该第二壳体本身即是电脑机壳的一部分,无须另外制造现有技术中所需要的旋转匣。

图1是本发明电脑机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中枢转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电脑机壳的第二壳体位于第一位置示意图4是本发明电脑机壳的枢转结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电脑机壳的第二壳体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电脑机壳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该电脑机壳包括一第一壳体1、一第二壳体2,以及一枢转结构。
该第一壳体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板10及一第二侧板12,以及一底板14,供安装一主机板(图中未显示),该第一侧板10的一端具有一缺口11,该第二壳体2,是通过该枢转结构连接第一壳体1,使该第二壳体2可转动于一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及一第二位置(如图5所示)。
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该第二壳体2具有一前板20及一后板22,其中,当该第二壳体2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壳体可让出一组装空间2A,当该第二壳体2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壳体2恰好填满该组装空间2A,且该第二壳体2的前板20恰好补齐第一壳体1的缺口11。
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该第一壳体1与该第二壳体2是组装为该电脑机壳的整体,该第二壳体2并非另外组设于该电脑机壳整体的内部,如传统的旋转匣。并且,只要如图5所示地将该第二壳体2转移到该第二位置而让出该组装空间2A,电脑玩家即可轻易而无阻碍地进行主机板或其他元件的后续维修或升级。
请参阅图2及图4,图4所示枢转结构包括两轴套30及两枢轴32,该两轴套30为同轴且分别设于该第一壳体1的一侧边15的两端,而两枢轴32设于该第二壳体2的一侧缘24的两端并对应该两轴套30,由于该两枢轴32各具有一自由端321及一固定端322,且每一自由端321指向同一方向,因此该两枢轴32可以同方向且同时地分别对应套入该两轴套30内,完成将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的连接。因此,组装人员可轻易及快速地完成组装作业。此外,本发明枢转结构,即轴套30及枢轴32,是可以一体成形或以组合的方式,分别设于该第一壳体1及该第二壳体2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枢轴32的其中一枢轴32内部形成有一螺丝孔320,组装人员可锁上一螺丝34将枢轴32与其对应轴套30锁定而不致松脱。
此外,第一壳体1的第二侧板12具有一排风口120,且第二壳体2的后板22具有一开口220,当第二壳体2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开口220对准排风口120,借此该第二壳体2除了可安装一些周边装置4外,更适合增设一附有风扇组51的电源供应器5,如图5所示,如此该电源供应器5所产生的热即可通过风扇组51的作用而自开口220排出。
附带一提的是,由于重力及枢转机构的关系,第二壳体2系可被大幅度转离至第二位置,如图5所示,因此电脑玩家在进行维修或升级动作时,第二壳体2能稳靠于一平面(图中未显示),无须担心第二壳体2会自动转回而压伤手臂。
从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可以了解到本发明所揭示的电脑机壳,不仅减少制造成本、容易组装制造,同时提供一安全且方便进行维修或升级的组装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相对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的一端具有一缺口;一枢转结构;以及一第二壳体,具有一前板及一后板,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枢转结构连接第一壳体,并使第二壳体可转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当第二壳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壳体可让出一组装空间,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壳体填满该组装空间,且第二壳体的该前板补齐第一壳体的缺口;其中,枢转结构包括两轴套及两枢轴,两轴套为同轴且分别设于第一壳体一侧边的两端,两枢轴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缘的两端,且两枢轴可以同方向分别对应套入两轴套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枢轴的一枢轴内部具有一螺丝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板具有一排风口,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后板具有一开口,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口与排风口重叠。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一枢转结构,该第二壳体通过枢转结构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壳体,借此第二壳体可被翻转离第一壳体以让出一组装空间;枢转结构包括两轴套及两枢轴,两轴套为同轴且分别设于第一壳体一侧边的两端,而两枢轴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缘的两端,并对应两轴套,且两枢轴可以同方向分别对应套入两轴套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脑机壳结构复杂的问题,进而达到将第二壳体快速组装到第一壳体上的目的。
文档编号H05K5/00GK101075148SQ20061008474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0日
发明者陈贯中 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