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水晶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652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炫彩水晶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炫彩水晶电磁炉。
技术背景-
电磁炉是靠电磁感应产生涡流的原理,对锅具进行加热,是由机壳、微晶板 线盘、电路板等器件构成, 一方面线盘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很近,容易产生电磁 干扰,另一方面会造成外泄磁场,产生电磁辐射。由于锅具直接和微晶板接触锅 具上的热量经微晶板传入机体内,使机体内的温度大量增加,影响原件的电器性 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和尽量减少电磁辐射及降低机体内温度的炫彩水晶电磁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1、 主要是线盘与锅底的整合,以下统称电磁炉专用锅。
电磁炉专用锅的设计方案是由不锈钢锅、隔热层、线盘、超导磁和复底层 叠合而成的复底锅,中间有3cm的圆孔,内有感温器紧贴不锈钢锅底,由感温器 接点和线盘接点与电路板接点连接导通,佳不锈钢锅加热。所述复底层可用不锈 钢、铜、铝、铁、塑料、胶木等材料制成。
2、 主要去掉了微晶板和机壳,以下统称电磁炉主体,电磁炉主体设计成水晶 体,底部为电镀空心层,内部有电路板、风机、油冷散热系统和感应开关板。所 述水晶体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去掉了昂贵的微晶板与机壳、降低成本;
2、 由于电磁炉专用锅与电磁炉主体中间采用了水晶体,能发炫丽色彩,增加
了艺术效果。
3、 由于可采用声控设计,能随音乐节奏来变换色彩,增加了视觉享受。
4、 由于感温器与不锈钢锅底紧密接触,控温更加精确。
5、 由于线盘与锅底的整合,线盘与电路板的距离增加,有效防止了电磁千扰。
6、 由于把线盘置于复底层内,不锈钢复底层能有效屏蔽电磁辐射。
7、 由于电磁炉专用锅远离主机电路板,能大大降低主机内的温度。
8、 由于采用了油冷散热系统,能有效降低IGBT和桥堆的工作温度,延长电 磁炉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炫彩水晶电磁炉整体剖示图; 附图2:电磁炉专用锅整体结构剖示图; 附图3:炫彩水晶电磁炉主体示意附图中1、电镀空心层;2、不锈钢锅;3、隔热层;4、线盘;5、超导磁; 6、复底层;7、线盘接点;8、感温器;9、感温器接点;10、感应开关;11、电 路板接点;12、水晶体;13、电路板14、油冷散热系统;15、风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见附图l一附图3所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由水晶体(12),底部为电镀空心层(1),内部置入电路 板(13),经电路板接点(11)和线盘接点(7)连接导通,使不锈钢锅(2)加热, 所述电路板(13)上设有七彩发光二极管和声控系统,使水晶体(12)实现炫彩 效果,能随声音大小和音乐节奏来变换色彩。所述电镀空心层(1)内设有油冷散 热系统(14)和风机(15)把IGBT、桥堆产生的热量迅速排掉。所述电磁炉专用 锅是由不锈钢(2)、隔热层(3)、线盘(4)、超导磁(5)和复底层(6)叠合而 成,中间有3cm的圆孔,感温器(8)紧贴不锈钢锅(2),经感温器接点(9)与 电路板相连,起超温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 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炫彩水晶电磁炉,包括电路板、线盘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专用锅是由不锈钢锅(2)、隔热层(3)、线盘(4)、超导磁(5)和复底(6)叠合而成,中间有13cm的圆孔,内有感温器(8)紧贴不锈钢锅(2);所述电磁炉主体为炫彩水晶体(12),底部为电镀空心层(1),内部有电路板(13),风机(15),油冷散热系统(14)和感应开关板(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特指一种炫彩水晶电磁炉。所述该电磁炉的主体为炫彩水晶设计,底部为电镀空心层,内部有电路板,风机、油冷散热系统和感应开关板,所述该电磁炉的专用锅是由不锈钢锅、隔热层、线盘、超导磁和复底叠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去掉了昂贵的微晶板与机壳、降低成本;2.由于电磁炉专用锅与电磁炉主体中间采用了水晶体,能发炫丽色彩,增加了艺术效果。3.由于可采用声控设计,能随音乐节奏来变换色彩,增加了视觉享受。4.由于感温器与不锈钢锅底紧密接触,控温更加精确。5.由于线盘与锅底的整合,线盘与电路板的距离增加,有效防止了电磁干扰。6.由于把线盘置于复底层内,不锈钢复底层能有效屏蔽电磁辐射。7.由于电磁炉专用锅远离主机电路板,能大大降低主机内的温度。8.由于采用了油冷散热系统,能有效降低IGBT和桥堆的工作温度,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5B6/12GK101097070SQ200610094829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胡述斌 申请人:胡述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