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375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附电子装置元器件的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玻璃面板、晶片等高平面度与高洁净度的工件组装过程中,为避免在这些工件上留下指纹及汗渍,通常会使用真空吸盘来实现这些工件的取放及安装。常见的真空吸盘包括真空发生器、气源、气管、控制开关及吸盘。需要吸取工件时,将吸盘贴附至工件表面,控制开关控制真空发生器抽取吸盘与工件之间的空气,从而产生真空吸附产品;需要将产品与吸盘分离时,控制开关控制气源开启,使气体充入吸盘与工件之间从而使产品与吸盘分离。然而,该真空吸盘需要设置真空发生器、气源及气管,这样使用时耗费大量的能源且结构较为复杂,且气管容易缠绕,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且使用方便的吸附装置。一种吸附装置,其包括吸盘、操作件、密封件、弹性件及止挡件,吸盘上开设有气孔,吸盘固定至操作件的一端,操作件开设有与气孔对应的通孔,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气孔的密封部及一端连接至密封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截面积小于通孔及气孔的截面积,连接杆远离密封部的一端穿设于气孔及通孔并自操作件突出,止挡件固设于连接杆,弹性件套设于连接杆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操作件及止挡件。需要吸取工件时,手持操作件将吸盘贴附于工件上,按压吸盘排除吸盘与工件之间的空气,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密封件的密封部收容于凹槽并密封气孔使盘体与工件之间形成真空,吸附装置即可吸附工件;需要释放工件时,按压连接杆,从而带动密封部向工件运动,止挡件压缩弹性件,密封部远离气孔,从而使外界空气进入吸盘与工件之间,从而使工件脱离吸附装置,松开连接杆,弹性件恢复原状带动密封件运动使密封部密封气孔; 该吸附装置通过设置密封件及气孔可以方便的吸附工件及解除吸附,从而无需连接至气源及设置控制开关,既节能又使得吸附装置结构简单,同时,由于无需连接至气源,可避免在吸附装置上设置气管而出现气管缠绕的问题,使用较为方便。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吸附装置200、400、600、800吸盘210基部212、612、812凹槽2122气孔2124、61M、8124盘体214操作件230、430固定部232、432、832容置槽2322通孔2324、2344操作部234、434端盖2;342密封件250密封部252连接杆254、454、654、854螺纹2M2垫片洸0弹性件270止挡件280按压件290、490螺孔四2支撑杆4342加强杆4;344透气槽6544,81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吸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200包括吸盘210、操作件 230、密封件250、垫片沈0、弹性件270、止挡件280及按压件四0。吸盘210的一端固定于操作件230。止挡件观0固设于密封件250。弹性件270套设于密封件250且抵持止挡件 280。吸盘210包括基部212及形成于基部212的一端的盘体214。基部212大体为柱状,其形成有盘体21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122。基部212中心开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气孔 2124,气孔21M与凹槽2122连通。盘体214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形成有褶皱使盘体214成为双层结构以增加盘体214的弹性及容积。可以理解,盘体214不限于为双层结构,也可为单层或多层结构。操作件230包括固定部232及操作部234。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32的一端凹陷
4形成容置槽2322,吸盘210的基部212远离盘体214的一端收容并固定于固定部232的容置槽2322内。可以理解,容置槽2322可省略,此时直接采用粘结等方式将基部212远离盘体214的一端固定至固定部232即可。固定部232开设有对应于气孔21M的通孔23M。 操作部234大体为筒状,自固定部232向远离吸盘210的一端垂直延伸而成。操作部234 远离固定部232的一端盖设有端盖2342以封闭操作部234。端盖2342开设有与通孔23 同轴设置的通孔2344。请同时参阅图3,密封件250包括密封部252及连接杆254。密封部252大体为圆盘状,其直径大于气孔21 的直径,且可收容于凹槽2122。连接杆254自密封部252的中部垂直密封部252延伸。连接杆2M为圆柱状,其直径小于气孔21M及通孔23M的直径。 连接杆2M远离密封部252的一端依次穿过气孔2124、通孔23 及通孔2344,自操作部 234延伸而出。连接杆2M远离密封部252的一端形成有螺纹2542。垫片260收容于操作部234内且套设于连接杆254,且垫片260与连接杆2M直径存在一定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70为弹簧。弹性件270收容于操作部234内且套设于连接杆254。可以理解,弹性件270不限于为弹簧,还可为弹性套筒等。止挡件280收容于操作部234内且固设于连接杆254,以使得弹性件270的两端分别抵持垫片260及止挡件观0,且垫片260远离弹性件270的一侧抵持固定部232。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280为螺母,连接杆254的中部设有与止挡件280配合的螺纹以将止挡件观0固定至连接杆254。按压件290形成有与连接杆2M上的螺纹2542配合的螺孔四2,连接杆254的远离密封部252的一端收容并固定至螺孔四2。按压件四0的直径大于连接杆254的直径以方便按压连接杆254。可以理解,按压件290可省略,使用时直接按压连接杆254即可。需要吸取工件时,手持操作件230将盘体214贴附于工件上,按压吸盘210排除盘体214与工件之间的空气,此时在弹性件270的作用下,密封件250的密封部252收容于凹槽2122并密封气孔21 使盘体214与工件之间形成真空,吸附装置200即可吸附工件。需要释放工件时,按压按压件四0,从而带动密封件250向工件运动,止挡件280压缩弹性件 270,密封部252远离凹槽2122及气孔2124,由于连接杆254的直径小于通孔23M及气孔 2124的直径,从而使外界空气由连接杆2M与通孔23 及气孔21 之间的间隙进入盘体 214与工件之间,从而使工件脱离吸附装置200,松开按压件四0,弹性件270恢复原状带动密封件250运动使密封部252收容于凹槽2122并密封气孔21M。该吸附装置200通过设置密封件250及气孔21M可以方便的吸附工件及解除吸附,从而无需连接至气源及设置控制开关,既节能又使得吸附装置200结构简单。由于无需连接至气源,可避免在吸附装置200上设置气管,从而使用时能避免气管缠绕,较为方便。 通过将盘体214设置为双层结构,增加了盘体214的容积,从而增大了盘体214的吸附力, 且双层结构的弹性较好,使吸附装置200使用时手感较好。请参阅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4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200 大体相同,其不同在于吸附装置400的操作件430的操作部434大体为框架结构,操作部 434包括自操作件430的固定部432垂直延伸的两个相隔预定距离的支撑杆4342及连接两个支撑杆4342的加强杆4344,加强杆4344上开设有通孔(图未标)以供连接杆妨4穿设;按压件490为螺母,与连接杆454自加强杆4344的通孔延伸而出的一端相螺合。当吸附装置400所吸附的工件较重时,将操作部434设置为框架结构,方便手握加强杆4344移动吸附装置400及其所吸附的工件。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6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200 大体相同,其不同在于吸附装置600的连接杆肪4的直径与开设于基部612上的气孔81M 的直径大体相当,连接杆6M上开设有两个沿连接杆6M的轴向延伸的透气槽6544,从而使连接杆654的截面积小于气孔61M的截面积,从而当吸附装置600与工件接触吸附时,空气可由透气槽6544进入盘体与工件之间。由于连接杆肪4的直径与气孔81 的直径大体相当,避免吸附装置600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杆6M发生晃动。可以理解,透气槽6544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还可为一个或多个。请参阅图6,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8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200 大体相同,其不同在于吸附装置800的连接杆邪4的直径与开设于基部812上的气孔81M 的直径大体相当,气孔8214的孔壁上开设有两个沿气孔8214的轴向延伸的透气槽81 , 同时固定部832上开设的通孔(图未示)的孔壁上同样开设有透气槽,从而使连接杆854 的截面积小于气孔81M及开设于固定部832上的通孔的截面积,从而当吸附装置800与工件接触吸附时,空气可由透气槽81 进入盘体与工件之间。由于连接杆854的直径与气孔 81 的直径大体相当,避免吸附装置800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杆邪4发生晃动。可以理解,透气槽81 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还可为一个或多个。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附装置,其包括吸盘,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还包括操作件、密封件、弹性件及止挡件,该吸盘上开设有气孔,该吸盘固定至该操作件的一端,该操作件开设有与该气孔对应的通孔,该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该气孔的密封部及一端连接至该密封部的连接杆, 该连接杆的截面积小于该通孔及该气孔的截面积,该连接杆远离该密封部的一端穿设于该气孔及该通孔并自该操作件突出,该止挡件固设于该连接杆,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连接杆且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该操作件及该止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包括固定部及操作部,该吸盘固定至该固定部,该操作部形成于该固定部远离该吸盘的一端,该吸盘包括基部及形成于该基部的一端的盘体,该固定部形成有容置槽,该基部收容并固定于该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盘体形成有褶皱使盘体成为多层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上设有螺纹,该止挡件为与该螺纹配合的螺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还包括设于该连接杆远离该密封部的一端的按压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部为筒状且自该固定部远离该吸盘的一端垂直延伸,该弹性件及该止挡件收容于该操作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部包括自该固定部垂直延伸的两个支撑杆及连接两个支撑杆的加强杆,该加强杆上开设有通孔以供该连接杆穿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的直径小于该通孔及该气孔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的直径与该通孔及该气孔的直径相当,该连接杆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透气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的直径与该通孔及该气孔的直径相当,该通孔及该气孔的孔壁上均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透气槽。
全文摘要
一种吸附装置,其包括吸盘、操作件、密封件、弹性件及止挡件,吸盘上开设有气孔,吸盘固定至操作件的一端,操作件开设有与气孔对应的通孔,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气孔的密封部及一端连接至密封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截面积小于通孔及气孔的截面积,连接杆远离密封部的一端穿设于气孔及通孔并自操作件突出,止挡件固设于连接杆,弹性件套设于连接杆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操作件及止挡件。该吸附装置通过设置密封件及气孔可以方便的吸附工件及解除吸附,从而无需连接至气源及设置控制开关,既节能又使得吸附装置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66C1/02GK102476775SQ2010105638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匡鹏 申请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