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94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减少压损的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已普遍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然而顺应时势潮流,液晶面板的面积也越渐变大。相对的,液晶面板里的板状工件如玻璃基板,也跟着越做越大。因此利用自动化的机器手臂搬运板状工件的困难度增加。而且,当板状工件破损时,利用自动化的机器手臂不易取出破损的板状工件,若改用人力的方式取出破损的板状工件,则困难度也很大。
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板件搬运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操作人员以人力搬运板状工件10时,在板状工件10的两侧向上施力而移动板状工件10。由于重力的影响,因此板状工件10的中央将会往重力的方向弯曲。面积较大的板状工件10于搬运时,因板状工件10弯曲程度变大,故搬动时容易有破裂的情形发生。因此现今已有使用承接盘,以承接板状工件10后再进行搬运。
请参阅图2,其为公知利用承接盘搬运板状工件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利用承接盘20搬运板状工件10时,必需将板状工件10平移至承接盘20上,然后再进行搬运。由于公知承接盘20为塑胶材质,在搬运板状工件10时,板状工件10将与承接盘20产生摩擦,而使板状工件10的表面产生刮痕,造成板状工件10受损,并且会有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情形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其可避免板状工件于搬运时损坏,更可避免板状工件于搬运时产生刮痕或是静电放电的情形,如此可解决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吸附装置,其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与背对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一凹槽,设于该第一侧面上;一孔洞,设于该第二侧面上,该孔洞贯穿该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形成于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环形沟槽与该凹槽连通;以及至少一线形沟槽,是以该凹槽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线形沟槽均连通于该凹槽与前述环形沟槽,该凹槽的深度比该线形沟槽的深度深。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吸附装置,该吸附装置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背对于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一凹槽,设于该第一侧面上;一孔洞,设于该第二侧面上,该孔洞贯穿该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包括有不同大小的直径,以直径向外递增的方式配置于该第一侧面上,所述环形沟槽与该凹槽连通;至少一线形沟槽,是以该凹槽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线形沟槽均连通于该凹槽与前述环形沟槽,该凹槽的深度比该线形沟槽的深度深;一容置部,位于该第一侧面的周缘;一O型环,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并突出于该第一侧面;多个把手,设置于该第二侧面;以及一连接头,设置于该第二侧面并与该孔洞连通,并通过该连接头与一空气泵连接,以进行吸气或排气的作业。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发明提供的吸附装置,其通过一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一凹槽与至少一线形沟槽,凹槽的深度比线形沟槽的深度深,而于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贯穿凹槽的孔洞,如此可减少本发明吸附板状工件时的压损,以避免板状工件滑落而受损,更可避免承接搬运板状工件时所产生的刮痕或是静电放电的情形。
此外,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其通过本体的第一侧面的周缘设置一容置部,并且于容置部内设置一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突出于该第一侧面,如此可使本发明更紧密的吸附板状工件,以减少板状工件受损机率。


图1为公知板件搬运时的示意图;图2为公知承接盘搬运板状工件时的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2A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接设连接头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4A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7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C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板状工件20承接盘30本体322凹槽342孔洞 324环形沟槽326线形沟槽 32第一侧面34第二侧面40连接头
50空气泵 60把手70缓冲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3A与图3B,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3A的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包含一本体30、一凹槽322、一孔洞342、多个环形沟槽324与至少线形沟槽326;本体30具有一第一侧面32与背对于第一侧面32的一第二侧面34;凹槽322设于第一侧面32上;孔洞342设于第二侧面34上,且孔洞342贯穿凹槽322;多个环形沟槽324形成于第一侧面32上,且多个环形沟槽324与该凹槽322连通;线形沟槽326以凹槽322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第一侧面32上,且线形沟槽326连通于凹槽322与多个环形沟槽324,而且,凹槽322的深度比线形沟槽324的深度深。如此可减少本发明吸附板状工件时的压损,以避免板状工件滑落而受损,更可避免承接搬运板状工件时所产生的刮痕或是静电放电的情形。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接设连接头的示意图;本发明更包含一连接头40,连接头40设置于第二侧面34并与孔洞342连通,并通过连接头40可与一空气泵50连接,以进行吸气或排气作业。如此,当空气泵50与连接头40接设时,若空气泵50进行吸气,本体30可用来吸取板状工件,使板状工件贴附于本体30的第一侧面32,如此则可运送板状工件,或是吸取破损的板状工件。若空气泵50进行排气时,当板状工件平移至第一侧面32上,通过空气泵50所排出的气体,可产生一向上的推力将板状工件往上推,因为摩擦力与物体的的正向力有关,正向力为板状工件的重力,故减少板状工件的重力即可减少板状工件与本体30之间的摩擦力。若是叠放在第一侧面32上的板状工件越多,则产生的重力也越大,故空气泵50所产生的推力亦必需提高;以使板状工件与本体30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相对的会使板状工件表面产生刮痕的情形减少,而静电放电的情形亦随之减少。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了更增加本发明于使用上的便利性,因此,本发明更包含多个把手60,把手60设置于第二侧面34。如此可让使用者握持把手60,使板状工件搬运时较为便利。
请一并参阅图6A与图6B,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6A的B-B方向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为了更增加本发明吸附板状工件时的强度,因此,本发明更包含一容置部328与一缓冲装置70,容置部328位于第一侧面32的周缘;缓冲装置70设置于容置部328内,并突出于第一侧面32;而缓冲装置70包含一O型环。如此,当本发明接设空气泵50(图未示)而进行吸气作业时,空气通过缓冲装置70与板状工件接触而产生一封闭区域,如此可使板状工件更为紧密的贴附于缓冲装置70。
请一并参阅图7A与图7B,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环形沟槽324与凹槽322为不同圆心;而且环形沟槽324包括有不同大小的直径,环形沟槽324彼此不相交,或环形沟槽324与凹槽相切于一点,并以直径向外递增的方式配置于第一侧面32上。因此,环形沟槽324除了如图3A所示的设置,更可如图7A与图7B般设置环形沟槽324。
请参阅图8A、图8B与图8C,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形沟槽326的深度由凹槽322向外递减,犹如图8A所示,靠近凹槽322的线形沟槽326的深度较深,而远离凹槽322的线形沟槽326的深度较浅,如此可减少本发明吸附板状工时的压损;或者使环形沟槽324的深度由凹槽322向外递减,犹如图8B所示,靠近凹槽322的环形沟槽324的深度较深,而远离凹槽322的环形沟槽324的深度较浅;或者如图8C所示,靠近凹槽322的环形沟槽324与线形沟槽326的深度较深,而远离凹槽322的环形沟槽324与线形沟槽326的深度较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吸附装置是于一本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设置一凹槽与一孔洞,而且孔洞贯穿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形成于第一侧面上,且环形沟槽与凹槽连通;线形沟槽以孔洞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第一侧面上,且线形沟槽均连通于凹槽与环形沟槽,而凹槽的深度比线形沟槽的深度深。如此可减少本发明吸附于板状工件时的压损,以避免板状工件滑落而受损。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与背对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一凹槽,设于该第一侧面上;一孔洞,设于该第二侧面上,该孔洞贯穿该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形成于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环形沟槽与该凹槽连通;以及至少一线形沟槽,是以该凹槽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线形沟槽均连通于该凹槽与前述环形沟槽,该凹槽的深度比该线形沟槽的深度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更包含一容置部,位于该第一侧面的周缘;一缓冲装置,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并突出于该第一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包含一O型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更包含多个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该第二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更包含一连接头,设置于该第二侧面并与该孔洞连通,并通过该连接头与一空气泵连接,以进行吸气或排气的作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与该凹槽为同一圆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与该凹槽为不同圆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包括有不同大小的直径,并以该凹槽为圆心,以直径向外递增的方式配置于该第一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包括有不同大小的直径,且所述环形沟槽中的至少一环形沟槽与该凹槽相切于一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沟槽的深度由该孔洞向外递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的深度由该孔洞向外递减。
12.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装置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背对于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一凹槽,设于该第一侧面上;一孔洞,设于该第二侧面上,该孔洞贯穿该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包括有不同大小的直径,以直径向外递增的方式配置于该第一侧面上,所述环形沟槽与该凹槽连通;至少一线形沟槽,是以该凹槽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线形沟槽均连通于该凹槽与前述环形沟槽,该凹槽的深度比该线形沟槽的深度深;一容置部,位于该第一侧面的周缘;一O型环,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并突出于该第一侧面;多个把手,设置于该第二侧面;以及一连接头,设置于该第二侧面并与该孔洞连通,并通过该连接头与一空气泵连接,以进行吸气或排气的作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沟槽的深度由该凹槽向外递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的深度由该凹槽向外递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装置,其包含一本体、一孔洞、多个环形沟槽与至少一线形沟槽,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有凹槽,第二侧面设有孔洞,而且孔洞贯穿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形成于第一侧面上,且每一环形沟槽与凹槽连通;线形沟槽以凹槽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第一侧面上,且线形沟槽均连通于凹槽与环形沟槽,而凹槽的深度比线形沟槽的深度深。如此可减少本发明吸附板状工件时的压损,以避免板状工件滑落而受损;更可避免承接搬运板状工件时所产生的刮痕或是静电放电的情形。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963620SQ20061014847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7日
发明者许朝钦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