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680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锁扣装置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空间,电子产品常被挂在墙上。现有的电子产品仅通过收容槽直接挂在 墙上。然而,这种组装方式没有锁固功能,常因意外导致电子产品跌落或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锁扣装置的电子产品。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壳体和锁扣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多个侧壁,所述底壁设 有一对葫芦孔,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容纳孔。两葫芦孔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容纳孔的中心 线相互垂直。锁扣装置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于固定柱,其包括固定件、一对滑块、拉杆及弹 簧。固定件固定于底壁,并包括收容部。所述滑块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中并可相对所述壳体 沿所述连线反向运动,每一个滑块包括固持柱和遮挡部,所述固持柱和所述遮挡部分别位 于所述滑块的两端部。拉杆可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容纳孔的中心线运动,其包括一对导槽 和操作部,每一个固持柱分别收容于对应的导槽并可在所述导槽中滑动,所述操作部穿过 所述容纳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块的固持柱,以便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壳体的 运动过程中提供动力。其中,当所述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滑块的遮挡部挡住所述葫芦 孔使所述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当所述拉杆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容纳孔的 中心线运动时,所述固持柱在所述导槽中滑动以驱动所述滑块相对移动并不再遮挡所述葫 芦孔从而实现所述电子产品的解锁。优选地,所述葫芦孔包括壁挂孔和收容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柱头部的半径大于所述壁挂孔的半径并小于所述收容孔的半径。优选地,当所述电子产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固定柱头部可在所述葫芦孔中移 动并从所述收容孔中移出;当所述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时,所述滑块的遮挡部阻挡了所 述固定柱头部在所述葫芦孔中的移动空间使之不能从所述收容孔中移出。优选地,所述每一个滑块还包括第一固持部和凹槽,所述固持柱凸设于所述第一 固持部,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遮挡部。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葫芦孔的最大宽度。优选地,每一个第一固持部具有Z形折弯,用于在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时收纳 所述弹簧。优选地,所述拉杆包括第二固持部、杆体和一对限位部,所述导槽设于所述第二固 持部并为斜向槽,两导槽形成V字形。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杆体的相对侧边折弯而成并从所述第二固持部向所述 操作部延伸。[0013]优选地,每一个固持柱设有固持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持槽。本实用新型的锁扣装置将电子产品锁固于墙壁,避免了意外跌落或遗失。

[001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白[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的立体分解图。[0017]图2是图1中锁扣装置的立体翻转放大图。[0018]图3是图1中电子产品的立体组装图。[0019]图4是图3中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的部分组装图。[0020]图5是图3中电子产品处于解锁状态的部分组装图。[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2]电子产品100[0023]壳体10[0024]底壁12[0025]葫芦孔14[0026]连线140[0027]壁挂孔142[0028]收容孔144[0029]侧壁16[0030]容纳孔18[0031]中心线180[0032]锁扣装置30[0033]固定件40[0034]本体42[0035]收容部44[0036]滑块50[0037]固持柱52[0038]固持槽520[0039]第一固持部54[0040]遮挡部56[0041]凹槽58[0042]拉杆60[0043]杆体62[0044]限位部64[0045]第二固持部66[0046]导槽67[0047]操作部68[0048]弹簧70[0049]固定端7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100包括壳体10和锁扣装置30。在本实施方 式中,电子产品100为电话机、路由器、交换机等,但不局限于此。为方便起见,图1中的壳体10省略了顶壁和两个侧壁。壳体10用于容纳各种电 子零组件,如电子卡、芯片等。所述壳体10大致为长方体,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所述壳 体10包括底壁12和一对侧壁16。底壁12包括一对葫芦孔14,每一个葫芦孔14包括壁挂 孔142和收容孔144。收容孔144的半径大于壁挂孔142的半径。壁挂孔142用于容纳固 定于墙壁的固定柱头部(未图示),固定柱头部的半径大于壁挂孔142的半径且小于收容孔 144的半径。其中一个侧壁16包括容纳孔18,容纳孔18的中心线180垂直两葫芦孔14中心点 的连线140。请参考图2,锁扣装置30固定于底壁12,用于将电子产品100固定于墙壁。锁扣 装置30包括固定件40、一对滑块50、拉杆60及弹簧70。固定件40固定于底壁12以将锁扣装置30固定于壳体10。固定件40大致为长 方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其包括本体42和收容部44。本体42固定于底壁12的内表 面,以将固定件40固定于壳体10。收容部44大致为T形,其凸设于本体42表面。每一个滑块50收容于收容部44且可在收容部44中相对壳体10沿连线140滑 动。每一个滑块50包括板体和固持柱52,板体包括第一固持部54、遮挡部56和凹槽58。 收容部44的宽度略大于每一个板体的最大宽度,收容部44的深度略等于每一个板体的最 大厚度,这样每一个滑块50便可在收容部44中平稳滑动。第一固持部54的厚度小于遮挡 部56的厚度,第一固持部54的宽度大于遮挡部56的宽度。每一个第一固持部54具有Z 形折弯,用于在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时收纳弹簧70。固持柱52凸设于第一固持部54并 大致呈圆柱形,每一个固持柱52设有固持槽520。凹槽58靠近遮挡部56,凹槽58的宽度 略大于葫芦孔14的最大宽度,以便固定柱头部从葫芦孔14的收容孔144中移出。拉杆60可相对壳体10沿中心线180滑动,其包括杆体62、一对限位部64、第二固 持部66、一对导槽67及操作部68。第二固持部66及操作部68分别位于杆体62的两端部。 所述限位部64从杆体62的相对侧边折弯而成。操作部68的宽度小于第二固持部66的宽 度,即杆体62的两端部的宽度不相等。所述限位部64从杆体62的第二固持部66向操作 部68延伸,但未延伸到操作部68。每一个导槽67为斜向槽并开设于第二固持部66,两导 槽67形成V字形。每一个滑块50的固持柱52分别收容于导槽67并可在导槽67中滑动, 从而在拉杆60相对壳体10运动时带动每一个滑块50相对壳体10反向运动。杆体62的 操作部68穿过壳体10的容纳孔18,这样杆体62便可组装于壳体10。弹簧70包括一对固定端72,每一个固定端72固定于固持柱52的固持槽520,以 便在滑块50相对壳体10的运动过程中提供动力。请参考图3,组装时,弹簧70的固定端72分别固定于每一个滑块50的固持柱52 的固持槽520并使每一个固持柱52收容于拉杆60的导槽67,拉杆60的操作部68穿过壳 体10的容纳孔18,将固定件40固定于壳体10的底壁12同时使每一个滑块50收容于固定
5件40的收容部44,这样锁扣装置30与壳体10便组装为电子产品100。请参考图4和图5,使用时,使用者压拉杆60的操作部68,拉杆60在外力的作用 下相对壳体10沿中心线180并沿第一方向运动,同时,每一个固持柱52在相应导槽67中 滑动并驱动每一个滑块50相对壳体10在收容部44内沿连线140相向运动直至每一个葫 芦孔14不被遮挡。在此位置,电子产品100被定义为解锁状态,如图5所示。在此解锁状 态,弹簧70弹性变形,固定柱头部可在葫芦孔14中移动并可从收容孔144中移出,即可将 电子产品100从墙壁上取下或将电子产品100挂于墙壁。电子产品100被取下或挂于墙壁后,两滑块50在弹簧70回弹力的作用下相对壳 体10在收容部44内沿连线140相背滑动,同时,拉杆60相对壳体10沿中心线180并沿第 二方向运动直至每一个滑块50的遮挡部56遮挡每一个葫芦孔14。在此位置,电子产品100 被定义为锁扣状态,如图4所示。在此锁扣状态,固定柱头部不能在葫芦孔14中移动且不 能从收容孔144中移出,即所述滑块50的遮挡部56阻挡了所述固定柱头部在所述葫芦孔 14中的移动空间使之不能从所述收容孔144中移出,从而将电子产品100锁固于墙壁的固 定柱,避免了意外跌落或遗失。且在此锁扣状态,拉杆60的限位部64抵靠壳体10的内壁, 从而防止拉杆60意外脱离壳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权利要求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底壁和多个侧壁,所述底壁设有一对葫芦孔,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容纳孔,两葫芦孔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容纳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及锁扣装置,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于固定柱,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于底壁,所述固定件包括收容部;一对滑块,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中并可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连线反向运动,每一个滑块包括固持柱和遮挡部,所述固持柱和所述遮挡部分别位于所述滑块的两端部;拉杆,可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容纳孔的中心线运动,所述拉杆包括一对导槽和操作部,每一个固持柱分别收容于对应的导槽并可在所述导槽中滑动,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容纳孔;及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块的固持柱,以便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过程中提供动力;其中,当所述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滑块的遮挡部挡住所述葫芦孔使所述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当所述拉杆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容纳孔的中心线运动时,所述固持柱在所述导槽中滑动以驱动所述滑块相对移动并不再遮挡所述葫芦孔从而实现所述电子产品的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葫芦孔包括壁挂孔和收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头部的半径大于所述壁挂 孔的半径并小于所述收容孔的半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产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 固定柱头部可在所述葫芦孔中移动并从所述收容孔中移出;当所述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 时,所述滑块的遮挡部阻挡了所述固定柱头部在所述葫芦孔中的移动空间使之不能从所述 收容孔中移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滑块还包括第一固持部和凹槽, 所述固持柱凸设于所述第一固持部,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遮挡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葫芦孔的 最大宽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固持部具有Z形折弯,用于 在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时收纳所述弹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第二固持部、杆体和一对 限位部,所述导槽设于所述第二固持部并为斜向槽,两导槽形成V字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杆体的相对侧边折 弯而成并从所述第二固持部向所述操作部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固持柱设有固持槽,所述弹簧 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持槽。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壳体和锁扣装置。壳体包括底壁和多个侧壁,底壁设有一对葫芦孔,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容纳孔。两葫芦孔的中心点的连线与容纳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锁扣装置包括固定件、一对滑块、拉杆及弹簧。固定件包括收容部。两滑块收容于收容部中并可相对壳体沿连线反向运动,每一个滑块包括固持柱和遮挡部。拉杆可相对壳体沿中心线运动,其包括一对导槽和操作部。固持柱分别滑动地收容于导槽中,操作部穿过容纳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持柱。当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时,电子产品处于锁扣状态;当拉杆相对壳体沿中心线运动时,固持柱在导槽中滑动以实现电子产品的解锁。本实用新型的锁扣装置将电子产品锁固于墙壁,避免了意外跌落或遗失。
文档编号H05K7/14GK201700113SQ20102014503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邱明健, 马良骏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