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滑动导靴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746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滑动导靴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滑动导靴滚轮。
背景技术
电梯滑动导靴滚轮,用于电梯轿厢与导轨上,当电梯上下运行时,滚动导靴,使轿厢平稳滑动,减少轿厢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现有技术的电梯滑动导靴滚轮结构,如图1中所示,具有轮盘10,轮盘10外周一周设有台阶20,在台阶20的外侧壁上注塑有耐磨层30,但由于其外侧壁为光滑面,因此滚轮长期使用后,耐磨层30会发生脱落的情况。如果直接将耐磨层将台阶包住,虽然可以减少耐磨层脱落的现象,但是其整体厚度增大,不符合要求, 因此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滑动导靴滚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耐磨层不易脱落的滚轮。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滑动导靴滚轮,具有圆形轮盘,沿轮盘外侧一周设有台阶,沿台阶中间部向外侧水平延伸出环状平面,环状平面的外侧一周设有凸台,在台阶和凸台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凹槽。环状平面上开设有不少于1个的通孔,在环状平面和凸台的外表面上注塑有耐磨层, 且平面上下两侧面的耐磨层其对应于通孔位置部分融合在一起。通孔均勻开设在环状平面上。所述台阶的厚度大于凸台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滚轮在原有滚轮基础上沿其外壁延伸出一环状平面和凸台,并在环状平面上均勻开设有通孔,这样注塑在环状平面和凸台外表面上的耐磨层可以透过通孔融合在一起,因此耐磨层不易脱落。而且凸台本身形成了插榫插入到耐磨层中,同样可以防止耐磨层脱落。

图1是现有技术滚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没有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磨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图4中所示的电梯滑动导靴滚轮,具有圆形轮盘1,沿轮盘外侧一周设有台阶2。沿台阶2中间部向外侧水平延伸出环状平面3,环状平面3的外侧一周设有凸台4,在台阶2和凸台4之间形成上凹槽51和下凹槽52。环状平面3上开设有通孔6,在环状平面3和凸台4的外表面上注塑有耐磨层7,且平面3上下两侧面的耐磨层其对应于通孔6 位置部分融合在一起,其耐磨层7不会轻易脱落。本实施例中为使其耐磨层7更牢固的固定在滚轮上,开设有多个通孔6,并均勻开设在环状平面3上。而且由于台阶2和凸台4之间具有凹槽5,使凸台4本身成为一个插榫插入耐磨层7中,同样减少了耐磨层7的脱落。所述台阶2的厚度大于凸台4的厚度,目的是使凸台4上注塑耐磨层7后其整体厚度可以符合要求。
权利要求1.电梯滑动导靴滚轮,具有圆形轮盘,沿轮盘外侧一周设有台阶,其特征在于沿台阶中间部向外侧水平延伸出环状平面,环状平面的外侧一周设有凸台,在台阶和凸台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凹槽;环状平面上开设有不少于1个的通孔,在环状平面和凸台的外表面上注塑有耐磨层,且平面上下两侧面的耐磨层其对应于通孔位置部分融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梯滑动导靴滚轮,其特征在于通孔均勻开设在环状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梯滑动导靴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厚度大于凸台的厚度。
专利摘要电梯滑动导靴滚轮,具有圆形轮盘,沿轮盘外侧一周设有台阶,其特征在于沿台阶中间部向外侧水平延伸出环状平面,环状平面的外侧一周设有凸台,在台阶和凸台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凹槽。环状平面上开设有不少于1个的通孔,在环状平面和凸台的外表面上注塑有耐磨层,且平面上下两侧面的耐磨层其对应于通孔位置部分融合在一起。通孔均匀开设在环状平面上。所述台阶的厚度大于凸台的厚度。该滚轮结构简单且耐磨层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B66B7/02GK202038790SQ20112011898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张国良 申请人:张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