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805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属于感应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铝缸体浇铸前需对低合金铸铁缸套进行预热,保证铝水流动性消除浇铸缺陷。传统工艺采用炉中加热方式,该工艺耗能高、生产效率低、离炉后无保温措施、缸套整体温度均匀性较差。目前,发达国家某些公司已经开发并掌握了铸铁缸套感应预热工艺技术,并且在发动机铝缸体浇铸生产工艺中获得实际应用。而国内只在个别合资公司中有所应用。根据一汽集团公司铝缸体发动机自主研发与生产制造的工作规划,铝缸体发动机铸铁缸套感应预热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其可对四个缸套进行同时感应预热,代替传统炉中加热工艺,结构合理,便于调谐和电源能量输出;保证缸套预热温度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由串联过渡导线、并联过渡导线、冷却水进水管、接触板、绝缘板、冷却水出水管、固定板、螺线管式有效圈组成;接触板中间连接有绝缘板,接触板的两侧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螺线管式有效圈为四个,上部由固定板固定,有效圈三圈绕组且螺旋方向相同,两串两并连接方式,其中有效圈A和有效圈B通过串联过渡导线连接、有效圈C和有效圈D也通过串联过渡导线连接,然后将这两组并联起来与并联过渡导线连接后固定在接触板上,四个有效圈中心距均为93mm,绕组高度均为40mm;两端有效圈A和有效圈D外径为O 45,中间有效圈B和有效圈C外径为04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感应器四个缸套预热终了温度均控制在450±50°C以内,满足铝缸体与铸铁缸套镶铸工艺要求;节拍控制在120S以内,生产效率明显高于炉中加热工艺。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感应器有效圈两串两并结构等效线路不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感应器与缸套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图2所示,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由串联过渡导线I、并联过渡导线2、冷却水进水管3、接触板4、绝缘板5、冷却水出水管6、固定板7、螺线管式有效圈8组成;接触板中间连接有绝缘板,接触板的两侧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螺线管式有效圈8为四个,上部由固定板7固定,有效圈三圈绕组且螺旋方向相同,两串两并连接方式,其中有效圈A和有效圈B通过串联过渡导线I连接、有效圈C和有效圈D通过串联过渡导线I连接,然后将这两组并联起来与并联过渡导线2连接后固定在接触板4上。如图图2所不,四个有效圈中心距均为93mm,绕组闻度均为40mm;两端有效圈A和有效圈D外径为045,中间有效圈B和有效圈C外径为048。图3为四个有效圈连接线路示意图,总体上采用两串两并连接方式。其中有效圈A和有效圈B串联,有效圈C和有效圈D串联,然后再将这两组并联起来。该连接方式可以保持四个有效圈中的电流分配均匀,而且,感应器总体阻抗较小,便于感应电源系统调谐和电源能量输出。如图4、图5所示,感应器中心距为265mm,四个有效圈中心距均为93mm,绕组高度均为40mm。与缸套配合间隙为17mm ;其抵消了磁场强度宏观分布的差异性,使各缸套加热
效率趋于一致。 可通过单台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供电。发动机铝缸体浇铸前先将低合金铸铁缸套9固定在铸造沙芯10中,感应器的四个有效圈被同时送入缸套内孔,隔着IOmm厚沙芯实施多次连续扫描加热。当四个缸套被同时预热到450 ±50° C时完成加热过程。
权利要求1.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由串联过渡导线、并联过渡导线、冷却水进水管、接触板、绝缘板、冷却水出水管、固定板、螺线管式有效圈组成;接触板中间连接有绝缘板,接触板的两侧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螺线管式有效圈为四个,上部由固定板固定,有效圈三圈绕组且螺旋方向相同,两串两并连接方式,其中有效圈A和有效圈B通过串联过渡导线连接、有效圈C和有效圈D也通过串联过渡导线连接,然后将这两组并联起来与并联过渡导线连接后固定在接触板上,四个有效圈中心距均为93mm,绕组高度均为40mm;两端有效圈A和有效圈D外径为045,中间有效圈B和有效圈C外径为①4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缸发动机铝缸体铸铁缸套同时预热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螺线管式有效圈为四个,上部由固定板固定,有效圈三圈绕组且螺旋方向相同,两串两并连接方式,其中有效圈A和有效圈B通过串联过渡导线连接、有效圈C和有效圈D也通过串联过渡导线连接,然后将这两组并联起来与并联过渡导线连接后固定在接触板上,四个有效圈中心距均为93mm,绕组高度均为40mm;两端有效圈A和有效圈D外径为Φ45,中间有效圈B和有效圈C外径为Φ48。其可对四个缸套进行同时感应预热,代替传统炉中加热工艺,结构合理,便于调谐和电源能量输出;保证缸套预热温度分布均匀。
文档编号H05B6/10GK202364412SQ2011204811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姜波, 孙超, 崔凯, 李航宇, 毛春力, 王宏, 王达鹏, 郇宜梅, 高霞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