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动式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417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动式u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盘,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纵向转动或者叫扳动方式打开USB插头的U盘。
背景技术
目前U盘主要包括有USB插头及插在插头上的U盘盖,在使用U盘时,U盘盖一般都是被使用者随意放置,从而容易丢失。目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的U盘将插头放置在U盘盖内,插头与U盘盖之间采用横向转动连接,这样当需要使用时,只需将插头横着朝外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可以了。采用上述这种U盘,在开始使用时,插头与U盘盖之间可能太紧而需较大的力才能打开,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插头与U盘盖之间的间隙会变得越来越大,进而插头会随时从U盘盖中脱离出来,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盘,解决如何避免U盘盖容易遗失及采用横向转动方式连接插头与U盘盖从而易使两者的间隙逐渐变大的技术问题。扳动式U盘,包括固定板、压板、底座、插头;压板与固定板轴连接且压板朝内的端头成弧形,该端头连接插头,压板和固定板均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槽,压板弧形的端头设置在该槽内。所述压板的形状为如意的一部分,固定板的形状为如意的另外一部分,压板与固定板轴连接形成一个如意的形状。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底盖,底盖上有槽,压板的弧形端头穿过该槽延伸到底座的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压板向内的端头呈弧形,这样在压板向上扳动时,弧形的端头进而推动插头朝外运动,从而很方便的将插头打开。2、由于压板及固定件均为半个如意状的形状,这样压板及固定件整体就成一个如意的形状,使整个U盘变得美观而不单调,使整个U盘均由文化气息。

图1是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掉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产品轴转动后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产品轴转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底盖、3.固定板、4.压板、5.插头、6.弧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中所示产品包括底座1、底盖2、固定板3、压板4、插头5 ;底座I内设有一个槽,底座I上盖有底盖2,底盖2上面固定有固定板3和压板4,固定板3与压板4的中间部位轴连接,压板4两端均为弧形,其向内的端头设在底座I及底盖2的槽内并连接同样处于底座I槽内的插头5。压板4及固定板3分别为如意二个头的形状,这样压板4在与固定板3连接时,整个形状就是一个如意的形状,当需要弹出插头5时,将压板4朝上扳动,压板4处于底座I槽内的弧形端6将插头5推出底座I外,这样就可以使用插头5 了,当不需要使用插头5时,将压板4板回原位置,弧形端6就将插头5推进底座I槽内。
权利要求1.扳动式U盘,包括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压板、底座;压板与固定板轴连接压板且朝内的端头成弧形,该端头连接插头,压板和固定板均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槽,压板弧形的端头设置在该槽内。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动式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形状为如意的一部分,固定板的形状为如意的另外一部分,压板与固定板轴连接形成一个如意的形状。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动式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底盖,底盖上有槽,压板的弧形端头穿过该槽延伸到底座的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动式U盘,包括固定板、压板、底座、插头;压板与固定板轴连接且压板朝内的端头成弧形,该端头连接插头,压板和固定板均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槽,压板弧形的端头设置在该槽内。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避免U盘盖容易遗失及采用横向转动方式连接插头与U盘盖从而易使两者的间隙逐渐变大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H05K5/02GK203040062SQ20132002666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杭兴龙, 韩荣林, 刘燕敏, 严银海 申请人: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