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保护接口的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953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可保护接口的u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U盘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可保护接口的U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上表面的前端设有触片组,所述存储模块外包覆有软体外壳,所述软体外壳中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存储模块的容腔,其前端具有连通所述容腔且供所述存储模块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U盘的接口置于所述容腔内。本实用新型中的存储模块外包覆有软体外壳,U盘的接口置于软体外壳的容腔中,当需要使用U盘时,直接将软体外壳从存储模块上取下,或将软体外壳的前端往后移,以使U盘的接口露出容腔则可;软体外壳可以保护存储模块,且用于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将其设置各种形状,其尺寸较小,节约材料,大大降低U盘的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可保护接口的U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U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保护接口的U盘。
【背景技术】
[0002]U盘是现时较为常见的存储设备,其包括存储模块、支撑架以及外壳,存储模块作为U盘的核心部件,支撑架用于支撑及固定存储模块。U盘包括有接口,用于使存储模块与外部的设备进行对接,且在现时中,多需要对U盘的接口进行保护,以保证U盘能够正常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如果外壳需要具有包覆U盘支撑架的功能,即此时的外壳具有保护接口的功能,由于支撑架本身的体积较大,而外壳的形状及大小则受限于支撑架的形状及大小,不利于外壳的设计,且外壳尺寸较大,易浪费材料,增加U盘的制造成本;另外,有些U盘也采用在接口处套设保护盖的结构,这样,当需要使用U盘时,直接将保护盖取下,当不使用U盘时,则再在接口上套上保护盖,这样,则很容易出现保护盖丢失的问题,从而导致U盘的接口难以得到保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保护接口的U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U盘存在外壳尺寸较大、浪费材料、制造成本高以及难以保护接口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保护接口的U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上表面的前端设有触片组,所述存储模块外包覆有软体外壳,所述软体外壳中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存储模块的容腔,其前端具有连通所述容腔且供所述存储模块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U盘的接口置于所述容腔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U盘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面设有容置腔,所述存储模块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支撑架形成的整体置于所述软体外壳的容腔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软体外壳后端固定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软体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软体外壳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软体外壳的容腔前端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抵接于所述存储模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纹。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后端设有使所述软体外壳后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的固定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凸块,所述凸块嵌于所述软体外壳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一通孔,所述软体外壳的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贯通。[0014]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支撑架前端,于所述支撑架前端形成开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存储模块外包覆有软体外壳,U盘的接口置于软体外壳的容腔中,当需要使用U盘时,直接将软体外壳从存储模块上取下,或将软体外壳的前端往后移,以使U盘的接口露出容腔则可;软体外壳可以保护存储模块,且用于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将其设置各种形状,其尺寸较小,节约材料,大大降低U盘的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保护接口的U盘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保护接口的U盘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保护接口的U盘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U盘I包括存储模块13以及软体外壳11,存储模块13呈长方体,当然,也可以呈其它形状,如正方体等,在存储模块13上表面的前端设有触片组131,该触片组131可以满足USB3.0或USB2.0的规范,其用于与外部的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实现存储模块13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递,触片组131作为U盘I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连接,从而存储模块13前端形成了 U盘I的接口。
[0023]当然,上述中的接口只是相对于USB2.0的U盘而言,对于USB3.0的U盘而言,U盘的接口则由触片组及其他部件形成,不管针对于USB3.0U盘,或USB2.0U盘,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0024]上述的软体外壳11具有弹性,其可以变形,可以是胶体材料制成,如硅胶等,其中具有容腔111,该容腔111可以用于容纳存储模块13,且软体外壳11的前端设有连通容腔111的第一开口,且存储模块13可以穿过该第一开口,这样,存储模块13可以直接穿过软体外壳11的第一开口,放置在软体外壳11的容腔111中。
[0025]软体外壳11包覆在存储模块13夕卜,且其上的U盘I接口置于容腔111内,这样,该软体外壳11可以对存储模块13起到保护的作用,保护其上的U盘I接口,且软体外壳11包覆在存储模块13外,当U盘I掉落上,软体外壳11起到缓冲的效果,可避免U盘I摔坏;当用户需要使用U盘I时,可以之间将软体外壳11从存储模块13上取下,或者,将软体外壳11的前端往后推,利用软体外壳11的弹性变形功能,使得U盘I接口从容腔111中露出,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另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设计软体外壳11的形状,或者在软体外壳11外搭配各种各样的形状,从而实现DIY效果。
[0026]上述提供的U盘1,其软体外壳11的尺寸可以设计较小,从而节约材料,也大大降低U盘I的制造成本,并且,其利用软体外壳11包覆在存储模块13外,实现对U盘I接口的保护。
[0027]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3装置在软体外壳11中,且软体外壳11的后端固定设置,从而,当需要使用U盘I时,则直接将软体外壳11的前端往后推,使得接口从容腔111中露出来;当然,作为其它的实施例,软体外壳11的后端也可以不固定设置,这样,当需要使用U盘I时,可直接将软体外壳11整个从存储模块13中脱离出来则可,当使用完U盘I以后,再将软体外壳11套装在存储模块13上。
[0028]为了使得软体外壳11具有较强的变形效果,本实施例中,软体外壳11的两侧分别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二开口 112,该第二开口 112连通软体外壳11的容腔111,且沿软体外壳1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这样,软体外壳11的两侧则呈空的状态,从而对软体外壳11的限制减少,且第二开口 112沿软体外壳1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便于软体外壳11在其长度方向的变形。
[0029]当软体外壳11的前端往后推时,如图2所示,第二开口 112的长度缩小,且宽度增大,且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朝外拱起;如图3所示,则是软体外壳11恢复原状时的U盘I。
[0030]当软体外壳11的前端朝后推后,由于软体外壳11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呈拱起状,为了避免软体外壳11轻易恢复原状,即其前端朝前恢复,本实施例中,软体外壳11容腔111前端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结构,该防滑结构抵接在存储模块13的表面上,增加软体外壳11与存储模块1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软体外壳11变形后,可以保持形状。
[0031]具体地,上述的防滑结构为防滑纹,当然,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如凸凹结构等等。当然,为了增加防滑结构与存储模块13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滑结构设置在容腔111前端的上内壁及下内壁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左内壁或右内壁上,具体设置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0032]本实施例中,U盘I还包括支撑架12,该支撑架12的形状与存储模块13的形状对应配合,其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存储模块13的容置腔121,存储模块13放置在容置腔121中后,其上的触片组131显露出来,这样,存储模块13与支撑架12形成的整体放置在软体外壳11的容腔111中。
[0033]当然,上述的软体外壳11只要能包覆存储模块13则可以,不需要完全包覆整个支撑架12,当然,也可以包覆整个支撑架12。
[0034]当然,U盘I也可以不包括支撑架12,这样,其整体的厚度尺寸则较小,而包括支撑架12,可以对存储模块13进行进一步包括,但是,其厚度尺寸则相对会增大,具体设置可视实际情况设计。
[0035]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的容置腔121贯穿支撑架12的前端,从而形成开口,或者,支撑架12的容置腔121也可以不贯穿其前端,只要使得存储模块13的触片组131显露出来则可以。
[0036]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置于软体外壳11的容腔111中,且后端设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与软体外壳11配合,以使软体外壳11的后端与支撑架12保持固定状态,这样,软体外壳11的后端则处于固定设置,当需要使用U盘I时,用户只需要将软体外壳11的前端朝后推,则可以将存储模块13的接口显露出来,以供使用。
[0037]具体地,上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支撑架12后端两侧的凸块122,该凸块122嵌于软体外壳11中,从而使得软体外壳11的后端与支撑架12保持固定状态。当然,固定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如通过胶水粘接,或者设置卡钩,卡钩嵌入在软体外壳11中。
[0038]上述的支撑架12的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一通孔123,相对应地,软体外壳11的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二通孔113,该第二通孔113的形状与第一通孔123的形状对应配合,且两者相互贯通,这样,当支撑架12放置在软体外壳11中后,用户通过第二通孔113可以查看存储模块13中的信号灯的工作状态,或者,可以在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13中穿过挂绳,从而便于U盘I的携带。
[0039]当然,如果软体外壳11为透明材料制成,则可以不需要设置上述的第一通孔123及第二通孔113,信号灯发出的光线,则可以直接穿过外壳,便于用户查看。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可保护接口的U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上表面的前端设有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外包覆有软体外壳,所述软体外壳中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存储模块的容腔,其前端具有连通所述容腔且供所述存储模块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U盘的接口置于所述容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面设有容置腔,所述存储模块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支撑架形成的整体置于所述软体外壳的容腔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外壳后端固定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软体外壳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外壳的容腔前端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抵接于所述存储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后端设有使所述软体外壳后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的固定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凸块,所述凸块嵌于所述软体外壳中。
9.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一通孔,所述软体外壳的后端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贯通。
10.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可保护结构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支撑架前端,于所述支撑架前端形成开口。
【文档编号】H05K5/02GK203416531SQ20132047726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刘剑 申请人: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