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砂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8233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砂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砂机,属于矿山设备。其包括机架、破碎腔、盖体、转子、主轴总成、传动装置和固定装置,破碎腔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破碎腔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转子的上方和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升举装置,该液压升举装置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套管、导向杆和轴承,所述活塞、活塞杆和导向杆从下到上依次排布,所述盖体通过轴承铰接在导向杆上,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连接且位于缸筒内,所述套管固定在缸筒上,所述导向杆与套管套接,所述活塞杆与导向杆连接并可控制导向杆伸缩,所述套管固定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液压升举装置来打开盖体,操作方便,时间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制砂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砂机,属于矿山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制砂机广泛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石、建筑骨料、人造砂以及各种金属矿洛的细碎整形。
[0003]现有制砂机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制砂机的盖体都是通过千斤顶来打开,需要人为手动对千斤顶进行操作,非常不便,时间又久,会影响工作效率;2、制砂机的盖体都是通过常规的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拆卸时需要通过扳手等特定的工具才能进行拆卸,而制砂机在户外工作时,经常会找不到工具来拆卸盖体上的螺栓会螺帽,即使有工具拆卸,拆下的螺栓或螺帽很容易遗失;3、现有的制砂机的机架包括外壳和隔料板,外壳或隔料板磨损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外壳的价格较高,更换成本高,而隔料板与外壳通过焊接固定,要更换隔料板的话操作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盖体打开方便,隔料板更换方便的制砂机。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制砂机,包括机架、破碎腔、盖体、转子、主轴总成、传动装置和固定装置,破碎腔位于机架内,盖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破碎腔的上方,转子和主轴总成位于破碎腔内,转子与主轴总成连接,主轴总成与传动装置连接,破碎腔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破碎腔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转子的上方和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升举装置,该液压升举装置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套管、导向杆和轴承,所述活塞、活塞杆和导向杆从下到上依次排布,所述盖体通过轴承铰接在导向杆上,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连接且位于缸筒内,所述套管固定在缸筒上,所述导向杆与套管套接,所述活塞杆与导向杆连接并可控制导向杆伸缩,所述套管固定在机架上。需要打开盖体时,先解除盖体与机架的固定,然后控制液压升举装置,使活塞杆向上运动并推动导向杆,盖体就此被顶起,然后可人工转动盖体,使盖体以轴承为铰轴转动,即可将盖体打开;需要盖上盖体时,将上述步骤反之即可。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包括上下排布的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均连接在导向杆上。盖体分别与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连接,使得连接更好可靠。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具有吊环的吊环螺母、与吊环螺母螺纹连接的连接杆、固定座和转轴,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其通孔铰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机架身上,所述盖体上开有供连接杆转动时穿过的固定槽。固定盖体时,连接杆以转轴为中心向上转动至卡人盖体的固定槽,使连接在连接杆上的吊环螺母位于盖体上方,再拧紧吊环螺母,使其压紧盖体即可完成固定;要打开盖体时,拧松吊环螺母,直到吊环螺母能随连接杆转动至盖体下方,从而便可将盖体拆下;由于吊环螺母上设有吊环,调节吊环螺母时可通过钢管等物品进行调节,将钢管穿过吊环螺母的吊环,转动钢管即可,无需专门的工具;在拆下盖体的过程中,无需将吊环螺母拧下,只是将其拧松,吊环螺母始终与连接杆连在一起,因而不会遗失。
[000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连接机架与轴承座的支撑块,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安装主轴总成,所述支撑块两侧分别固定在机架与轴承座上,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依次拼合,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拼合后形成凹槽,该凹槽位于支撑块的上部。制砂机工作时,支撑块的凹槽内可囤放物料,因而物料落下后会打在囤放在凹槽内的物料上,从而可减少支撑块的磨损。
[000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内胆和若干隔料板,所述内胆装入机架的外壳中,且内胆的尺寸与外壳的尺寸相配,所述隔料板环形设置在内胆中,隔料板的底面与外侧面均与内胆固定,所述隔料板与内胆形成用于储料的隔料腔,所述转子位于隔料腔内。内胆对外壳起到保护作用,且内胆直接放置进外壳中而无需固定,内胆或隔料板磨损时,只需将固定有隔料板的内胆吊出进行更换即可。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胆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出料管相配的通孔,所述隔料板的内侧面与出料管的管壁的上部固定。使得隔料板的固定更牢靠。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液压升举装置来打开盖体,操作方便,时间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吊环螺母进行盖体的固定,只需通过普通的钢管就行,无需特定工具,且连接杆铰接在转轴上,需要拆下盖体时,只需拧松吊环螺帽,并随连接杆转至盖体下方即可,不易遗失;通过支撑块上凹槽的设置,凹槽用于囤积物料,制砂过程中物料打在凹槽内囤积的物料上,可减少支撑块的磨损;通过内胆的设置,可对机架的外壳起到保护作用,且内胆直接放置进外壳中而无需固定,内胆或隔料板磨损时,只需将固定有隔料板的内胆吊出进行更换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制砂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液压升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制砂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固定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果示意图。
[0018]图7是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支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机架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0是内胆与隔料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11是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实施例。
[0025]参见图1至图11,本实施例中的制砂机包括机架1、破碎腔2、盖体3、转子4、主轴总成5、传动装置6、固定装置7、液压升举装置8、支撑块9、内胆10和若干隔料板11。
[0026]本实施例中的液压升举装置8包括缸筒81、活塞82、活塞杆83、套管84、导向杆85和轴承86。
[0027]本实施例中破碎腔2位于机架I内,盖体3通过固定装置7固定在破碎腔2的上方,转子4和主轴总成5位于破碎腔2内,转子4与主轴总成5连接,主轴总成5与传动装置6连接,破碎腔2的上部设有进料口 21,破碎腔2的下部设有出料口 22,进料口 21和出料口 22分别位于转子4的上方和下方。
[0028]本实施例行中活塞82、活塞杆83和导向杆85从下到上依次排布,活塞杆83的上下运动可带动导向杆35升降,盖体3通过轴承86铰接在导向杆85上,活塞82与活塞杆83连接且位于缸筒81内,套管84固定在缸筒81上,导向杆85与套管84套接,活塞杆83与导向杆85连接并可控制导向杆85升降,套管84固定在机架I上,需要打开盖体3时,先解除盖体3与机架I的固定,然后控制液压升举装置8,使活塞杆83向上运动并推动导向杆85,盖体3就此被顶起,然后可人工转动盖体3,使盖体3以轴承86为铰轴转动,即可将盖体3打开;需要盖上盖体3时,将上述步骤反之即可。
[0029]本实施例中的轴承86包括上下排布的一号轴承861和二号轴承862,一号轴承861和二号轴承862均连接在导向杆85上,盖体分别与一号轴承861和二号轴承862连接,
使得连接更好可靠。
[0030]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7包括具有吊环711的吊环螺母71、与吊环螺母71螺纹连接的连接杆72、固定座73和转轴74。
[0031]本实施例中连接杆72上设有通孔721,连接杆72通过其通孔721铰接在转轴74上,转轴74设置在固定座73上,转轴74可固定在固定座73上,也可铰接在固定座73。
[0032]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73固定到制砂机的机架I上,且盖体3上开有供连接杆72转动时穿过的固定槽31。
[0033]固定盖体3时,连接杆72以转轴74为中心向上转动至卡入盖体3的固定槽31,使连接在连接杆72上的吊环螺母71位于盖体3上方,再拧紧吊环螺母71,使其压紧盖体3即可完成固定;要打开盖体3时,拧松吊环螺母71,直到吊环螺母71能随连接杆72转动至盖体3下方,从而便解除了盖体3与机架I的固定,然后可通过液压升举装置8将盖体3打开。
[0034]本实施例中由于吊环螺母71上设有吊环711,调节吊环螺母71时可通过钢管等物品进行调节,将钢管穿过吊环螺母71的吊环711,转动钢管即可,无需专门的工具;在拆下盖体3的过程中,无需将吊环螺母71拧下,只是将其拧松,吊环螺母71始终与连接杆72连在一起,因而不会遗失。
[0035]本实施例中固定座73包括两块固定块731,这两块固定块731分别位于连接杆7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转轴74包括螺栓741和螺母742,螺栓741穿过固定座73的两块固定块731,并通过螺母742进行固定。
[0036]本实施例中的轴承座101设置在机架I上并用于安装主轴总成5,支撑块9两侧分别固定在机架I的内壁与轴承座101上,支撑块9包括第一支撑块91、第二支撑块92和第三支撑块93,第一支撑块91、第二支撑块92和第三支撑块93依次拼合,第一支撑块91、第二支撑块92和第三支撑块93拼合后形成凹槽94,该凹槽94位于支撑块9的上部,制砂机工作时,支撑块9的凹槽94内可囤放物料,因而物料落下后会打在囤放在凹槽94内的物料上,从而可减少支撑块9的磨损。
[0037]本实施例中的内胆10装入机架I的外壳102中,且内胆10的尺寸与外壳102的尺寸相配,隔料板11环形且均匀的设置在内胆10中,隔料板11的底面与外侧面均与内胆10固定,隔料板11与内胆10形成用于储料的隔料腔103,转子4位于隔料腔103内,内胆10对外壳102起到保护作用,且内胆10直接放置进外壳102中而无需固定,内胆10或隔料板11磨损时,只需将固定有隔料板11的内胆10吊出进行更换即可。
[0038]本实施例中内胆10上设有出料管104,外壳101上设有与出料管104相配的通孔,隔料板11的内侧面与出料管104的管壁的上部固定,使得隔料板11的固定更牢靠。
[003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附图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砂机,包括机架、破碎腔、盖体、转子、主轴总成、传动装置和固定装置,破碎腔位于机架内,盖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破碎腔的上方,转子和主轴总成位于破碎腔内,转子与主轴总成连接,主轴总成与传动装置连接,破碎腔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破碎腔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转子的上方和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升举装置,该液压升举装置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套管、导向杆和轴承,所述活塞、活塞杆和导向杆从下到上依次排布,所述盖体通过轴承铰接在导向杆上,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连接且位于缸筒内,所述套管固定在缸筒上,所述导向杆与套管套接,所述活塞杆与导向杆连接并可控制导向杆伸缩,所述套管固定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上下排布的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均连接在导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具有吊环的吊环螺母、与吊环螺母螺纹连接的连接杆、固定座和转轴,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其通孔铰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机架身上,所述盖体上开有供连接杆转动时穿过的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砂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机架与轴承座的支撑块,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安装主轴总成,所述支撑块两侧分别固定在机架与轴承座上,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依次拼合,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拼合后形成凹槽,该凹槽位于支撑块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砂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胆和若干隔料板,所述内胆装入机架的外壳中,且内胆的尺寸与外壳的尺寸相配,所述隔料板环形设置在内胆中,隔料板的底面与外侧面均与内胆固定,所述隔料板与内胆形成用于储料的隔料腔,所述转子位于隔料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出料管相配的通孔,所述隔料板的内侧面与出料管的管壁的上部固定。
【文档编号】B66F11/00GK203593591SQ20132058650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徐益飞, 王建良, 陆叶佳, 沈其华, 潘莉霞 申请人:海盐县通惠地质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