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4900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包括:对重装置、曳引机、轿厢、滑轮组及钢丝绳,所述对重装置及曳引机设于轿厢后侧,所述对重装置与轿厢之间通过曳引机、滑轮组及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两端头分别与对重侧绳头组件及轿厢侧绳头组件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轮组的合理安装,有效地实现钢丝绳的平滑转向,使对重装置及曳引机的后置;保证各滑轮间的共面性,可使钢丝绳沿井道壁运动,运动轨迹更为平滑,不容易脱槽;在曳引机的作用下,钢丝绳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运动,使对重装置及轿厢沿井道上下来回运动,节省动力。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电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 房电梯。 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无机房电梯大多采用"对重装置及曳引机侧置"的安装方式,采用这种安装 方式只能满足宽度较大的井道,而当某井道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时候,采用这种安装方式 的无机房电梯就不能充分地利用井道面积,更甚者,无法在此井道中安装,造成楼房面积的 浪费。
[0003] 相应地,也有小部分后置式无机房电梯。但是,现有的后置式无机房电梯通过轿底 轮装置的斜摆方式仅仅能实现对重装置的后置,其曳引机还是放置在井道的侧边,占用井 道的宽度。
[0004] 因此,针对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无机房井道,需要设计一种可将对重装置及曳引 机后置的无机房电梯,以满足上述无机房井道安装电梯的可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对重装置、曳引机后 置式无机房电梯,可实现对重装置及曳引机的后置。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 电梯,包括:对重装置、曳引机、轿厢、滑轮组及钢丝绳,所述对重装置及曳引机设于轿厢后 侦牝所述对重装置与轿厢之间通过曳引机、滑轮组及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两端头分别与 对重侧绳头组件及轿厢侧绳头组件连接。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滑轮组包括:用于牵引对重装置的对重轮、与曳引机相 对应的曳引轮、第三定滑轮、定滑轮组及用于牵引轿厢的轿底轮组,所述对重轮、曳引轮及 第三定滑轮设于轿厢后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所述定滑轮组设于轿厢左、右任一侧所对应 的井道壁上,所述轿底轮组设于轿厢底部;所述钢丝绳依次绕经对重侧绳头组件、对重轮、 曳引轮、第三定滑轮、定滑轮组、轿底轮组、轿厢侧绳头组件。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轿底轮组包括第一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所述钢丝绳 水平绕经第一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所述钢丝绳 绕经第三定滑轮,坚直向上,水平绕经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坚直向下,水平绕经第一 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对重轮、曳引轮、第三定滑轮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 一平面;所述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轿底轮 及第二轿底轮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三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 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toon]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钢丝绳在所述滑轮组的各轮之间沿坚直方向、水平方 向滑动或滚动。
[0012]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轮组的合理安装,有效地实现钢丝绳的平滑转向。其中,通过 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可将钢丝绳导向轿厢后侧,再通过第三定滑轮将钢丝绳导入曳 引轮,即可使对重装置及曳引机的后置,实现了在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井道安装无机房电 梯,而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更大宽度的水泥对重块,减少钢板或铸铁对重块的使用,节约成 本。
[0014] 同时,将相互作用的多个滑轮设于同一平面,保证各滑轮间的共面性,可使钢丝绳 沿井道壁运动,运动轨迹更为平滑,不容易脱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5] 另外,在曳引机的作用下,钢丝绳在坚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沿各滑轮运动,使对重 装置及轿厢沿井道上下来回运动,更节省动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的运动原理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的俯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中轿厢后侧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中定滑轮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 结合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包括: 对重装置1、曳引机2、轿厢3、滑轮组及钢丝绳4,所述对重装置1及曳引机2设于轿厢3后 侧,所述对重装置1与轿厢3之间通过曳引机2、滑轮组及钢丝绳4连接,所述钢丝绳4两端 头分别与对重侧绳头组件5及轿厢侧绳头6组件连接。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在曳引机2、滑轮组及钢丝绳4的作用下,轿厢3沿井道上下来回运 动,通过使对重装置1及曳引机2的后置,实现了在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井道安装无机房 电梯,而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更大宽度的水泥对重块,减少钢板或铸铁对重块的使用,节约 成本。
[0023]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滑轮组包括:用于牵引对重装置1的对重轮7、与曳 引机2相对应的曳引轮8、第三定滑轮9、定滑轮组及用于牵引轿厢3的轿底轮组,所述对重 轮7、曳引轮8及第三定滑轮9设于轿厢3后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所述定滑轮组设于轿厢 3左、右任一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所述轿底轮组设于轿厢3底部。
[0024]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定滑轮组设于轿厢3左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时,轿厢侧绳 头组件6设于轿厢3右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当所述定滑轮组设于轿厢3右侧所对应的井 道壁上时,轿厢侧绳头组件6设于轿厢3左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
[0025] 相应地,所述钢丝绳4依次绕经对重侧绳头组件5、对重轮7、曳引轮8、第三定滑轮 9、定滑轮组、轿底轮组、轿厢侧绳头组件6。
[0026] 工作时,在曳引机2的作用下,钢丝绳4、对重轮7、曳引轮8、第三定滑轮9、定滑轮 组、轿底轮组有序转动,使对重装置1及轿厢3沿井道上下来回运动。
[0027]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轿底轮组包括第一轿底轮10及第二轿底轮11,所述钢丝 绳4水平绕经第一轿底轮10及第二轿底轮11。
[0028]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12及第二定滑轮13。所 述钢丝绳4绕经第三定滑轮9,坚直向上,水平绕经第二定滑轮13及第一定滑轮12,坚直向 下,水平绕经第一轿底轮10及第二轿底轮11。
[0029]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钢丝绳4依次绕经对重侧绳头组件5、对重轮7、曳引轮8、第三 定滑轮9、第二定滑轮13、第一定滑轮12、第一轿底轮10、第二轿底轮11、轿厢侧绳头组件 6。工作时,在曳引机2的作用下,钢丝绳4沿对重轮7、曳引轮8、第三定滑轮9、第二定滑轮 13、第一定滑轮12、第一轿底轮10、第二轿底轮11来回滑动或滚动,使对重装置1及轿厢3 沿井道上下来回运动。
[0030] 如图2所示,所述对重轮7、曳引轮8、第三定滑轮9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一平 面;所述第一定滑轮12及第二定滑轮13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轿底轮 10及第二轿底轮11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三平面。
[0031] 相应地,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将相互作用的多个滑轮设于同一平面,可有效保证个滑轮间的共 面性,使钢丝绳4的运动轨迹更为平滑,不容易脱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通过第三 定滑轮9及第二定滑轮13实现了钢丝绳4由第一平面至第二平面的平滑转向,实现对重装 置1及曳引机2的后置。同时,通过第一定滑轮12及第一轿底轮10实现了钢丝绳4由第 二平面至第三平面的平滑转向,有效地实现对轿厢3的牵引。
[0033] 如图1所示,所述钢丝绳4在所述滑轮组的各轮之间沿坚直方向、水平方向滑动或 滚动,节省动力。
[0034] 安装时,钢丝绳4从对重侧绳头组件5坚直向下,绕经对重轮7,坚直向上,绕经曳 引轮8,坚直向下,绕经第三定滑轮9,坚直向上,水平绕经第二定滑轮13及第一定滑轮12, 坚直向下,水平绕经第一轿底轮10及第二轿底轮11,坚直向上,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件6。 工作时,在曳引机2的作用下,钢丝绳4在坚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沿对重轮7、曳引轮8、第 三定滑轮9、第二定滑轮13、第一定滑轮12、第一轿底轮10、第二轿底轮11来回滑动或滚 动,使对重装置1及轿厢3沿井道上下来回运动,节省动力。
[0035] 由上可知,通过滑轮组的合理安装,有效地实现钢丝绳4的平滑转向,其中,通过 第一定滑轮12及第二定滑轮13可将钢丝绳4导向轿厢3后侧,再通过第三定滑轮9将钢 丝绳4导入曳引轮8,即可使对重装置1及曳引机2的后置,实现了在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 井道安装无机房电梯,而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更大宽度的水泥对重块,减少钢板或铸铁对 重块的使用,节约成本。同时,保证各滑轮间的共面性,可使钢丝绳4沿井道壁运动,运动轨 迹更为平滑,不容易脱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在曳引机2的作用下,钢丝绳4在坚 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沿各滑轮运动,使对重装置1及轿厢3沿井道上下来回运动,更节省动 力。
[0036]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装置、曳引机、轿 厢、滑轮组及钢丝绳,所述对重装置及曳引机设于轿厢后侧,所述对重装置与轿厢之间通过 曳引机、滑轮组及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两端头分别与对重侧绳头组件及轿厢侧绳头组 件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组包括:用于牵引对重装置的对重轮、与曳引机相对应的曳引轮、第三定滑 轮、定滑轮组及用于牵引轿厢的轿底轮组,所述对重轮、曳引轮及第三定滑轮设于轿厢后侧 所对应的井道壁上,所述定滑轮组设于轿厢左、右任一侧所对应的井道壁上,所述轿底轮组 设于轿厢底部; 所述钢丝绳依次绕经对重侧绳头组件、对重轮、曳引轮、第三定滑轮、定滑轮组、轿底轮 组、轿厢侧绳头组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轮 组包括第一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所述钢丝绳水平绕经第一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 组包括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 所述钢丝绳绕经第三定滑轮,坚直向上,水平绕经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坚直向 下,水平绕经第一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重轮、曳引轮、第三定滑轮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一平面; 所述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轿底轮及第二轿底轮设于同一平面上,形成第三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曳引机后置式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 在所述滑轮组的各轮之间沿坚直方向、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文档编号】B66B11/04GK203845639SQ20142018845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杨友 申请人: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