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0021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毡,具体涉及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



背景技术:

吸油毡是一种由惰性化学聚丙烯经熔喷工艺制做而成,它能有效吸附液体并将之留住。吸附产品都是包裹在以线缝制的经表面活化处理剂处理的聚丙烯纤维或无纺布中,外层布极其坚韧耐用,具有强大的毛细管吸收力带来的极强的吸附性, 产品经绞、挤压后可重复使用。

现下使用的吸油毡,多用于油管漏油时进行吸附,避免油液四处散落,但由于管道接头漏油时,油液易沾染上外部空气、接头处法兰、螺栓等器件上的颗粒污物,使得油液中含有杂质,吸油毡吸油往往会对油进行吸附的同时,将杂质也吸附进来。这样一来,吸油毡内的油液经过挤压收集后,往往由于含有杂质而不能使用,造成浪费;也有的企业对有杂质的油液进行回收处理,但回收处理工艺复杂,极易加大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采用特殊的过滤结构并改进吸油毡整体结构,提升吸油毡的过滤性能,有效过滤杂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其中,包括纳米级吸油毡体,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呈球形结构,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顶部设有入油口,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内部设有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呈圆球体结构,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外部包覆有亲油无纺布;所述过滤腔体内部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三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贴合在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贴合在第一过滤网表面,所述第三过滤网贴合在所述第二过滤网表面;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过滤网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过滤孔的孔径为1-2mm;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过滤孔的孔径为50-100μm;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过滤孔的孔径为80-150nm;所述入油口上设有卡接管,所述卡接管呈圆形管,所述卡接管外壁与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球体结构。

上述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网呈球体结构。

上述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其中,所述第三过滤网呈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油管拐角接头法兰处易泄漏的特点,卡接管卡接在输油管拐角接头处,一旦发生泄漏,油液将直接流入吸油毡的过滤腔体内部。通过特殊的过滤结构,采用过滤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过滤网,做到有效过滤杂质颗粒,使得没有杂质的油液能够很好的被吸入纳米级吸油毡体内。吸油毡使用完成后,对吸油毡进行进行挤压即可得到无杂质油液,杂质颗粒被锁定至过滤腔体内部,不会随油液流出。避免油液再次加工,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过滤机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

纳米级吸油毡体1、亲油无纺布2、入油口3、卡接管4、过滤结构5、第一过滤网51、第二过滤网52、第三过滤网53、过滤腔体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亲油无纺布和纳米级吸油毡体均由聚丙烯熔喷制得。

如图所示一种过滤效果极佳的纳米级吸油毡,其中,包括纳米级吸油毡体,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呈球形结构,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顶部设有入油口,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内部设有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呈圆球体结构,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外部包覆有亲油无纺布;所述过滤腔体内部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三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贴合在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贴合在第一过滤网表面,所述第三过滤网贴合在所述第二过滤网表面;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过滤网上均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过滤孔的孔径为2mm;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过滤孔的孔径为80μm;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过滤孔的孔径为95nm;所述入油口上设有卡接管,所述卡接管呈圆形管,所述卡接管外壁与所述纳米级吸油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球体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网呈球体结构。所述第三过滤网呈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油管拐角接头法兰处易泄漏的特点,卡接管卡接在输油管拐角接头处,一旦发生泄漏,油液将直接流入吸油毡的过滤腔体内部。通过特殊的过滤结构,采用过滤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过滤网,做到有效过滤杂质颗粒,使得没有杂质的油液能够很好的被吸入纳米级吸油毡体内。吸油毡使用完成后,对吸油毡进行进行挤压即可得到无杂质油液,杂质颗粒被锁定至过滤腔体内部,不会随油液流出。避免油液再次加工,降低企业成本。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