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盾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366阅读:9343来源:国知局
防弹盾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盾牌,尤其涉及一种可固定于车门上的防弹盾牌。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任。今年我国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分析指出,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都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反恐力度,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极少数极端势力,切实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针对当前反暴力恐怖的形势和任务,各地公安机关在执行紧急突发公务时,使用最多的是手持式防弹盾牌。然而,现有的防弹盾牌一般堆放于车厢内的某个角落,或者存放于警务车的后备箱中,或者警务人员直接手持下车后使用,结构功能单一;并且,在使用时不便于观察敌情。

另外,警务车辆的车门正对司机或警务人员,但此处的防护效果较差。要提高警务车辆的整体防弹效果,尤其是车门的防弹效果,需要更换车门或者在车门处增设防弹盾牌,因此提升现有警务车辆的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防弹盾牌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于车门上的防弹盾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固定于车门上的防弹盾牌,包括盾牌本体、设于盾牌本体上的防弹透明件、将所述防弹盾牌固定于车门上的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弹盾牌的整体呈类车门状,所述车门包括车窗,所述防弹透明件被设置呈类车窗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挂钩、磁性元件、黏贴条、卡扣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弹透明件的周缘设有固定基体,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基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弹盾牌还设有可以手持的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弹盾牌的两面均设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弹透明件与所述盾牌本体通过粘贴或螺钉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弹透明件为玻璃板、亚克力板或聚碳酸酯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牌本体由聚乙烯或芳纶做成的软质防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牌本体由第一盾牌本体和第二盾牌本体形成;第一盾牌本体与第二盾牌本体的边缘设置拉链及手提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弹盾牌可通过固定件固定于车门上,一方面可以固定于车门上进而加强车门的防弹效果;另一方面,该防弹盾牌可从车门上取下来单独使用,且在警务人员下车时方便拿取,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弹盾牌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防弹盾牌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

图6是图3的防弹盾牌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弹盾牌固定于门体上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弹盾牌手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8所示,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呈车门状、且方便固定于车门200上的防弹盾牌100。所述防弹盾牌100包括盾牌本体10、设于盾牌本体10上的防弹透明件20、将所述防弹盾牌100固定于车门200上的固定件30、可以手持的把手40。

如图1~图8所示,所述防弹盾牌100与所述车门200形状大体一致,所述防弹盾牌100可稍大于所述车门200,因此所述防弹盾牌100固定于所述车门200上时,所述防弹盾牌100可完全覆盖所述车门200及所述车门200周围的门封,以使得所述车门200乃至车辆的整体防弹效果增强;所述防弹盾牌100也可稍小于所述车门200,方便固定于车门200上且轻巧便捷。为了清楚地示意所述防弹盾牌100在车门200上的固定,图7中的防弹盾牌100比车门200小一点。

所述车门200包括门体210和设于门体210上的透明车窗220,所述防弹透明件20对应所述透明车窗220设置,以在所述防弹盾牌100固定于所述车门200上时,可以观察外界情形。优选的,所述防弹透明件20被设置呈类车窗220形状,即所述防弹透明件20与所述车窗220的形状大体一致,从而可以在不影响视野的情况下提高整个车窗220的防弹效果。同时,所述盾牌本体10被设置呈类门体210形状,使得所述防弹盾牌100为与车门200相似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弹透明件20为玻璃板、亚克力板或聚碳酸酯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板粘合成一整体,强度大、透明度高且不易变形。如,所述防弹透明件20由1mm的PC板、12mm的PAC板、6mm的PC板粘合形成;或者由4.5mm的PC、12mm的PAC板、4.5mm的PC板粘合形成;或者由20mm的PC板形成。所述盾牌本体10为聚乙烯或芳纶做成的软质防弹体,如PE布,质量轻且在车门200关闭时方便任意角度放置。所述防弹透明件20与所述盾牌本体10通过粘贴或螺钉50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选用套管螺丝50。所述防弹盾牌100正反两面的材料均为防弹材料,两面均可以正面抗击子弹等冲击物。

所述固定件30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挂钩、磁性元件、黏贴条、卡扣等。优选磁性元件30,一般车门200的门体210为金属材质,不需要在门体210上再设置配合的固定结构即方便将所述防弹盾牌100吸附悬挂于门体210上,也方便取下;更进一步地,采用磁性元件30时,无需正反两面均设置固定件30即可将所述防弹盾牌100正反两面悬挂于车门200上,因此不限于左车门200或右车门200,使用方便。

具体地,所述防弹透明件20的周缘设有固定基体31,所述固定件30安装于所述固定基体3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体31为通过套管螺丝固定于所述防弹透明件20上的软质防弹体,所述固定件30为固定于所述软质防弹体上的磁性元件30。

所述磁性元件30安装于所述防弹透明件20的周缘,如顶缘、侧缘或底缘。优选安装于顶缘,悬挂和拿取均较为方便;另外,为了增强固定,所述磁性元件30可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沿着所述防弹透明件20的顶缘设置了24个磁性元件30。一般所述磁性元件30的数量可根据防弹盾牌100的大小、磁性元件30的尺寸和磁性强弱合理安排。于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磁性元件30同时安装于顶部和底部或者安装于所述防弹透明件20的两侧时,所述硬质防弹透明件20贴合于车窗220上,不会在车行驶过程中随意摆动,可以避免将车窗220碰碎。

请参阅图1~图8所示,所述防弹盾牌100还设有可以手持的把手40,从而警务人员可以将所述防弹盾牌100从车门200上取下来单独使用。所述把手40包括设置于所述防弹透明件20上的上把手40、设置于所述防弹透明件20与所述盾牌本体10交界处的下把手40,使用时,手从下把手40内向上伸并握住上把手40,手臂位于下把手40与防弹盾牌100之间,分散了手上的力,且抓取的更牢固。当然所述防弹盾牌100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把手40,使用简介。

所述把手40可设置于所述防弹盾牌100的正反两面,因此便于防弹盾牌100悬挂于左车门200或右车门200。另外,所述把手40可以为柔性的或者刚性的,优选柔性的,因此所述防弹盾牌100固定于车门200上时,朝向所述车门200的一面的把手40不会使所述防弹盾牌100与车门200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请参阅图7~图8所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述防弹盾牌100可挂于车门200上,不用警务人员手持即能增强防护效果,且不影响观察外界情形。而停车时,警务人员在车门200开启时取下所述防弹盾牌100并移动至车门200与车身之间,并可通过防弹透明件20观看外部情况及时调整所述防弹盾牌100的角度,以对自己进行全方位防护。

请参阅图3~图8所示,于另外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弹盾牌100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盾牌本体10由第一盾牌本体10和第二盾牌本体10形成;第一盾牌本体10与第二盾牌本体10的边缘设置拉链(未图示)及手提带60,在不使用所述防弹盾牌100时,可以将所述第一盾牌本体10与第二盾牌本体10分别从所述防弹透明件20的两侧朝向所述防弹透明件20折叠,并通过拉链将第一盾牌本体10与第二盾牌本体10结合形成一个类公文包,所述防弹透明件20装入所述类公文包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弹盾牌100呈车门200状,既可以固定于车门200上进而加强车门200的防弹效果;也可以从车门200上取下来单独使用,且在警务人员下车时方便拿取,功能多样化。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