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制导炮弹检测弹用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811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末制导炮弹检测弹用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末制导炮弹检测弹用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



背景技术:

末制导炮弹检测弹是专门用于末制导炮弹控制舱检测训练的装置,其检测寿命较实弹长,并且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

光电探测器是末制导炮弹控制舱实现制导功能的关键部件,它接收目标反射激光,并形成电信号,送到电子舱。但由于受光电探测器的寿命限制,在末制导炮弹检测弹上不能采用光电探测器,需要设计专门的信号源模拟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即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

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目标反射激光有四种激光编码,对应四种不同周期的激光脉冲,光电探测器输出到电子舱的信号周期根据激光编码而定。控制舱工作时对光电探测器输入到电子舱内的信号周期要求较高,并且占空比很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周期可设定、脉宽可调、幅度可调,信号精确的末制导炮弹检测弹用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末制导炮弹检测弹用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该模拟信号源包括单片机电路、编码选择电路、触发器电路、信号实现电路,其中编码选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电路的输入端,单片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实现电路的输入端,单片机电路根据编码选择电路的不同输入产生不同的方波信号,输出至触发器电路进行脉宽调整,然后输出至信号实现电路实现波形反相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U1及其外围的电源滤波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选择电路包括多位拨码开关S2以及上拉排阻RP1,多位拨码开关S2中使用的每一位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单片机U1输入引脚,同时经上拉排阻RP1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器电路包括反相器、可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123以及电阻R4、可调电阻R5,电容C5、C6,发光二极管D2,其中反相器U2A的输入端接单片机U1的输出引脚,反相器U2A输出连接反相器U2B的输入,反相器U2B的输出74123的触发输入端2脚,74123的触发输入端3脚接地,可调电阻R5两端连接74123的16脚和15脚,电容C6的两端连接74123的14脚和15脚,反相器U2A的输出端经电阻R4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实现电路包括驱动芯片IR2110,电阻R6-R9,可调电阻R10,电容C7,开关管Q1,其中驱动芯片1R2110的输出端经电阻R8连接开关管Q1的栅极,开关管Q1的漏极接地,开关管Q1的源极接电容C7一端,电容C7另一端连接输出端out,同时电容C7另一端与开关管Q1的漏极之间并接电阻R9和二极管D3, 二极管D3负极连接电容C7另一端,开关管Q1的源极经电阻R7、可调电阻R10接地,开关管Q1的源极经电阻R7、电阻R6接电源+12V。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通过单片机产生方波信号,信号精度高,采用编码选择电路可以选择不同的信号周期,采用触发器电路可以进行脉宽控制,采用信号实现电路可以控制方波幅度和相位,该发明的电路产生的方波精度高,可产生小占空比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拟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触发器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信号实现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主程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子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光电探测器模拟信号源,用于模拟末制导炮弹控制舱光电探测器接收反射激光后产生的信号。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单片机电路、编码选择电路、触发器电路、信号实现电路,其中编码选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电路的输入端,单片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实现电路的输入端,单片机电路根据编码选择电路的不同输入产生不同的方波信号,输出至触发器电路进行脉宽调整,然后输出至信号实现电路实现波形反相输出。所述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及其外围的电源滤波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

如图2所示,所述编码选择电路包括多位拨码开关S2以及上拉排阻RP1,多位拨码开关S2中使用的每一位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单片机U1输入引脚,同时经上拉排阻RP1接电源。单片机电路是以PIC16F873A为核心的信号发生电路,实现了信号的高精度周期和小占空比。当拨码开关S2选定某一信号编码时,单片机执行相应的程序产生相应周期的方波信号,周期精度满足电子舱的工作要求。

如图3所示,所述触发器电路包括反相器、可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123以及电阻R4、可调电阻R5,电容C5、C6,发光二极管D2,其中反相器U2A的输入端接单片机U1的输出引脚,反相器U2A输出连接反相器U2B的输入,反相器U2B的输出74123的触发输入端2脚,74123的触发输入端3脚接地,可调电阻R5两端连接74123的16脚和15脚,电容C6的两端连接74123的14脚和15脚,反相器U2A的输出端经电阻R4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反相器采用六反相器芯片74LS04。该电路接收单片机输出信号,经74LS04两个通道依次反相器驱动能力增强,输入到74123后,通过调节外接可调电阻R5和电容C6,使输出信号的高电平时间在500ns左右,以满足电子舱工作所需要的占空比。

所述信号实现电路包括驱动芯片IR2110,电阻R6-R9,可调电阻R10,电容C7,开关管Q1,其中驱动芯片1R2110的输出端经电阻R8连接开关管Q1的栅极,开关管Q1的漏极接地,开关管Q1的源极接电容C7一端,电容C7另一端连接输出端out,同时电容C7另一端与开关管Q1的漏极之间并接电阻R9和二极管D3, 二极管D3负极连接电容C7另一端,开关管Q1的源极经电阻R7、可调电阻R10接地,开关管Q1的源极经电阻R7、电阻R6接电源+12V。该电路是将来自触发器电路的信号经功率放大后驱动开关管,使输出端输出负极性的方波信号。周期保持与单片机输出信号周期一致。

本发明工作原理:

编码选择电路设定好信号编码后,单片机根据拨码开关的选择位置执行内部相应指令,产生相应周期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到达触发器电路,经74LS04两次反相后,信号的驱动能力增强,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123,经过调节74123的外界电阻和电容使输出信号的高电平时间约为500ns,周期保持与输入信号一致。该信号到达信号实现电路,经功率驱动芯片IR2110放大,输出到开关管Q1(IRF530),高电平时开关管闭合,低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使输出端产生瞬间电压极性为负、周期为编码周期、低电平时间约为500ns的方波信号。

程序设计:

由于电子舱对模拟探测器信号源的周期精度要求较高。为了满足要求,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单片机内部TMR1定时器定时周期。由于此时对单片机输出方波的高电平时间和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在软件设计时没有追求高电平的时间和精度,利用5ms的软件延时来控制高电平的时间。信号发生电路单片机软件主要由主程序和四个子程序组成,四个子程序流程相同,只是产生的方波信号周期不同。工作时,单片机将根据拨码开关的选择调用相应的子程序,产生相应周期的方波信号。信号发生电路的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