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89805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露天矿山爆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



背景技术:

采矿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业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随着近年来许多新兴工业的兴起有所下降,但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高度重视矿产品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利用矿物的能力来衡量,现代人类几乎是完全依赖矿物王国而生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急速增长,露天开采规模日趋大型化并且占有相当比重。为了适应矿山作业条件变化,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必将根据矿山条件不断革新和改进矿山开采技术,以寻求最经济合理的发展途径。人们普遍认为,被誉为当今采矿技术重大发展之一精细爆破法,可挖掘潜力巨大。

公开号为cn201110006478.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孔台阶爆破中的反向布孔方法,根据常规确定爆区的布孔排数,孔距,排距,再依以下步骤布孔:a.确定最小前后距,b.布置最后排孔,c.依次向前布置其它各排孔,d.最前排孔位的调整;根据台阶坡顶线的整齐情况和抵抗线变化大小,调整最前排孔,分为微调、大调和补孔。它能实现爆破后坡顶线整齐;布孔呈直线分布,利于钻机的移动和钻孔对位,有利于提高钻机的钻孔效率;它克服现有布孔方法的缺点,简单易行,既能保证爆破效果,又便于实现爆破作业标准化。

公开号为cn20161005616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露天矿山爆破大块率的爆破方法,在预爆破露天台阶上,按照设计的炮孔孔网参数—炮孔孔距、炮孔排距进行梅花形布孔,形成2~3排炮孔组成的爆破孔网;在炮孔底部加深位置设置超前起爆药卷,采用“超前起爆药卷先起爆、上部主装药后起爆”的孔内微差起爆技术,采用微离合爆破工艺,实现孔底岩体的预先微弱裂纹损伤,并可有效避免上部炸药爆破作用对下部台阶岩体的过度损伤破坏,以控制下部台阶的大块率;同时通过精心设计可消除根底的产生,有效降低矿山开采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作业安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露天矿山大多采用分阶段爆破的方法进行开采,将整个矿山分成若干个开采阶段,然后自上而下对各个开采阶段分别进行穿孔、爆破、装车、运输,采装完成后采用相同方法对下一阶段进行开采。这种方法在对各阶段穿孔爆破时,为了克服根底,加强炮孔底部爆破作用,需要保证一定的超深才能实现。由此,在下部台阶岩体表面出现一系列的“爆破漏斗”,在下一阶段穿孔施工时,穿凿通过“爆破漏斗”部分难度大,常出现卡钻、塌孔,成孔率低。一旦实施爆破,由于上部充填段岩体松散,炸药能量过早外泄,爆堆表面大块多,爆破效果差且易造成飞石,酿成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露天矿山各阶段炮孔穿凿施工出现卡钻、堵孔现象,确保炮孔质量与成孔率,降低成本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借助rtk经地面基站为接收和解算差分发送差分信息的功能,快速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清理采区表土层与平整出露岩层作业面;

根据出露岩层作业面情况进行爆破设计、施工炮孔并爆破;

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上进行预设布孔,做好孔口标记;

运用rtk炮孔定位技术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将炮孔超深“爆破漏斗”的预设布孔爆破区域划定为禁止布孔范围;

对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预设炮孔位置进行调整;

按调整后的炮孔实施穿爆作业;

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二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重复上述作业,循环往复直至矿山开采结束。

所述清理采区表土层与平整出露岩层作业面,采取直接清挖方式确保露采施工场地达到穿孔施工和爆破作业标准。

所述根据出露岩层作业面情况进行爆破设计、施工炮孔并爆破是依据各点所要求的爆高、岩性情况完成布孔、穿孔、rtk炮孔测量记录、布药、充填、布设网路、起爆等爆破作业。

所述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是对爆堆采装场地实施清理和拢堆,以及通过装车、运输施工后形成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所述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上进行预设布孔,做好孔口标记,是指在形成的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计划爆破区域进行预布炮孔,并用适当的方法现场标示。

所述运用rtk炮孔定位技术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将炮孔超深“爆破漏斗”的预设布孔爆破区域划定为禁止布孔范围,是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的计划爆破区域用另一种方法现场标示(区别于预设炮孔标示方法)上层炮孔底部平面位置,并以标示点为圆心以及上层炮孔超深长度为半径划定为禁止布孔范围。

所述对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预设炮孔位置进行调整,是对炮孔按适当的孔网参数重新关联布置,保证炮孔处在禁止布孔区域外。

所述按调整后的炮孔实施穿爆作业,是依据调整后的布孔调集设备实施穿孔,进行rtk炮孔测量记录,实施装药、充填、连线、起爆等工序作业。

所述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二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是按照既定工序对爆堆采装(包括大块解小与根底处理)形成下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上述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松散体上穿孔,有效克服卡钻、堵孔现象,提高了穿孔速度和成孔率,可操作性强。规避了爆轰高压气体过早外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爆破质量明显改善,从而降低爆破成本。另外,由于避开上层炮孔超深位置布孔,爆破充填段尽可能地处在岩体内,从而有效控制飞石,增加爆破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施工断面正视图;

图3为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施工平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rtk炮孔定位技术改善爆破效果的布孔微调方法,借助rtk经地面基站为接收和解算差分发送差分信息的功能,快速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s101:清理采区表土层1与平整出露岩层作业面2;

s102:根据出露岩层作业面情况进行爆破设计、施工炮孔3并爆破;

s103: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s104: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上进行预设布孔,做好孔口标记;

s105:运用rtk炮孔定位技术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将炮孔超深“爆破漏斗”4的预设布孔爆破区域划定为禁止布孔范围;

s106:对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预设炮孔位置进行调整;

s107:按调整后的炮孔3实施穿爆作业;

s108: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二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s109:重复上述作业,循环往复直至矿山开采结束。

所述清理采区表土层与平整出露岩层作业面,采取直接清挖方式确保露采施工场地达到穿孔施工和爆破作业标准。

所述根据出露岩层作业面情况进行爆破设计、施工炮孔并爆破是依据各点所要求的爆高、岩性情况完成布孔、穿孔、rtk炮孔测量记录、布药、充填、布设网路、起爆等爆破作业。

所述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是对爆堆采装场地实施清理和拢堆,以及通过装车、运输施工后形成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所述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上进行预设布孔,做好孔口标记,是指在形成的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计划爆破区域进行预布炮孔,并用适当的方法现场标示。

所述运用rtk炮孔定位技术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将炮孔超深“爆破漏斗”的预设布孔爆破区域划定为禁止布孔范围,是在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的计划爆破区域用另一种方法现场标示(区别于预设炮孔标示方法)上层炮孔底部平面位置,并以标示点为圆心以及上层炮孔超深长度为半径划定为禁止布孔范围。

所述对第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预设炮孔位置进行调整,是对炮孔按适当的孔网参数重新关联布置,保证炮孔处在禁止布孔区域外。

所述按调整后的炮孔实施穿爆作业,是依据调整后的布孔调集设备实施穿孔,进行rtk炮孔测量记录,实施装药、充填、连线、起爆等工序作业。

所述爆堆采装作业,形成第二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是按照既定工序对爆堆采装(包括大块解小与根底处理)形成下一个岩层阶梯作业平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