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042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薄膜转光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用塑料薄膜主要由树脂和增塑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防雾滴剂、着色剂等组成,助剂的引入大大改进了塑料的加工性、机械强度和抗老化性及防雾滴等性能,这种薄膜用于封闭大棚起到了透光保温的作用,但是设计生产这种棚膜时,作物的光生理特性及透过光质的改善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影响植物生长的诸多环境因素中,光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对于光的要求,主要为光照颜色、光谱、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与生长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光质组成与比例对植物的生长、色素组成、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起调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和叶片色素的发育受光调控,红光有利于同化碳水化合物,蓝光有利于同化蛋白质类物质。不同植物对光谱成分变化的生理响应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光谱成分变化更敏感。从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来看,有两个峰区:(1)蓝紫区400~480nm,其中425nm为叶绿素a吸收峰,440~460nm为叶绿素b,叶黄素及α-胡萝卜素吸收峰;(2)红橙区600~680nm,其中643nm为叶绿素b吸收峰,660nm为叶绿素a的吸收峰。光生态学研究表明,400~480nm的蓝紫区及600~680nm的红橙光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能将日光中280~380nm的紫外光及被作物茎叶大量反射掉的绿黄光(510~580nm)转换成蓝光及红橙光的物质则可用作农用转光剂加入到塑料棚膜中,以改善光质。农用转光膜的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主要用于人参的人工栽培,后来把这一技术逐渐推广用于水稻育秧、蔬菜种植等方面。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农用转光膜基本上仅具有单一的光转换功能,或者转化成红光、或者转换成蓝光,缺乏对具体光谱成分的分析导致光质处理不纯,光强不一致、低于植物光补偿点等,并没有考虑到每种植物对光质组成的特殊需求。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最佳红蓝光比例并不相同,比如:生菜:定植和育苗光源分别采用红蓝光6∶1和7∶1的光源最适合其生长。因此,特别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对光谱的光质组成进行有效调控的转光膜。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转光薄膜光质组成不可控,对于不同的植物无法给出最佳的红蓝光比例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转换效率高的多功能农用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作为优选,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作为优选,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x≤0.3。进一步的,蓝光转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1:3的摩尔比称取eu(no3)3和尿素原料,并将其同时溶解到去离子水中,所配置的溶液中eu2+离子浓度为0.5~1mol/l;(2)按化学计量比称取所需的caco3、cacl2、h3bo3和过量的nh4cl粉末,再从步骤(1)中量取eu(no3)3和尿素溶液,将所有原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至胶体状;(3)将上述胶体转移至刚玉坩埚中,并将坩埚放入已经预热至600~800℃的马弗炉中;溶液燃烧至完全,冷却至室温后研磨粉碎即得蓝光转光剂。进一步的,所述红光转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mgco3、mgf2、geo2和mno2为原料,按照化学式mg7ge2-xo10f2:xmn4+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各原料,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x≤0.3;(2)将步骤(1)获得的原料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后混合均匀;(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放入刚玉坩埚中,然后将刚玉坩埚和混合物一起放入箱式炉进行灼烧,灼烧温度为1200~1400℃,灼烧时间为4~6小时,烧结气氛为空气,灼烧完成后样品随炉降温至室温,取出获得烧结体;(4)将步骤(3)获得的烧结体进行球磨粉碎,即得所述转光剂。作为优选,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的薄膜基体成分为聚乙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的制备方法,所述转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蓝光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10~30%,薄膜基体树脂60~80%,其它改性助剂0~20%,然后在150~20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利用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转光母粒;(2)红光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10~30%,薄膜基体树脂60~80%,其它改性助剂0~20%,然后在150~20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利用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红光转光母粒;(3)多功能转光膜制备,蓝光膜和红光膜分别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转光母粒1~10%,薄膜基体材料90~99%,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膜层总厚度为0.1~0.3mm。作为优选,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x≤0.3。所述的其它改性助剂为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2,6二叔丁基对甲酚、聚乙烯蜡和芥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谱中植物无法吸收利用的光能量,同时将其转换成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蓝光和红光;(2)采用了蓝光膜和红光膜分离而不是将两种转光剂简单混合的方式,有利于避免两种转光剂因为混合在一起而造成转光效率下降的缺点,提高了光转换效率;(3)采用蓝光膜和红光膜复合的结构,可以独立调控两种膜的厚度和转光剂含量等因素,进而控制太阳光透过薄膜的光质组成,为不同的植物提供最佳的光照条件。(4)该制备方法可以使得稀土无机转光剂均匀地分散在有机薄膜载体中,避免转光剂在有机薄膜中出现团聚和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蓝光转光剂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红光转光剂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转光膜的发射光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蓝光转光剂ca3b5o10cl:eu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1:3的摩尔比称取eu(no3)3和尿素原料,并将其同时溶解到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所配置的溶液中eu2+离子浓度为0.5~1mol/l;(2)按化学计量比称取所需的caco3、cacl2、h3bo3和过量的nh4cl粉末,再从步骤(1)中量取一定量的eu(no3)3和尿素溶液,将所有原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至胶体状;(3)将上述胶体转移至刚玉坩埚中,并将坩埚迅速放入已经预热至600~800℃的马弗炉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迅速燃烧,并伴随大量氨气和一氧化碳放出,约1个小时之后燃烧至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将获得的样品研磨粉碎即得所需的蓝光转光剂。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x≤0.3。红光转光剂mg7ge2o10f2:mn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高纯的mgco3、mgf2、geo2和mno2为原料,按照化学式mg7ge2-xo10f2:xmn4+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各原料,其中x为0.05;(2)将步骤(1)获得的原料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后混合均匀;(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放入刚玉坩埚中,然后将刚玉坩埚和混合物一起放入高温箱式炉进行灼烧,灼烧温度为1200~1400℃,灼烧时间为4~6小时,烧结气氛为空气,灼烧完成后样品随炉降温至室温,最后取出获得烧结体;(4)将步骤(3)获得的烧结体进行球磨粉碎,即得所述转光剂。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蓝光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10%,薄膜基体树脂80%,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5%、2,6二叔丁基对甲酚5%,然后在15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利用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转光母粒;(2)红光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30%,薄膜基体树脂60%,其它改性助剂聚乙烯蜡5%、芥酸酰胺5%,然后在18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利用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红光转光母粒;(3)多功能转光膜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膜转光母粒1%,薄膜基体材料99%;红光膜转光母粒10%,薄膜基体材料90%,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蓝光膜的厚度为0.0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15mm,膜层总厚度为0.2mm。图1中虚线是实施例1提供的蓝光转光剂激发光谱,实线是蓝光转光剂发射光谱,图2中虚线是实施例1提供的红光转光剂激发光谱,实线是红光转光剂发射光谱。不使用膜种植的生菜a、使用市售膜种植的生菜b和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多功能农用转光膜种植的生菜c进行生菜生长指标试验。生菜生长指标动态测定说明:随机选取20株样本参数接近的生菜,重复3次,测量生菜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取样后先称量地上和地下部的鲜重,然后在60℃烘箱中烘至恒重后测其干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vc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硝酸盐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试验是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意味除了膜的不同或者有无膜,别的条件基本一致,所以这些指标如果有显著差异,都是由膜的不同所造成的,天数是播种后40天,试验数据下表1。表1:不使用膜种植的黄瓜a、使用市售膜种植的黄瓜b和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多功能农用转光膜种植的黄瓜c进行黄瓜生长指标试验。生菜生长指标动态测定说明:随机选取20株样本参数接近的生菜,重复3次。育苗后12天,试验数据下表2。表2:黄瓜a黄瓜b黄瓜c光合速率[μmol/(m2*s)]2.53±0.113.18±0.133.85±0.1蒸腾速率[mol/(m2*s)]2.73±0.143.2±0.143.89±0.25叶面积(cm2)37.47±0.2941.1±0.8144.92±1.54根长(cm)19.33±2.1418.76±2.8819.58±2.22株高(cm)11.27±0.547.81±0.096.98±0.15可见,在小苗期,黄瓜c的苗光合作用比较强,蒸腾作用同样也比较强。由于黄瓜a光照得不到利用,小苗有一定徒长。上述不使用膜种植的黄瓜a、使用市售膜种植的黄瓜b和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多功能农用转光膜种植的黄瓜c进行黄瓜生长指标试验,育苗后65天,试验数据下表3。表3:黄瓜a黄瓜b黄瓜c总产量(kg/pot)0.77±0.02080.82±0.02080.92±0.0067单果重(g)90.23±1.193.5±1.1898.57±1.13直径(mm)27.07±0.8827.97±0.2429.87±0.64瓜长(cm)16.3±0.5217.47±0.3517.97±0.52含水率(%)95.82±0.1496.11±0.5295.96±0.20维生素(mg/kg)134.33±7.01137.23±3.17129.87±6.37硝酸盐(mg/kg)227.59±9.24186.32±5.29180.54±2.9可溶性糖(mg/g)8.64±0.069.26±0.099.87±0.07有机酸(mg/g)7.6±0.328.1±0.177.87±0.18实施例2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o10f2:mn4+。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30%,薄膜基体树脂60%,其它改性助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3%、聚乙烯蜡7%,然后在20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10%,薄膜基体树脂70%,其它改性助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5%、2,6二叔丁基对甲酚5%、聚乙烯蜡5%、芥酸酰胺5%,然后在15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分别利用两台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和红光转光母粒;多功能转光膜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膜转光母粒10%,薄膜基体材料90%;红光膜转光母粒1%,薄膜基体材料99%,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蓝光膜的厚度为0.15,红光膜的厚度为0.05,膜层总厚度为0.2mm。实施例3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为0.1。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15%,薄膜基体树脂80%,其它改性助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5%,然后在16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20%,薄膜基体树脂75%,其它改性助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5%,然后在18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分别利用两台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和红光转光母粒;多功能转光膜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膜转光母粒5%,薄膜基体材料95%;红光膜转光母粒5%,薄膜基体材料95%,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蓝光膜的厚度为0.05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mm,膜层总厚度为0.1mm。实施例4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为0.01。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15%,薄膜基体树脂80%,其它改性助剂聚乙烯蜡5%,然后在17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17%,薄膜基体树脂73%,其它改性助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4%、聚乙烯蜡6%,然后在16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分别利用两台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和红光转光母粒;多功能转光膜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膜转光母粒8%,薄膜基体材料92%;红光膜转光母粒2%,薄膜基体材料98%,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蓝光膜的厚度为0.1mm,红光膜的厚度为0.1mm,膜层总厚度为0.2mm。实施例5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为0.3。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25%,薄膜基体树脂70%,其它改性助剂芥酸酰胺5%,然后在19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12%,薄膜基体树脂80%,其它改性助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8%,然后在15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分别利用两台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和红光转光母粒;多功能转光膜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膜转光母粒6%,薄膜基体材料94%;红光膜转光母粒4%,薄膜基体材料96%,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蓝光膜的厚度为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1mm,膜层总厚度为0.25mm。实施例6一种多功能农用转光膜,至少包括两层,第一层为蓝光膜,第二层为红光膜;所述蓝光膜和红光膜均包括薄膜基体和转光剂,薄膜基体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7.0~99.9%,转光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蓝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05~0.15mm,转光膜总厚度为0.1~0.3mm。蓝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红光膜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mg7ge2-xo10f2:xmn4+,其中x为0.2。转光母粒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转光剂30%,薄膜基体树脂66%,其它改性助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1%、2,6二叔丁基对甲酚1%、聚乙烯蜡1%和芥酸酰胺1%,然后在19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红光转光剂20%,薄膜基体树脂75%,其它改性助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醋2%、2,6二叔丁基对甲酚3%,然后在160℃的塑炼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分别利用两台造粒机挤出,风冷造粒制作成蓝光和红光转光母粒;多功能转光膜制备: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蓝光膜转光母粒10%,薄膜基体材料90%;红光膜转光母粒8%,薄膜基体材料92%,分别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分别送入两台挤出机中,模头为双层复合中心进料型,双层薄膜物料分别经过两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和双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口模共同挤出获得双层多功能转光薄膜,蓝光膜的厚度为0.15mm,红光膜的厚度为0.15mm,膜层总厚度为0.30mm。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