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88231阅读:1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电子产品的表面都贴有保护膜。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工人手工将保护膜贴至电子产品上,而保护膜在贴附过程中,需要将外层的离型膜撕去,现有技术中也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的,这就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手工撕膜的力度无法控制,容易引起离型膜从保护膜上分离时,带动保护膜被带起,而导致保护膜贴覆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保护膜上的离型膜分离,提高保护膜的贴覆效率及贴覆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的摆杆摆动,使吸附装置上的吸嘴与离型膜成一吸附角度;然后通过机械手控制摆杆下移使吸嘴吸附住离型膜;接着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的摆杆摆动至垂直位置,保护膜上的离型膜一端被吸起;最后通过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平移,使离型膜从保护膜上分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装置为真空吸附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的表面呈指腹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角度为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械手控制摆杆的摆动、上下、水平运动,使摆杆实现旋转运动、上下运动和水平运动,带动吸嘴吸附离型膜,并将离型膜撕取,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保护膜上的离型膜分离,提高保护膜的贴覆效率及贴覆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的撕膜运动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摆杆,2、吸嘴,3、离型膜,θ、吸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的摆杆1摆动,使吸附装置上的吸嘴2与离型膜3成一吸附角度θ;然后通过机械手控制摆杆1下移使吸嘴2吸附住离型膜3;接着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的摆杆1摆动至垂直位置,保护膜上的离型膜3的一端被吸起;最后通过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水平移动,使离型膜3从保护膜上分离。

所述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控制摆杆的旋转、上下和水平运动。

所述吸附装置为真空吸附装置。

所述吸嘴的表面呈指腹型,即弧形,方便撕取离型膜3。

所述吸附角度为30°。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通过机械手控制摆杆的摆动、上下、水平运动,使摆杆实现旋转运动、上下运动和水平运动,带动吸嘴吸附离型膜,并将离型膜撕取,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保护膜上的离型膜分离,提高保护膜的贴覆效率及贴覆品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离型纸撕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的摆杆摆动,使吸附装置上的吸嘴与离型膜成一吸附角度;然后通过机械手控制摆杆下移使吸嘴吸附住离型膜;接着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的摆杆摆动至垂直位置,保护膜上的离型膜一端被吸起;最后通过机械手控制吸附装置上移,使离型膜从保护膜上分离。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保护膜上的离型膜分离,提高保护膜的贴覆效率及贴覆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付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唯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