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329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胶带,尤其涉及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接硬盘属于传统产业,自云端储存软件开发并快速成为主流后,市场逐渐萎缩,但即使如此,外接硬盘仍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会消失,毕竟还有众多使用者习惯并偏好使用硬设备,但如何进化使外接硬盘重新夺回市场是它目前面临的挑战,外接硬盘的正中间位置预计安装一led屏幕,该设计构想是希望能有一材料可以贴附在整个外接硬盘的正上方,可完美遮蔽led屏幕的接缝使外观呈现一体化,但在满足外观要求的同时需保证led屏幕启用时的能见清晰度,为达到这一目的可用高透胶带配合油墨印刷,然而油墨印刷层的软硬度,不论如何调整也无法达到耐摔的标准,另外产品并非一体成形,中间另装置led屏幕会有缝隙导致表面不平整,材料贴附在产品的表面是为遮蔽缝隙,但如果材料过于柔软,当客户在触控屏幕时材料会有下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包括基材原膜,所述基材原膜具体是高透pet膜,高透pet膜的厚度为0.036mm±0.003mm,透光率>88%,高透pet膜的上表面印有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该印刷层的油墨固含量为8-10%,所述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的上表面和高透pet膜的下表面涂有复合亚克力胶黏层,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贴合透明pc膜,该透明pc膜的上表面通过磨砂处理形成磨砂层,高透pet膜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贴合高透pc板,高透pc板的透光率≥90%。

作为优选,透明pc膜的厚度为0.075mm±0.005mm,磨砂层厚度为0.005mm±0.002mm,磨砂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0.5、rz为30-50。

作为优选,高透pc板的厚度为0.5mm±0.05mm,高透pc板与高透pet膜之间的复合亚克力胶黏层采用高透抗黄变型复合压克力胶。

作为优选,上下两层复合亚克力胶黏层采用的胶黏剂固含量为25-30%,黏度为1500cps,黏度为1500cps,属于高黏永久性贴合型,经过双85测试不黄变,各复合压克力胶黏层厚度为0.015mm~0.02mm。

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可透银色油墨印刷材料,通过溶剂将油墨材料的固含量稀释至8%-10%,银浆与红色油墨的比例为100:1,色值l为78.0~85.0,a为-1.0~2.0,b为-7.0~-4.0,光泽度为35~55gu,涂层厚度0.002mm~0.003mm,在油墨的调色上我们选用高透亮的银桨来制作,添加些许暖色调属性的红色来达到暗哑的效果,后添加消光粉来达到哑砂的效果;

s2、将可透银色油墨印刷材料印刷至原膜基材即高透pet膜上形成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该胶带对外观要求极为严格,因此材料不仅要能与电子产品颜色外观呈现一致,还要能满足led屏幕启用时的能见清晰度,在印刷的可透性上,我们从保证印刷厚度的轻薄及纹路做了如下的工艺设计,高透pet膜的厚度为0.036mm±0.003mm,透光率>88%,选用150目的网目轮,网目数越高所印刷出的纹路越细腻,网目印刷厚度管控在0.002mm~0.003mm每层,油墨的固含量稀释至固含量8%左右已经几乎接近于水流态,良好的流动性使油墨可流平在细小的网目格并均匀转涂至原膜基材,但因流动性过好,在转涂过程中亦出现油墨外漏问题,设定转涂的机速45-50m/min,速度所产生的压力会抑制油墨往侧边外流,提高机速会缩短油墨架桥固化时间,将机温设定为110-120℃;

s3、在印刷材料表面贴合一层一定厚度的pc膜做为保护,以确保油墨印刷层不会受到外力的直接破坏,pc膜的厚度为0.075mm±0.005mm为适合,磨砂层厚度为0.005mm±0.002mm,在贴合之前,将透明pc膜进行轻微磨砂处理达到哑砂效果,才可与产品外观匹配,在进行磨砂处理设计时,有一重点考虑,那就是必须顾虑到led屏幕的能见清晰度,因此管控磨砂表面粗糙度非常关键,经过几番试验,表面粗糙度ra3.0±0.5、rz30-50为适合范围,一方面为呈现哑砂效果以匹配产品外观,二为满足产品对外观黏贴材料的抗外力性能,油墨印刷涂层在制程中是可抵抗轻微程度的指纹纹路及刮伤破坏,但若要作为最终应用抵抗外力破坏如抗摔及硬物划伤是无法达到的,因为油墨本身是柔软的,因此,我们做了以上复合结构设计;

s4、将经过磨砂处理的透明pc膜复合涂布复合亚克力胶黏剂,复合涂布制程中,将磨砂pc膜放置涂布头,涂布复合压克力胶,生产工艺的设计以复合压克力胶层的平整度为主,压克力胶黏剂需稀释至胶黏剂固含量为25-30%,黏度为1500cps,黏度为1500cps,属于高黏永久性贴合型,经过双85测试不黄变,各复合压克力胶黏层厚度为0.015mm~0.02mm,使胶黏剂可顺利经过1微米滤心进行颗粒杂质过滤,过滤器的输出压力不超过2kg以有效防止颗粒杂质的挤出,采用逗号刮刀进行涂布,涂布湿胶厚度为0.06mm、干胶厚度为0.015mm,机速设置为18m/min,烘箱最高温度设置为100℃;

s5、步骤s4涂布完胶黏剂的pc膜到涂布尾与步骤s2完成的半成品进行贴合收卷,pc膜贴合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

s6、于高透pet膜的下表面复合一层高透塑料板,增强材料的挺度,选择高透pc板,pc板的厚度为0.5mm±0.05mm,pc板的透光率≥90%,搭配高透抗黄变型复合压克力胶,因为多一层复合材料就会对屏幕的透视度产生影响,因此材料的高透性很重要,在复合涂布制程中,将步骤s5所完成的半成品放置涂布头,涂布复合压克力胶,到涂布尾与高透pc板进行贴合收卷,生产工艺的设计以pc板为主要考虑;pc板的厚度为0.5mm±0.05mm非常硬挺不易弯折因此机速不宜过快,设置为10m/min,收卷张力提高,收卷米数为100m/卷,采用7寸大管芯较为适合,当然复合压克力胶层的平整度亦同样重要,参考步骤s4描述的胶黏剂的规格,因为最终成形的产品中间另装置led屏幕,有缝隙表面不平整,所设计的材料若过于柔软,在黏贴之后,当客户在触控屏幕或按压时材料会有下陷问题,因此我们又复合了一块pc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选用高透pet膜作为基材原膜,高透pet膜的上表面印有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该印刷层的油墨固含量为8%-10%,该胶带对外观要求极为严格,因此材料不仅要能与电子产品颜色外观呈现一致,还要能满足led屏幕启用时的能见清晰度,油墨的固含量稀释至固含量8%左右已经几乎接近于水流态,良好的流动性使油墨可流平在细小的网目格并均匀转涂至原膜基材,所述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的上表面和高透pet膜的下表面涂有复合亚克力胶黏层,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贴合透明pc膜,该透明pc膜的上表面通过磨砂处理形成磨砂层,在印刷材料表面贴合一层一定厚度的pc膜做为保护,以确保油墨印刷层不会受到外力的直接破坏,pc膜的厚度为0.075mm±0.005mm为适合,在贴合之前,将透明pc膜进行轻微磨砂处理达到哑砂效果,才可与产品外观匹配,在进行磨砂处理设计时,有一重点考虑,那就是必须顾虑到led屏幕的能见清晰度,因此管控磨砂表面粗糙度非常关键,经过几番试验,表面粗糙度ra3.0±0.5、rz30-50为适合范围,一方面为呈现哑砂效果以匹配产品外观,二为满足产品对外观黏贴材料的抗外力性能,油墨印刷涂层在制程中是可抵抗轻微程度的指纹纹路及刮伤破坏,但若要作为最终应用抵抗外力破坏如抗摔及硬物划伤是无法达到的,因为油墨本身是柔软的,因此,我们做了以上复合结构设计,高透pet膜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贴合高透pc板,高透pc板的透光率≥90%,搭配高透抗黄变型复合压克力胶,因为多一层复合材料就会对屏幕的透视度产生影响,因此材料的高透性很重要,因为最终成形的产品中间另装置led屏幕,有缝隙表面不平整,所设计的材料若过于柔软,在黏贴之后,当客户在触控屏幕或按压时材料会有下陷问题,因此我们又复合了一块pc板,考虑到复合压克力胶层的平整度,压克力胶黏剂需稀释至固含量25-30%,黏度为1500cps;本发明不仅要能满足产品的外观要求还要能满足产品的性能求,此款开发的材料,在外观的设计上涉及油墨配色及印刷技术,在性能的设计上涉及硬度及能见清晰度,虽然此款材料目前是为单一产品所设计,但可根据其应用向外推广延伸至穿戴装置如手表,如此便可提升此款材料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透pet膜;2、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3、复合亚克力胶黏层;4、透明pc膜;5、磨砂层;6、高透pc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述的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包括基材原膜,所述基材原膜具体是高透pet膜1,高透pet膜1的厚度为0.036mm±0.003mm,透光率>88%,高透pet膜1的上表面印有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2,该印刷层2的油墨固含量为8-10%,所述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2的上表面和高透pet膜1的下表面涂有复合亚克力胶黏层3,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2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3贴合透明pc膜4,该透明pc膜4的上表面通过磨砂处理形成磨砂层5,高透pet膜1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3贴合高透pc板6,高透pc板6的透光率≥90%。

作为优选,透明pc膜4的厚度为0.075mm±0.005mm,磨砂层5厚度为0.005mm±0.002mm,磨砂层5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0.5、rz为30-50。

作为优选,高透pc板6的厚度为0.5mm±0.05mm,高透pc板6与高透pet膜1之间的复合亚克力胶黏层3采用高透抗黄变型复合压克力胶。

作为优选,上下两层复合亚克力胶黏层3采用的胶黏剂固含量为25-30%,黏度为1500cps,黏度为1500cps,属于高黏永久性贴合型,经过双85测试不黄变,各复合压克力胶黏层3厚度为0.015mm~0.02mm。

一种半透印刷复合胶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可透银色油墨印刷材料,通过溶剂将油墨材料的固含量稀释至8%-10%,银浆与红色油墨的比例为100:1,色值l为78.0~85.0,a为-1.0~2.0,b为-7.0~-4.0,光泽度为35~55gu,涂层厚度0.002mm~0.003mm,在油墨的调色上我们选用高透亮的银桨来制作,添加些许暖色调属性的红色来达到暗哑的效果,后添加消光粉来达到哑砂的效果;

s2、将可透银色油墨印刷材料印刷至原膜基材即高透pet膜上形成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该胶带对外观要求极为严格,因此材料不仅要能与电子产品颜色外观呈现一致,还要能满足led屏幕启用时的能见清晰度,在印刷的可透性上,我们从保证印刷厚度的轻薄及纹路做了如下的工艺设计,高透pet膜的厚度为0.036mm±0.003mm,透光率>88%,选用150目的网目轮,网目数越高所印刷出的纹路越细腻,网目印刷厚度管控在0.002mm~0.003mm每层,油墨的固含量稀释至固含量8%左右已经几乎接近于水流态,良好的流动性使油墨可流平在细小的网目格并均匀转涂至原膜基材,但因流动性过好,在转涂过程中亦出现油墨外漏问题,设定转涂的机速45-50m/min,速度所产生的压力会抑制油墨往侧边外流,提高机速会缩短油墨架桥固化时间,将机温设定为110-120℃;

s3、在印刷材料表面贴合一层一定厚度的pc膜做为保护,以确保油墨印刷层不会受到外力的直接破坏,pc膜的厚度为0.075mm±0.005mm为适合,磨砂层厚度为0.005mm±0.002mm,在贴合之前,将透明pc膜进行轻微磨砂处理达到哑砂效果,才可与产品外观匹配,在进行磨砂处理设计时,有一重点考虑,那就是必须顾虑到led屏幕的能见清晰度,因此管控磨砂表面粗糙度非常关键,经过几番试验,表面粗糙度ra3.0±0.5、rz30-50为适合范围,一方面为呈现哑砂效果以匹配产品外观,二为满足产品对外观黏贴材料的抗外力性能,油墨印刷涂层在制程中是可抵抗轻微程度的指纹纹路及刮伤破坏,但若要作为最终应用抵抗外力破坏如抗摔及硬物划伤是无法达到的,因为油墨本身是柔软的,因此,我们做了以上复合结构设计;

s4、将经过磨砂处理的透明pc膜复合涂布复合亚克力胶黏剂,复合涂布制程中,将磨砂pc膜放置涂布头,涂布复合压克力胶,生产工艺的设计以复合压克力胶层的平整度为主,压克力胶黏剂需稀释至胶黏剂固含量为25-30%,黏度为1500cps,黏度为1500cps,属于高黏永久性贴合型,经过双85测试不黄变,各复合压克力胶黏层厚度为0.015mm~0.02mm,使胶黏剂可顺利经过1微米滤心进行颗粒杂质过滤,过滤器的输出压力不超过2kg以有效防止颗粒杂质的挤出,采用逗号刮刀进行涂布,涂布湿胶厚度为0.06mm、干胶厚度为0.015mm,机速设置为18m/min,烘箱最高温度设置为100℃;

s5、步骤s4涂布完胶黏剂的pc膜到涂布尾与步骤s2完成的半成品进行贴合收卷,pc膜贴合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

s6、于高透pet膜的下表面复合一层高透塑料板,增强材料的挺度,选择高透pc板,pc板的厚度为0.5mm±0.05mm,pc板的透光率≥90%,搭配高透抗黄变型复合压克力胶,因为多一层复合材料就会对屏幕的透视度产生影响,因此材料的高透性很重要,在复合涂布制程中,将步骤s5所完成的半成品放置涂布头,涂布复合压克力胶,到涂布尾与高透pc板进行贴合收卷,生产工艺的设计以pc板为主要考虑;pc板的厚度为0.5mm±0.05mm非常硬挺不易弯折因此机速不宜过快,设置为10m/min,收卷张力提高,收卷米数为100m/卷,采用7寸大管芯较为适合,当然复合压克力胶层的平整度亦同样重要,参考步骤s4描述的胶黏剂的规格,因为最终成形的产品中间另装置led屏幕,有缝隙表面不平整,所设计的材料若过于柔软,在黏贴之后,当客户在触控屏幕或按压时材料会有下陷问题,因此我们又复合了一块pc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选用高透pet膜作为基材原膜,高透pet膜的上表面印有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该印刷层的油墨固含量为8%-10%,该胶带对外观要求极为严格,因此材料不仅要能与电子产品颜色外观呈现一致,还要能满足led屏幕启用时的能见清晰度,油墨的固含量稀释至固含量8%左右已经几乎接近于水流态,良好的流动性使油墨可流平在细小的网目格并均匀转涂至原膜基材,所述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的上表面和高透pet膜的下表面涂有复合亚克力胶黏层,可透银色油墨印刷层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贴合透明pc膜,该透明pc膜的上表面通过磨砂处理形成磨砂层,在印刷材料表面贴合一层一定厚度的pc膜做为保护,以确保油墨印刷层不会受到外力的直接破坏,pc膜的厚度为0.075mm±0.005mm为适合,在贴合之前,将透明pc膜进行轻微磨砂处理达到哑砂效果,才可与产品外观匹配,在进行磨砂处理设计时,有一重点考虑,那就是必须顾虑到led屏幕的能见清晰度,因此管控磨砂表面粗糙度非常关键,经过几番试验,表面粗糙度ra3.0±0.5、rz30-50为适合范围,一方面为呈现哑砂效果以匹配产品外观,二为满足产品对外观黏贴材料的抗外力性能,油墨印刷涂层在制程中是可抵抗轻微程度的指纹纹路及刮伤破坏,但若要作为最终应用抵抗外力破坏如抗摔及硬物划伤是无法达到的,因为油墨本身是柔软的,因此,我们做了以上复合结构设计,高透pet膜通过复合亚克力胶黏层贴合高透pc板,高透pc板的透光率≥90%,搭配高透抗黄变型复合压克力胶,因为多一层复合材料就会对屏幕的透视度产生影响,因此材料的高透性很重要,因为最终成形的产品中间另装置led屏幕,有缝隙表面不平整,所设计的材料若过于柔软,在黏贴之后,当客户在触控屏幕或按压时材料会有下陷问题,因此我们又复合了一块pc板,考虑到复合压克力胶层的平整度,压克力胶黏剂需稀释至固含量25-30%,黏度为1500cps;本发明不仅要能满足产品的外观要求还要能满足产品的性能求,此款开发的材料,在外观的设计上涉及油墨配色及印刷技术,在性能的设计上涉及硬度及能见清晰度,虽然此款材料目前是为单一产品所设计,但可根据其应用向外推广延伸至穿戴装置如手表,如此便可提升此款材料的竞争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