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吸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75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吸汗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特别涉及一种透气吸汗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通常会通过运动来消耗热量,以锻炼身体,如果运动服的面料为普通的单层面料,当运动过后,面料容易黏在身体上,舒适度差,现在一般会在普通面料内再添加一层吸汗层,且与普通面料是分离的,虽然能够吸汗,但是服装厚重,透气性差,运动过后不易快速吹干,容易感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吸汗的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气吸汗面料,包括内基布层、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基布层上的外基布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内基布层与所述外基布层之间的容置腔、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吸湿排汗层、若干设于所述内基布层上且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依次贯穿所述内基布层、所述吸湿排汗层以及所述外基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肤产生的汗液通过通孔的毛细作用进入容置腔内被吸湿排汗层吸收,然后通过第一排气孔排出,第一排气孔直接与皮肤接触,皮肤产生的热量也通过第一排气孔排出,从而实现面料的透气吸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侧壁与两端面上均覆盖有防水透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大,汗液进入第一排气孔,容易将第一排气孔堵塞,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膜,使得第一排气孔内只能允许气体通过,从而提高面料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吸汗面料包括吸湿排汗区与非吸湿排汗区,所述非吸湿排汗区内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内基布层与所述外基布层的第二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非吸湿排汗区设置第二排气孔,皮肤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二排气孔扩散至外界,增大了空气流动性,有利于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内侧壁与两端面上均覆盖有防水透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排气孔内只能透过气体,不能透过汗液,避免汗液堵塞第二排气孔,降低了面料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朝向所述内基布层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吸湿排汗区与皮肤之间形成了一个透气的空腔,避免面料与皮肤抵触而堵塞第二排气孔,提高面料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基布层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置腔的第三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汗液通过通孔进入容置腔,被吸湿排汗层吸收,然后通过第三排气孔或者第一排气孔排出,进一步加快排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基布层与所述外基布层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采用黏胶,通过针织的方式实现内基布层与外基布层的固定连接,绿色环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吸湿排汗层以及设置第三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皮肤产生的汗液渗透入容置腔内被吸湿排汗层吸收,然后通过第三排气孔或者第一排气孔排出,第一排气孔直接与皮肤接触,皮肤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排气孔排出,从而实现面料的透气吸汗;通过在第一排气孔内侧壁和两端面上覆盖防水透气膜,使得第一排气孔内只能允许气体通过,避免汗液堵塞第一排气孔,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用于体现容置腔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用于体现第二排气孔的剖面图。

图中:1、内基布层;11、通孔;2、外基布层;21、第三排气孔;3、吸湿排汗区;31、容置腔;32、吸湿排汗层;4、第一排气孔;5、防水透气膜;6、非吸湿排汗区;61、第二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透气吸汗面料,参考图1,包括内基布层1和外基布层2,内基布层1和外基布层2均采用锦纶和氨纶编织而成,且内基布层1与外基布层2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安全环保。

参考图2,内基布层1与外基布层2之间形成有若干容置腔31,容置腔31分别朝向内基布层1和外基布层2两侧凸起,外基布层2上设有若干连通容置腔31侧壁的第三排气孔21,内基布层1上设有若干连通容置腔31端面的通孔11;容置腔31内填充有吸湿排汗层32,吸湿排汗层32为吸湿排汗面料。

参考图2,容置腔31内设有依次贯穿内基布层1、吸湿排汗层32、外基布层2的第一排气孔4,第一排气孔4垂直于内基布层1与外基布层2设置,第一排气孔4的内侧壁以及两端面上均覆盖有防水透气膜5。

参考图2和图3,该透气吸汗面料分为吸湿排汗区3和非吸湿排汗区6,容置腔31位于吸湿排汗区3内,非吸湿排汗区6内设有若干贯穿内基布层1和外基布层2的第二排气孔61,第二排气孔61的内侧壁和两端面上均覆盖有防水透气膜5,提高面料的透气性。

皮肤产生的汗液通过通孔11进入容置腔31,被吸湿排汗层32吸收后,通过第三排气孔21排出;皮肤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排气孔4或第二排气孔61排出。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