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广告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54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广告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广告业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国内的广告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户外广告业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富有竞争力的成本,受到了广大广告业户的青睐。彩色喷绘技术的发展,满足了户外广告制作者的需要,促进了户外广告的加速发展,国内户外广告行业的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国内的户外广告业进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如今,不管是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还是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形形式式的色彩艳丽的广告布。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4749408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1月11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广告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为玻璃纤维布,在基布层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分别固定有上PVC膜层和下PVC膜层,上PVC膜层通过胶黏层一固定在基布层上侧面上,下PVC膜层通过胶黏层二固定在基布层下侧面上,上PVC膜层和胶黏层一的厚度之和与基布层的厚度之比为1:2,上PVC膜层与下PVC膜层之间的厚度相同,胶黏层一的厚度与胶黏层二的厚度相同。

该广告布使用玻璃纤维作为广告布,先不提玻璃纤维相对于传统的纺织布成本增加多少,就说该广告布的隔层之间都是通过胶粘拼接在一起的,广告布都是挂在高空上的,必定要经历大风大雨的侵袭,这种通过胶粘拼接在一起的结构,时间长了,各层之间很有可能出现脱离的现象,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质感轻柔、质量可靠、使用时间长的户外广告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户外广告布,包括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上下两侧面分别涂覆有浆料层,所述浆料层的外侧涂覆有表面处理层,其中位于下侧的浆料层和表面处理层之间设置有金属丝网层,且金属丝网层的两端分别嵌入浆料层和表面处理层的内部。

所述浆料层和的厚度为0.12~0.15mm。

所述金属丝网层采用直径0.05~0.1mm的质软金属丝构建而成。

位于上侧的表面处理层的内部分布有荧光粉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布的表层涂覆浆料层和表面处理层,并在表层涂覆浆料层和表面处理层之间嵌入金属丝网层以提高整体的拉伸强度,且由于金属丝网是嵌入涂覆浆料层和表面处理层之间,所以整个布料还是一体的结构,不会因外界的恶劣环境而出现脱层的现象,使用寿命很长。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限定了浆料层和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在不降低布料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布料更加轻柔,重量也大为降低。

3、本实用新型对构成金属丝网的金属丝做出了限定,这样的限定使得金属丝网层的增加在提高布料拉伸性能的同时也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

4、本实用新型在表面处理层的内部分布荧光粉颗粒,这样只要外界有微弱光源广告布本身就能自己发光,可以适应各种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基布层1,浆料层2,表面处理层3,金属丝网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户外广告布,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上下两侧面分别涂覆有厚度为0.12~0.15mm的浆料层2,所述浆料层2的外侧涂覆有厚度为0.12~0.15mm的表面处理层3,其中位于下侧的浆料层2和表面处理层3之间设置有金属丝网层4,且金属丝网层4的两端分别嵌入浆料层2和表面处理层3的内部。

为了确保布料有足够的拉伸强度且不会太重,所述金属丝网层4采用直径0.05~0.1mm的质软金属丝构建而成。

位于上侧的表面处理层3的内部分布有荧光粉颗粒,确保广告布在阴天等光线不足的天气中也能通过自身发光使得路人看清广告内容。

本广告布在制作时,先将基布从送布机构送入,在经过两道浸浆、刮涂和立式烘干机的烘干后,将基布层1两侧的浆料层2的厚度控制在0.12~0.15mm,而后将金属丝网通过送料机构与涂覆好浆料的基布一起送入总压台压实制的半成品布,最后再将半成品布从送布机构送入,在经过两道浸浆、刮涂和立式烘干机的烘干后,将表面处理剂涂敷在布料的最外层,并将其厚度控制在0.12~0.15mm,进而制的成品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