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吸水的脚踏垫及马桶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803发布日期:2018-07-20 19:0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防臭吸水的脚踏垫及马桶座垫,尤其是利用添加银离子的吸收层以及外表透水层,提供吸水及防臭的双重功能,可大幅改善厕所的卫生以维持整洁的环境。



背景技术:

环境卫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针,因此,不论是居家环境或公众场所,甚至户外,大家都无不齐心尽力的努力打扫室内、户外以维持整洁,尤其是很容易发出异味并滋生细菌的厕所,比如高挥发性的阿摩尼亚(俗称氨水),更让人在远处即产生厌恶感。

最简单的作法是利用沾上清洁剂溶液的拖把清除厕所地面上的污染性液体,比如尿液,虽然可移除部分污染性液体,但是仍会造成残留,而且拖把会将局部性的污染性液体抹成浓度较低的大面积脏污区域。这也是大家时常在公厕中碰到的情形,即使清洁人员卖力的拖地板,但是异味却无处不在。再者,拖把本身也常清洁不够频繁,有时是一次拖完整个地板,所以能达到的清洁状态是可想而知。

更进一步的作法是使用含有次氯酸的消毒水喷洒到地面上,利用次氯酸与尿液起化学反应而去除其中带有异味的阿摩尼亚。甚至有时会使用较便宜但较危险的腐蚀性盐酸溶液,利用与阿摩尼亚结合成氯化铵沉淀物的特性,再经大量冲水即及可去除,不过在使用时要非常小心,需要带上能抵抗强酸腐蚀的塑料或橡胶手套、雨鞋,实际操作上非常不方便。

此外,次氯酸及盐酸本身具有很强的刺鼻味,即使是使用大量水冲洗,仍会残留一段间,所以又需使用芳香剂以掩盖刺鼻的气味,不仅增加费用,对人体健康还会造成潜在危害。

再者,在已知技术中也常使用无色无味的臭氧以去除异味,因为臭氧本身是强效氧化剂,具有超强的氧化力,主要是因分解而产生的初生态氧,可将异味物质氧化成无味的产物,同时还能杀灭大部分的细菌。尤其是,臭氧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例如,使用臭氧对游泳池的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并去除水中的人体分泌物、其他有机或无机的污染物,而许多饮水机或空气滤净机也是利用臭氧进行最后的除臭、杀菌处理。

针对去除厕所的异味,可将臭氧配合空气滤净机,用以过滤并氧化空气中产生异味的物质。但是价格非常昂贵,无法普及,再者,臭氧所产生的初生态氧的氧化力太强,会使得其他无害的物质或低毒性的物质氧化成有害物质或毒性较强的物质,并产生不可预期的异味。最常见的实例是复印机在使用时,其周围会有因臭氧与墨水在最后的烘干过程而发出特殊的异味,而已有专家证实这类带有异味的物质会影响呼吸道的健康,甚至含有致癌物质。同理可知,使用臭氧进行除臭杀菌的空气滤净机中很可能也会产生上述的问题。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已知技术的次氯酸、盐酸及臭氧都不是圆满解决厕所除臭杀菌目的的较佳选项,因此,非常需要一种创新的防臭吸水的脚踏垫及马桶座垫,可快速吸收尿液或水份,并提供杀菌及防臭功能,藉以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所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吸水的脚踏垫,包括外表透水层、吸收层、防水层,用以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并提供防臭功能,其中外表透水层具透水性,且含有银离子,而吸收层贴合到外表透水层的下表面,具吸水性,并含有银离子,防水层贴合到吸收层的下表面,并具不透水的防水性,此外,防水层的下表面用以贴附到地板上,并具有适当摩擦力的贴附性,因而能提供防止在地板上滑动的防滑作用。

具体而言,外表透水层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并快速渗透到底下的吸收层中,而且防水层可阻挡来自吸收层的液体或尿液进一步往下渗透,因此液体或尿液是集中在吸收层中而不外泄。此外,外表透水层及吸收层所包含的银离子可与阿摩尼亚反应而去除异味,同时银离子还具有强力的杀菌作用,可使得外表透水层及吸收层所吸收的液体或尿液之中的细菌无法生长、存活,进而被消灭掉。再者,底部防滑层包含多个防滑孔洞,可用以加强贴附作用。

其中该外表透水层是由聚丙烯(PP)不织布、聚烯烃(PO)不织布、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不织布构成,该吸收层为高分子吸收体、吸水纸、棉状纸浆片或吸水性聚合物所构成,该防水层是由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橡胶或硅胶构成。

其中防臭吸水的脚踏垫,进一步包含一结合层,是由热融胶或聚苯乙烯弹性体构成,并设置于该防水层及该吸收层之间,用以加强层间的结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用以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并提供防臭功能,且具有类似马蹄铁的U形外观以配合马桶的形状而安置在该马桶的周围的地面上,包括一外表透水层,具透水性,且含有银离子;一吸收层贴合到该外表透水层的一下表面,且具吸水性,并含有银离子;一防水层,贴合到该吸收层的一下表面,并具不透水的防水性,用以贴附到一地板上;以及至少一固定背胶片,具黏着性,位于该防水层的一下表面的相对应区域,用以放置在马桶座上,可快速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避免流到马桶底下,可保持浴厕间的整洁及卫生,改善空气质量,其中该外表透水层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并渗透到该吸收层中,且由该防水层阻挡来自该吸收层的液体或尿液进一步往下渗透,该外表透水层及该吸收层所吸收的该液体或该尿液之中的细菌在该外表透水层及该吸收层所包含的银离子的杀菌作用下无法生长、存活而被消灭掉。

其中该外表透水层是由聚丙烯(PP)不织布、聚烯烃不织布、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不织布构成,该吸收层为高分子吸收体、吸水纸、棉状纸浆片或吸水性聚合物所构成,该防水层是由聚氯乙烯、聚乙烯、橡胶或硅胶构成,该固定背胶片为魔术毡或胶带,且是由聚苯乙烯(PS)胶膜、聚烯烃胶膜、或聚乙烯(PE) 胶膜构成。

其中防臭吸水的脚踏垫,进一步包含一结合层,是由热融胶或聚苯乙烯弹性体构成,并设置于该防水层及该吸收层之间,用以加强层间的结合力。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座垫设计成可匹配到环形马桶座,且外表透水层、吸收层、防水层皆具有近似环状的外形以及中间空洞,尤其是中间空洞的形状是匹配到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且中间空洞的大小等于或略小于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的大小。因此,中间空洞的边缘可切齐于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的内缘,或是稍微往内缩,而不使环形马桶座的边缘部外露。

外表透水层具有中间空洞的环状外形,并具透水性,且含有银离子,而吸收层是贴合到外表透水层的下表面,具有中间空洞的环状外形,且具吸水性,并含有银离子。此外防水层贴合吸收层的下表面,并具有中间空洞的环状外形,且具不透水的防水性。再者,固定背胶片位于防水层的下表面的相对应区域,且具黏着性,用以黏贴在环形马桶座上而固定。

进一步,该近似环状的外形具有一切口而不连续,外表透水层可快速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水分,并渗透到吸收层中,且防水层可阻挡来自吸收层的液体或尿液进一步往下渗透,因而绝大部分的尿液或液体水分是集中在吸收层而不外泄。

此外,外表透水层及吸收层所吸收的液体或尿液之中的细菌在外表透水层及吸收层的银离子所提供的杀菌作用下而完全无法生长、存活,进而被消灭掉,达到杀菌目的,具有防臭功能。

其中该外表透水层是由聚丙烯(PP)不织布、聚烯烃不织布、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不织布构成,该吸收层为高分子吸收体、吸水纸、棉状纸浆片或吸水性聚合物所构成,该防水层是由聚氯乙烯、聚乙烯、橡胶或硅胶构成,该固定背胶片为魔术毡或胶带,且是由聚苯乙烯(PS)胶膜、聚烯烃胶膜、或聚乙烯(PE) 胶膜构成。

其中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进一步包含一环形固定框,具有一中间空洞,等于该马桶座垫的中间空洞,且在该马桶座垫的中间空洞小于该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时,配置于该防水层的下表面,且该环形固定框及该固定背胶片是相互分隔开而不接触,该环形固定框的一外缘宽度等于或小于该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其中该环形固定框是由PVC、AB胶、橡胶、PU、硅胶或PE构成。

其中该环形固定框系进一步配置具有黏着性的多个侧边胶带,且多个所述侧边胶带位于该环形固定框的侧面外缘上,用以黏贴到该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的侧面。

其中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进一步包含一延伸部,由该中间空洞往下而延伸,且该延伸部由该外表透水层、该吸收层及该防水层延伸而形成。

因此,不论是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座垫或脚踏垫,都具有相当的吸水及防臭功能,其中吸水功能是由吸收层提供,而防臭功能是由来自于外表层、吸收层所包含的银离子所达成。进一步而言,由于吸收层底下的防水层具有不透水的防水性,可阻止吸收层所吸收的水分向下渗透,因而将所有由外表层渗入的水分或尿液皆集中保存在吸收层中,并利用吸收层的银离子杀灭水分或尿液中的细菌,且外表层的银离子也可杀灭残留在外表层上水分或尿液中的细菌。当细菌被消灭后,水分或尿液不会因细菌的生物代谢作用而产生异味,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座垫或脚踏垫确实具有防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侧视图。

图2A、图2B及图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上视图、立体示意图及侧面剖示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另一侧面剖示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上视图及立体示意图。

图4A、图4B及图4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的上视图、立体示意图及侧面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臭吸水的脚踏垫;2防臭吸水的脚踏垫;3防臭吸水的脚踏垫;4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10外表透水层;20吸收层;30防水层;50固定背胶片; 60环形固定框;61侧边胶带;A-A切割线;C切口;H中间空洞;W外缘宽度;T外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标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之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侧视图。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臭吸水的脚踏垫1包括外表透水层10、吸收层20以及防水层30,配置成由上而下依序堆栈,可用以铺设在地板上,尤其是浴厕间小便斗的下方周围区域,能快速吸收滴落的尿液,避免残留地面,并能进一步防止产生异味而提供防臭功能,保持浴厕间的环境整洁、卫生。

具体而言,外表透水层10具透水性,而吸收层20贴合到外表透水层10的下表面,并且具吸水性,尤其,外表透水层10及吸收层20皆含有银离子,其中外表透水层10可由聚丙烯(PP)不织布、聚烯烃(PO)不织布、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不织布构成,而吸收层20可为高分子吸收体、吸水纸、棉状纸浆片或比如聚氨酯(PU)材料的吸水性聚合物所构成。

防水层30具不透水的防水性,贴合到吸收层20的下表面,而且水层30的下表面具有适当摩擦力的贴附性,用以贴附到地板上,可达到防止在地板上滑动的防滑作用。再者,防水层30及底部防滑层40可由聚氯乙烯(PVC)、聚乙烯 (PE)、橡胶或硅胶构成。

进一步而言,透水性的外表透水层10可让滴落的液体或尿液快速渗透到底下的吸收层20,而防水层30可阻挡来自吸收层20的液体或尿液,因此,绝大部分的液体或尿液是停留在吸收层20中,其余的少部分液体或尿液是残留在外表透水层10,具体达到快速吸水功能,亦即具有类似纸尿片的功能。此外,由于外表透水层10及吸收层20本身含有银离子,使得液体或尿液中的细菌会在银离子的杀菌作用下被消灭掉而无法生长、存活,所以可防止因细菌代谢而产生任何发出异味的物质,因而达到除臭目的。举例而言,外表透水层10及吸收层20 中的银离子可来自硝酸银或奈米银,且银离子的含量可为10ppm至10000ppm 之间。

如众所周知,银离子的抗菌原理已十分清楚,因而在此仅作简要说明。银离子本身是带正电荷,而一般的细菌细胞是带负电荷,所以当正电荷的银离子 (Ag+)接触到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后,会因为银离子与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上的硫醇基(-SH)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力,并有效地刺穿细胞壁与细胞膜外表,使得细菌细胞因发生蛋白质变性作用,而无法呼吸、代谢和繁殖,因而逐渐死亡,藉以达到灭菌的效果。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当细菌被银离子杀死后,银离子又会从死去的细菌上游离出来,可持续对活细菌进行上述的杀菌作用,直至所有细菌被消灭。由此可知,银离子具有效应持久的抗菌剂功效。

再者,尿液中产生异味的阿摩尼亚(俗称氨水)及氢氩化铵,会与银离子反应而产生成微量氢氧化银,一般认为微量的氢氧化银不具毒性,所以银离子是去除阿摩尼亚及氢氩化铵的优良解决方法。

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1可制成长方形的外观,能直接放置于厕所的任何地面或区域,尤其是小便斗下方的地面,能快速吸收滴落的尿液,并保留在其中而不再渗出,同时由外表透水层10及吸收层20所包含的银离子达到防臭目的。

进一步参考图2A、图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上视图、立体示意图,同时也参考图2C及图2D,分别为二实施例的二侧面剖示图。

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2具有类似马蹄铁的U形外观,主要是用以配合马桶的形状而方便安置在马桶的周围地面,包含前方、左侧及右侧的地面,因为意外滴落的尿液一般只落在马桶的前方、左侧及右侧。

进一步,如图2C及图2D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2 包含外表透水层10、吸收层20以及防水层30,其中外表透水层10、吸收层20、防水层30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脚踏垫1,因而不再赘述。不过,第二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2的多个固定背胶片50可位于防水层30的下表面的相对应区域,比如图2A所示的角落,但不以此为限。

上述的固定背胶片50本身具黏着性,可更加稳固的黏附在地面上。例如,固定背胶片50可为魔术毡或胶带,且由聚苯乙烯(PS)胶膜、聚烯烃(PO)胶膜、或聚乙烯(PE)胶膜构成。

此外,图3A及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的上视图及立体示意图,而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3是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具有多层堆栈结构,其主要差异是在于第三实施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3是在整体横向形状上额外包含外延部T,而其余技术特征将不再赘述。具体而言,外延部T是由U形外观的中间向外延伸而形成,比如可具有圆弧形或圆形,而且外延部T的主要功效是扩大吸收尿液滴落的区域,在实务上是可进一步改善防臭吸水的功效。

更进一步,同时参考图4A、图4B及图4C,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的上视图、立体示意图及侧面剖示图,其中图4C为图4A中切割线A-A的剖示图。如图4A、图4B及图4C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包含外表透水层10、吸收层20、防水层30以及至少一固定背胶片50,用以放置在马桶座上,可快速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避免流到马桶底下,保持浴厕间的整洁及卫生,改善空气质量。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是设计成用以匹配到环形马桶座(图中未显示),因此,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中的外表透水层 10、吸收层20、防水层30皆具有近似环状的外形以及中间空洞H,尤其,中间空洞H的形状是匹配到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且中间空洞H的大小可等于或略小于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的大小。换言之,中间空洞H的边缘可切齐于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的内缘,或是稍微往内缩,其特点是在于不使环形马桶座的边缘部外露。

此外,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中近似环状的外形的某一侧边(比如靠近马桶座的后端)的外缘可为非圆弧的形状,比如直线边缘,主要是用以配合马桶座的形状,因为一般马桶座的前端为圆弧形,但后端为直线。当然要注意的是,外表透水层10的外部边缘的形状是可配合实际应用而适当改变,因而上述说明只是用以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特点的示范性实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方便安置到马桶中,上述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的近似环状外形可进一步具有切口C,比如位于图式中的后缘(直线边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形状并非封闭的环形,而是在切口C处为截断而不连续,提供类似伸缩缝的功能,藉以匹配不同尺寸的马桶。

进一步而言,外表透水层10、吸收层20、防水层30是由上而下依序堆栈,其中吸收层20位于外表透水层10的下表面,而防水层30位于吸收层20的下表面。此外,具黏着性的至少一固定背胶片50是位于防水层30的下表面的相对应区域,比如图4C所示是靠近下表面的外边缘,用以稳固的黏贴到马桶座的边缘部而固定。要注意的是,固定背胶片50可配置在防水层30的下表面的任何区域。不过,本实用新型也可只利用单一的固定背胶片50黏贴在防水层30的下表面,比如环形的固定背胶片50,同样可达到固定作用。

当然,在使用前,固定背胶片50的下表面是需要贴附离型纸,并在使用时才撕开离型纸而露出固定背胶片50的下表面,并黏在马桶边座缘上。

再者,当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中的中间空洞H是小于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配置环形固定框60,用以方便放置在环形马桶上,其中环形固定框60具有中间空洞H,并且位于防水层30的下表面,尤其,环形固定框60及固定背胶片50相互分隔开而不接触,亦即,环形固定框60及固定背胶片50之间具有分隔空间,而且环形固定框60的外缘宽度W等于或小于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因此,环形固定框60可套入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中,方便使用者对准而安置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并改善稳固性。

举例而言,环形固定框60可由PVC、AB胶、橡胶、PU、硅胶或PE构成。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固定功效,可在环形固定框60的侧面外缘上配置具有黏着性的多个侧边胶带61,此时,上述所提的环形固定框60的外缘宽度W实质上是还要包含侧边胶带61的厚度,藉以方便套入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中,并利用侧边胶带61的黏着性而稳固的黏贴到环形马桶座的中间空洞的侧面。要注意的是,图中显示四个侧边胶带61,不过侧边胶带61的数目在此只是示范性的实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亦即,可视实际需要而任意配置不同数目的侧边胶带61于不同位置。

本实施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的另一具体作法是,利用延伸部(图中未显示)取代上述的环形固定框60,其中延伸部是由中间空洞H往下而延伸,而且延伸部由上述的外表透水层10、吸收层20及防水层30延伸而形成。很明显,延伸部可达成环形固定框60的功能,使得马桶内外都不会残留尿液。

更要注意的是,由于其余组件的技术特征如同上述的第三实施例,因而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上,当环形固定框60卡设到马桶的中间空洞时,固定背胶片50 也同时藉黏着性而稳固的黏贴在马桶的边缘部进而将整个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马桶座垫4安置在马桶座上而固定。如果有配置上述的多个侧边胶带61,则该等侧边胶带61会黏贴在马桶边缘部的侧面,藉以加强稳固性。此时,外表透水层10具透水性,可快速吸收滴落的尿液或液体,并往下渗透到吸收层20,避免进一步滴到地面,同时由防水层30阻挡流到吸收层20中的尿液或液体进一步往下渗透,因此,绝大部分的尿液或液体是保留并集中在吸收层20中,其余少量的尿液或液体是在外表透水层10。由于外表透水层10及吸收层20包含银离子,可对尿液或液体中的阿摩尼亚进行反应而去除,同时还可杀灭其中的细菌,避免因细菌的生物性代谢作用产生有异味的物质,藉达到防臭及吸水的双重功效,大幅改善浴厕间的卫生并维持环境的整洁。

此外,上述本实用新型防臭吸水的脚踏垫及马桶座垫还可进一步包含结合层(图中未显示),是由热融胶或聚苯乙烯弹性体构成,并设置于防水层30及底部防滑层40之间,可加强层间的结合力,避免相互脱离。

要注意的是,上述图式中显示的本实用新型各个组件的形状及位置都只是示范性的实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利用依序由上而下堆栈的外表透水层、吸收层、防水层以及底部防滑层,提供防臭及吸水的双重功能,尤其是,外表层、吸收层可快速吸收滴落的液体、水分或尿液,且外表层、吸收层所包含的银离子可藉与阿摩尼反应而去除,同时来能杀灭细菌。再者,当细菌被消灭后,已被吸收的尿液或液体不会因细菌的生物代谢作用而再次产生异味,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座垫或脚踏垫确实具有防臭的功能。此外,吸收层底下的防水层具有不透水的防水性,可阻止吸收层所吸收的水分向下渗透,因而将所有由外表层渗入的水分或尿液皆集中保存在吸收层中,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