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增强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775发布日期:2018-07-20 19:0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增强面料。



背景技术:

抗菌纤维可广泛用于家纺用品、内衣、运动衫等等,特别是老年、孕产妇及婴幼儿服装。使用这种纤维制成的衣服,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抵抗细菌在衣物上的附着,从而使人远离病菌的侵扰。

抗菌纤维经过纺织可加工成抗菌面料,配制不同的丝线进行纺织,加工成不同成分的面料,适合不同的使用效果。

普通的抗菌面料,是在面料纺织成以后进行后处理,采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从而使得抗菌剂的成分滞留在面料上。但这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抗菌面料抗菌效果虽然明显,但是时效短,无法达到长时间抗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增强面料,延长抗菌时效,增加了面料强度,适用范围更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增强面料,包括依次复合的上面料层、银纤维基础层和下面料层,所述上面料层由经纱和纬纱交错纺织而成,所述经纱为150D网格,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为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所述第二纬纱为棉纤维和抗菌纤维混纺而成纱线,银纤维基础层与下面料层之间设置有抗菌涂层,所述上面料层和银纤维基础层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涤纶薄膜层和加强网层。

其中,所述经纱的经密为75-85根/cm,纬纱的密度为52根/ cm。

其中,所述第一纬纱的横截面为8字型、星形或三角形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纬纱表面涂敷有抗菌剂包覆层。

其中,所述加强网层由纵向芳纶丝和横向金属丝相互交错而成。

其中,所述加强网层为菱形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抗菌增强面料,采用涂敷抗菌剂的第一纬纱和抗菌纤维混纺的第二纬纱,从制作面料的基础便选择抗菌纤维,使得抗菌剂能够缓缓溶出,在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即使表面抗菌剂被洗掉,还会有新的抗菌剂溢出形成新的抑菌圈,延长抗菌时效;同时利用加强网层,增加面料的强度,防止面料容易撕裂的缺陷,拓展面料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面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增强面料,包括依次复合的上面料层1、银纤维基础层2和下面料层3,所述上面料层3由经纱31和纬纱交错纺织而成,所述经纱31为150D网格,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21和第二纬纱322,所述第一纬纱表面32涂敷有抗菌剂包覆层,保证第一纬纱32的抗菌性能,所述第一纬纱321为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具有良好的耐撕裂强度。

所述第二纬纱32为棉纤维和抗菌纤维混纺而成纱线,使得第二纬纱具有抗菌效果,从面料制作基础便增加了抗菌功能,比抗菌处理后的面料的抗菌效果好。

银纤维基础层2与下面料层3之间设置有抗菌涂层4,抗菌涂层4再次提升了面料的整体抗菌性能。

所述上面料层1和银纤维基础层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涤纶薄膜层5和加强网层6,所述加强网层6由纵向芳纶丝和横向金属丝相互交错而成,所述加强网层6为菱形网状结构,加强面料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经纱31的经密为75-85根/cm,纬纱的密度为52根/ 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纬纱321的横截面为8字型、星形或三角形结构,异形截面的纱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暖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