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0928发布日期:2019-04-17 04:4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纤维布,是以耐高温高强型玻璃纤维布为基材制成,是一种高性能、多用途的复合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石油、大型发电设备、机械、冶金、电气绝缘、建筑、交通等领域。

目前,玻璃纤维布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隔热、防火、阻燃,该材料在遭到火焰燃烧时吸收大量热量并能阻止火焰穿过、隔绝空气,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同时,目前市场上的硅胶玻璃纤维布,虽然耐磨性较高,但是耐热与耐气候性能较差,易老化,强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隔热层、覆盖层、硅胶层,所述基层设置于中间,所述隔热层分别覆盖于基层的两侧,所述覆盖层分别覆盖于两隔热层的外侧,所述硅胶层分别覆盖于两覆盖层的外侧,所述基层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纺而成。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占30%~40%,所述隔热层占25%~35%,所述覆盖层占12%~20%,所述硅胶层占15%~25%。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其组分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30%~40%、玻璃纤维35%~50%、棉纤维15%~30%。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隔热层,其组分包括:玻璃纤维55%~85%、其余为陶瓷纤维。

优选地,所述覆盖层为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纱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状编织物,纵横方向上的无碱玻璃纤维纱密度为30~150根/米。

优选地,所述硅胶层为ul-94v0级硅胶片。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005~0.01毫米。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占35%,所述隔热层占30%,所述覆盖层占15%,所述硅胶层占20%。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其组分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35%、玻璃纤维43%、棉纤维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采用基层、隔热层、覆盖层、硅胶层的四层结构方式,其中基层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纺而成。本发明生产的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具有优异的隔热、防火、阻燃性能,同时具有耐磨性较高,机械强度大,耐热与耐气候性能好,不易老化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包括基层、隔热层、覆盖层、硅胶层,所述基层设置于中间,所述隔热层分别覆盖于基层的两侧,所述覆盖层分别覆盖于两隔热层的外侧,所述硅胶层分别覆盖于两覆盖层的外侧,即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共由7层构成,其中第1、7层为硅胶层,第2、6层为覆盖层,第3、5层为隔热层,第4层为基层。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占30%,所述隔热层占35%,所述覆盖层占20%,所述硅胶层占15%。

其中,基层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不锈钢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005~0.01毫米,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其组分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30%、玻璃纤维50%、棉纤维20%。

其中,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纺而成,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隔热层,其组分包括:玻璃纤维55%、其余为陶瓷纤维。

其中,覆盖层为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纱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状编织物,纵横方向上的无碱玻璃纤维纱密度为30~150根/米。

其中,硅胶层为ul-94v0级硅胶片。

实施例2:

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包括基层、隔热层、覆盖层、硅胶层,所述基层设置于中间,所述隔热层分别覆盖于基层的两侧,所述覆盖层分别覆盖于两隔热层的外侧,所述硅胶层分别覆盖于两覆盖层的外侧,即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共由7层构成,其中第1、7层为硅胶层,第2、6层为覆盖层,第3、5层为隔热层,第4层为基层。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占40%,所述隔热层占25%,所述覆盖层占12%,所述硅胶层占23%。

其中,基层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不锈钢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005~0.01毫米,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其组分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35%、玻璃纤维35%、棉纤维30%。

其中,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纺而成,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隔热层,其组分包括:玻璃纤维85%、其余为陶瓷纤维。

其中,覆盖层为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纱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状编织物,纵横方向上的无碱玻璃纤维纱密度为30~150根/米。

其中,硅胶层为ul-94v0级硅胶片。

实施例3:

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包括基层、隔热层、覆盖层、硅胶层,所述基层设置于中间,所述隔热层分别覆盖于基层的两侧,所述覆盖层分别覆盖于两隔热层的外侧,所述硅胶层分别覆盖于两覆盖层的外侧,即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共由7层构成,其中第1、7层为硅胶层,第2、6层为覆盖层,第3、5层为隔热层,第4层为基层。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占35%,所述隔热层占25%,所述覆盖层占15%,所述硅胶层占25%。

其中,基层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不锈钢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005~0.01毫米,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其组分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40%、玻璃纤维45%、棉纤维15%。

其中,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纺而成,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隔热层,其组分包括:玻璃纤维70%、其余为陶瓷纤维。

其中,覆盖层为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纱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状编织物,纵横方向上的无碱玻璃纤维纱密度为30~150根/米。

其中,硅胶层为ul-94v0级硅胶片。

实施例4:

一种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包括基层、隔热层、覆盖层、硅胶层,所述基层设置于中间,所述隔热层分别覆盖于基层的两侧,所述覆盖层分别覆盖于两隔热层的外侧,所述硅胶层分别覆盖于两覆盖层的外侧,即玻璃纤维硅胶复合防火布共由7层构成,其中第1、7层为硅胶层,第2、6层为覆盖层,第3、5层为隔热层,第4层为基层。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占35%,所述隔热层占30%,所述覆盖层占15%,所述硅胶层占20%。

其中,基层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混纺而成,不锈钢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005~0.01毫米,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层,其组分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35%、玻璃纤维43%、棉纤维22%。

其中,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纺而成,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隔热层,其组分包括:玻璃纤维70%、其余为陶瓷纤维。

其中,覆盖层为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纱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状编织物,纵横方向上的无碱玻璃纤维纱密度为30~150根/米。

其中,硅胶层为ul-94v0级硅胶片。

上述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