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259发布日期:2018-08-08 08:5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热膜。



背景技术:

隔热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及生活领域,因为隔热不良而导致的热能泄露,其后果已经不仅仅是热能的损失,也会产生热污染。

对于300 摄氏度以上的介质,需要隔热的场合,如高温蒸汽输送管道等的隔热,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石棉材料来实现隔。虽然石棉材料能够有效地起到隔热作用,当时石棉材料体积大且使用起来不方便;另外,因石棉对人体有害,石棉易飞溅至空间,会造成环境污染。

另外,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形式各样且用于取代石棉材料的隔热膜结构;然而,对于现有的隔热膜结构而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隔热效果较差且强度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隔热膜,该新型隔热膜设计新颖、隔热效果好且强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隔热膜,包括有高分子基材层、位于高分子基材层上端侧且与高分子基材层间隔布置的高分子表面层,高分子基材层与高分子表面层之间设置有预氧丝层,高分子表面层、预氧丝层、高分子基材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

预氧丝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沿着预氧丝层上表面均匀布置的二氧化硅层;

二氧化硅层与高分子表面层间隔布置且二氧化硅层与高分子表面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层,第一双面胶层的上表面与高分子表面层的下表面粘接,第一双面胶层的下表面与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粘接;

预氧丝层与高分子基材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双面胶层,第二双面胶层的上表面与预氧丝层的下表面粘接,第二双面胶层的下表面与高分子基材层的上表面粘接;

高分子表面层、第一双面胶层、二氧化硅层、预氧丝层、第二双面胶层以及高分子基材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

其中,所述高分子表面层为PI膜层。

其中,所述高分子基材层为PI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膜,其包括有高分子基材层、位于高分子基材层上端侧且与高分子基材层间隔布置的高分子表面层,高分子基材层与高分子表面层之间设置有预氧丝层,高分子表面层、预氧丝层、高分子基材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预氧丝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沿着预氧丝层上表面均匀布置的二氧化硅层;二氧化硅层与高分子表面层间隔布置且二氧化硅层与高分子表面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层,第一双面胶层的上表面与高分子表面层的下表面粘接,第一双面胶层的下表面与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粘接;预氧丝层与高分子基材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双面胶层,第二双面胶层的上表面与预氧丝层的下表面粘接,第二双面胶层的下表面与高分子基材层的上表面粘接;高分子表面层、第一双面胶层、二氧化硅层、预氧丝层、第二双面胶层以及高分子基材层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隔热效果好且强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高分子表面层 2——第一双面胶层

3——二氧化硅层 4——预氧丝层

5——第二双面胶层 6——高分子基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隔热膜,包括有高分子基材层6、位于高分子基材层6上端侧且与高分子基材层6间隔布置的高分子表面层1,高分子基材层6与高分子表面层1之间设置有预氧丝层4,高分子表面层1、预氧丝层4、高分子基材层6从上至下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

其中,预氧丝层4的上表面设置有沿着预氧丝层4上表面均匀布置的二氧化硅层3。

进一步的,二氧化硅层3与高分子表面层1间隔布置且二氧化硅层3与高分子表面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层2,第一双面胶层2的上表面与高分子表面层1的下表面粘接,第一双面胶层2的下表面与二氧化硅层3的上表面粘接。

更进一步的,预氧丝层4与高分子基材层6之间设置有第二双面胶层5,第二双面胶层5的上表面与预氧丝层4的下表面粘接,第二双面胶层5的下表面与高分子基材层6的上表面粘接。

需进一步指出,高分子表面层1、第一双面胶层2、二氧化硅层3、预氧丝层4、第二双面胶层5以及高分子基材层6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基材层6作为隔热膜的底层结构,高分子表面层1作为隔热膜的表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表面层1、高分子基材层6可分别采用高分子PI材料制备而成,即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表面层1、高分子基材层6分别为PI膜层;分别为PI膜层的高分子表面层1、高分子基材层6能够起到很好的绝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预氧丝层4作为二氧化硅层3的载体结构,对于预氧丝层4而言,其不具有导电性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且预氧丝层4能够有效地增强整个隔热膜的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地延长隔热膜的使用寿命。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硅层3而言,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即二氧化硅层3能够有效地增强隔热膜的隔热性能。

还有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双面胶层2、第二双面胶层5作为连接层结构,第一双面胶层2用于实现高分子表面层1与二氧化硅层3之间的粘性连接,第二双面胶层5用于实现高分子基材层6与预氧丝层4之间的粘性连接。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于二氧化硅层3的表面涂覆反射涂料层,即反射涂料层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双面胶层2与高分子表面层1连接。对于反射涂料层而言,其能够有效地提高隔热膜的反射性能,进而进一步地提高隔热膜的隔热性能。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隔热效果好且强度高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