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914发布日期:2019-02-26 18:1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绲纺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绢丝和羊毛是两种性质差异较大的天然纤维,其中,绢丝光泽性好,羊毛弹性好、蓬松、保暖性强,而这两种纤维的因物理特性不同,混纺后的效果也不同,简单地叠加混纺的面料无法达到保温透气的效果,并且防水性能差。

因此,发明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包括内层,所述内层顶部设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顶部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表面设有贯穿孔,所述隔离层顶部设有外层,所述外层包括绢丝,所述绢丝顶部设有尼龙丝,所述尼龙丝与绢丝交叉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暖层内侧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贯穿孔相匹配,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与连接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丝光棉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保暖层由羊毛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由皮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离层、贯穿孔和外层,隔离层有利于对外部进行隔离,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贯穿孔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尼龙丝有利于降低外部摩擦对外层的损伤,同时有利于减少雨水的渗透,绢丝的光泽性好,可以有效的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鲜艳度,通过设置内层,由丝光棉材料制成的内层,比一般棉织物轻薄,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并且具有丝一般的光泽,而且手感柔软,亲和肌肤,垂感颇佳,保证了内层的清爽、舒适、柔软、吸湿、透气性,光泽度极佳,通过设置保暖层和连接线,由羊毛材料制成的保暖层弹性好、蓬松,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连接线使得内层与隔离层距离具有伸缩性,保证了羊毛的伸展性,进而提高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内层、2保暖层、3隔离层、4贯穿孔、5外层、6绢丝、7尼龙丝、8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混纺型天然纤维面料,包括内层1,通过设置内层1,由丝光棉材料制成的内层1,比一般棉织物轻薄,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并且具有丝一般的光泽,而且手感柔软,亲和肌肤,垂感颇佳,保证了内层1的清爽、舒适、柔软、吸湿、透气性,光泽度极佳,所述内层1顶部设有保暖层2,所述保暖层2顶部设有隔离层3,所述隔离层3表面设有贯穿孔4,所述隔离层3顶部设有外层5,通过设置隔离层3、贯穿孔4和外层5,隔离层3有利于对外部进行隔离,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贯穿孔4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尼龙丝7有利于降低外部摩擦对外层5的损伤,同时有利于减少雨水的渗透,绢丝6的光泽性好,可以有效的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鲜艳度,所述外层5包括绢丝6,所述绢丝6顶部设有尼龙丝7,所述尼龙丝7与绢丝6交叉连接。

所述保暖层2内侧设有连接线8,通过设置保暖层2和连接线8,由羊毛材料制成的保暖层2弹性好、蓬松,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连接线8使得内层1与隔离层3距离具有伸缩性,保证了羊毛的伸展性,进而提高保暖效果,所述连接线8与贯穿孔4相匹配,所述内层1和外层5均与连接线8固定连接,所述内层1由丝光棉材料制成,所述保暖层2由羊毛材料制成,所述隔离层3由皮质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线8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丝光棉材料制成的内层1,比一般棉织物轻薄,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并且具有丝一般的光泽,而且手感柔软,亲和肌肤,垂感颇佳,保证了内层1的清爽、舒适、柔软、吸湿、透气性,光泽度极佳,由羊毛材料制成的保暖层2弹性好、蓬松,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隔离层3对外部进行隔离,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贯穿孔4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尼龙丝7可以降低外部摩擦对外层5的损伤,同时可以减少雨水的渗透,绢丝6的光泽性好,可以有效的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鲜艳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