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850发布日期:2019-03-08 17:3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



背景技术:

针织布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布料和经编针织布料两类。纬编针织布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目前市面上较多的阻燃布是将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剂通过聚合物聚合、共混、共聚、复合纺丝、接技改性等加入到纤维中,使纤维具有阻燃性,是用后整理方法将阻燃剂涂层在织物表面或渗入到织物内部,然而通过这种方式加工出较多的布料阻燃性较差,加工过后的布料光滑度较低,并且功能性比较单一,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包括复合外涂层、复合保暖层、阻燃混合层,所述复合外涂层的内部设有复合保暖层,所述复合保暖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复合外涂层连接,所述复合保暖层的内侧设有所述阻燃混合层,所述阻燃混合层的外部设有阻燃纤维层,所述阻燃纤维层的内侧设有防水密封层,所述防水密封层的内部设有阻燃溶液;

所述复合保暖层包括弹性纤维层、活性炭纤维层、保暖内层和透气层,所述弹性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活性炭纤维层,所述活性炭纤维层的底部连接保暖内层,所述保暖内层的底部连接透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复合外涂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和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的内侧连接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透气层设为聚四氟乙烯与布料混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保暖内层设为亚麻布与尼龙布混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弹性纤维层设为弹性纤维与竹丝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弹性纤维层的厚度设为0.8-2.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了弹性纤维层、活性炭纤维层、保暖内层和透气层进行混合而成的复合保暖层,使其具备高弹性、吸附杂质、保暖和透气功能,加强了整个布料的功能性,同时添加设计了阻燃混合层,利用阻燃纤维层和防水密封层进行包裹阻燃溶液,当温度过高,阻燃溶液渗出可以达到高效阻燃的效果,从内部进行达到阻燃,实用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设计了复合外涂层,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层防止粘杂较多杂质,保持布料外部清洁,同时利用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从外部达到高效阻燃的效果,结构简单,阻燃性较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的阻燃混合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的复合保暖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复合外涂层-1、复合保暖层-2、阻燃混合层-3、阻燃纤维层-4、防水密封层-5、弹性纤维层-6、活性炭纤维层-7、保暖内层-8、透气层-9、纳米二氧化钛层-10、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包括复合外涂层1、复合保暖层2、阻燃混合层3,所述复合外涂层1的内部设有复合保暖层2,所述复合保暖层2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复合外涂层1连接,所述复合保暖层2的内侧设有所述阻燃混合层3,所述阻燃混合层3的外部设有阻燃纤维层4,所述阻燃纤维层4的内侧设有防水密封层5,所述防水密封层5的内部设有阻燃溶液;所述复合保暖层2包括弹性纤维层6、活性炭纤维层7、保暖内层8和透气层9,所述弹性纤维层6的底部连接活性炭纤维层7,所述活性炭纤维层7的底部连接保暖内层8,所述保暖内层8的底部连接透气层9。

所述复合外涂层1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10和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11,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10的内侧连接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11。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11从外部达到阻燃效果,同时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层10达到自清洁效果。

所述透气层9设为聚四氟乙烯与布料混合而成。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聚四氟乙烯与布料混合而成的透气层9达到高效的透气效果。

所述保暖内层8设为亚麻布与尼龙布混合而成。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亚麻布与尼龙布混合而成的保暖内层8,提高整体的保暖性。

所述弹性纤维层6设为弹性纤维与竹丝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弹性纤维层6的厚度设为0.8-2.4mm。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弹性纤维和竹丝纤维达到净化杀菌效果,从内部保持布料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阻燃涂层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层10防止粘杂较多杂质,保持布料外部清洁,同时利用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11从外部达到高效阻燃的效果,添加了弹性纤维层6、活性炭纤维层7、保暖内层8和透气层9进行混合而成的复合保暖2层,使其具备高弹性、吸附杂质、保暖和透气功能,加强了整个布料的功能性,并且可以利用阻燃纤维层4和防水密封层5进行包裹阻燃溶液,当温度过高,阻燃溶液渗出可以达到高效阻燃的效果,从内部进行达到阻燃,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外涂层-1、复合保暖层-2、阻燃混合层-3、阻燃纤维层-4、防水密封层-5、弹性纤维层-6、活性炭纤维层-7、保暖内层-8、透气层-9、纳米二氧化钛层-10、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层-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然而目前传统方式加工出较多的布料阻燃性较差,加工过后的布料光滑度较低,并且功能性比较单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种设备整体具备高弹性、吸附杂质、抗菌、保暖和透气功能,并且可以从内部和外部进行高效阻燃,整体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