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6994发布日期:2019-04-16 23: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花发射装置,尤其是一种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烟花发射装置通常是采用纸筒粘接形成的,需要经过切纸、卷筒、晾干、切筒、压土封底、粘接、打眼和穿引等多道工序才能获得产品,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此外,纸筒容易受潮,纸筒内的火药容易出现受潮失效的情况,且火药受潮发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容易产生自然自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目前市场上有出现许多烟花塑料发射盆,由于烟花塑料发射盆通常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获得,其用填状火药和烟花效果件的发射孔侧壁通常也较为光滑,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烟花塑料发射盆倒置,发射孔内的烟花效果件容易从发射孔中滑出,影响烟花发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烟花塑料发射盆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花发射效果相对较好且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包括发射主体,所述发射主体的上端开设有发射孔,所述发射孔都为盲孔,且所述发射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以所述发射孔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自锁筋条,各所述自锁筋条都从下向上逐渐往远离所述发射孔的轴线方向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发射孔的水平截面上,各所述自锁筋条与所述发射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射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发射孔排列形成多组相互平行的孔组,相邻两个所述孔组上的各所述发射孔交错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射主体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发射主体的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射主体的下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配重腔,所述配重腔位于其中两组相邻的所述孔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射主体的下端开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点火口,各所述发射孔的孔底都开设有与所述引线槽连通的接火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引线槽被所述配重腔阻隔形成两个以上的槽段,各所述槽段被所述配重腔阻隔所形成的口部相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各所述槽段的横截面都呈方形,且所述发射主体在位于被同一所述槽段连通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接火孔之间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填胶槽,各所述填胶槽都在对应的所述槽段的两侧壁位置与对应的所述槽段相连通,各所述填胶槽的深度大于对应的所述槽段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填胶槽为圆槽、方槽、椭圆槽或腰型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射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减料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发射孔的内侧壁设置自锁筋条,有助于将烟花效果件牢固的夹紧在发射孔内,避免烟花效果件从发射孔滑出,烟花发射效果相对较好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2、通过设置引线槽,引线布置于引线槽中,以胶水覆盖,一方面可以有效固定引线,另一方面可以得到防水效果。

3、通过设置填胶槽,确保胶水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引火线被布设在引线槽内后,胶水可以经填胶槽流动到引火线和引线槽的底面所形成的条状间隙中,确保在与填胶槽对应的位置处,引线槽和引火线之间的间隙可以被胶水完全填充,火焰只能通过燃烧引火线的方式穿越填胶槽,而难以利用串火现象穿越填胶槽,便于控制烟花发射节奏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4、传统工艺中,内筒型烟花先在发射管中填入军工硝(发射药),再塞入一片比筒管直径略大中间带孔的圆形硬纸板(纸巴)将发射药盖紧,再置入效果件,最后再塞一片纸巴。第一片纸巴的作用在密闭发射药于固定空间并提供较好的气密性,发射时作为活塞推动效果件升空,第二片纸巴的作用在于固定效果件于特定的空间。相较传统工艺,本方案省却了两道需要大量手工操作的盖纸巴的工序,并提供了一个兼具气密性、紧固性与发射顺畅性的新型方案,从经济性与安全性角度均比传统工艺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的倒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发射主体; 11-发射孔;

12-配重腔; 13-自锁筋条;

14-支板; 15-引线槽;

16-点火孔; 17-接火孔;

18-减料槽; 19-填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锁式烟花塑料发射盆包括一体成型的发射主体10,当然,还可以包括有包覆发射主体10的包装箱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都与常规的烟花发射盆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发射主体10整体呈长方体状,其上端开设有多个发射孔11,发射孔11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两个发射孔11,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发射孔11排列形成多组相互平行的孔组,相邻两个孔组上的各发射孔11交错布置,这样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布设更多的发射孔11,同一孔组中相邻两个发射孔11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或等于1mm,这样相当于同一孔组中相邻的两个发射孔11共用同一个侧壁,可以尽可能减小两个发射孔11之间的间距,为了烟花发射图案的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此外,各发射孔11都为盲孔,即发射孔11只有一个开口,该开口朝上,用于将烟花喷射出去。各发射孔11的内部结构相同,以其中一个发射孔11为例,发射孔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以发射孔11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自锁筋条13,各自锁筋条13都从下向上逐渐往远离发射孔11的轴线方向倾斜,即各自锁筋条13和发射孔1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优选的,在发射孔11的水平截面上,各自锁筋条13与发射孔11的轴线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同,也就是说,在发射孔11的水平截面上,各自锁筋条13与同一个内切圆相切,且该内切圆和发射孔11同轴布置,当然,该内切圆为虚拟的圆,实物中并不存在。

发射主体10的下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配重腔12,该配重腔12位于其中两组相邻的孔组之间,即发射孔11和配重腔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发射主体10上端与配重腔12对应的位置处不会开设发射孔11,这样配重腔12的顶部和发射主体10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可在保证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以提高配重腔12的容积,在本实施例中,该间距为1.5-2.5mm。配重腔12用于装盛配重材料,该配重材料可以为常规的材料,如砂土、石块或金属块等等,只要能够增加重量即可,配重材料既可以在工厂生产烟花发射盆时预先装入,也可以在使用前由消费者装入,前者使用较为方便,后者重量较轻便于运输,配重材料需要被限制在配重腔12内,以避免从配重腔12口部掉落,具体的限制方式可以为常规的方式,例如在配重腔12的口部设置与发射主体10扣接的盖板,或者直接将配重材料通过胶水或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配重腔12的侧壁上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当然,配重腔12内也可以空置,此时烟花塑料发射盆的重量最轻。

发射主体10的下端开设有引线槽15,引线槽15内布设有引火线,引线槽15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点火口16,在本实施例中,点火口16有两个,分别位于引线槽15两端的位置处,这样其中一个点火口16可以作为备用点火口。各发射孔11的孔底都开设有与引线槽15连通的接火孔17。引火线具体的布设方式可以为常规的方式,如盘引或插引等,引火线布设之后通过填充胶水将其固定连接在引线槽15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胶水较为粘稠,流动性相对较差,难以完全填充引火线和引线槽15之间的间隙,并且,引火线的横截面为圆形,当其两侧抵顶在引线槽15的两侧壁上时,引火线和引线槽15的底面会所形成的两个条状间隙,该条状间隙不会被胶水填充,导致引火线不能被胶水完全包覆,点火后,引火线燃烧的火焰很容易在气流的冲击下沿着上述间隙或条状间隙被吹送,产生串火现象,导致两个以上的发射孔11内的火药被同时点燃,不仅难以控制烟花的发射节奏,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中,由于配重腔12的存在,引线槽15被配重腔12阻隔形成两个以上的槽段,各槽段被配重腔12阻隔所形成的口部相向布置,这样可以利用配重腔12将气流耗散,避免产生串火;同时,各槽段的横截面都呈方形,发射主体1的下端在位于被同一槽段连通的相邻的两个接火孔17之间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填胶槽19;各填胶槽19都在对应的槽段的两侧壁位置与对应的槽段相连通,且各填胶槽19的深度都大于对应的槽段的深度,通过设置填胶槽19,确保胶水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引火线被布设在引线槽15内后,胶水可以经填胶槽19流动到引火线和引线槽的底面所形成的条状间隙中,确保在与填胶槽19对应的位置处,引线槽15和引火线之间的间隙可以被胶水完全填充,进而确保引火线可以被胶水完全包覆,火焰只能通过燃烧引火线的方式穿越填胶槽19,而难以利用串火现象穿越填胶槽19,便于控制烟花发射节奏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此外,填胶槽19可以为圆槽、方槽、椭圆槽或腰型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优选的,为了避免引线槽15直接与地面或包装箱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发射主体10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射主体10的支板14,支板14和发射主体10一体连接;此外,发射主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减料槽18,这样有助于减小发射主体10的壁厚,便于注塑成型。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射孔11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