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5764发布日期:2020-02-28 07:5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面料,具体是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属于化纤面料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纤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这里主要是指由化纤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也就是说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不包括与天然纤维间的混纺、交织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纤纤维本身的特性决定。

现化纤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现有一些化纤面料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在使用时,极大的降低化纤面料的防水性能,同时一些面料在制造衣服穿着时,保暖效果较差,且人在运动出汗时,化纤面料的吸湿效果也不理想,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包括化纤面料本体;其中所述化纤面料本体顶部粘接有由牛津布制造而成的防水层,且防水层底部粘接有由阻燃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底部粘接有由陶瓷纤维隔热材料制造而成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底部粘接有由竹炭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第一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底部粘接有由保温棉制造而成的保温层,且保温层底部粘接有由竹炭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底部粘接有由高吸水吸湿纤维制造而成的吸水层,且吸水层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粘接有由高吸水吸湿纤维制造而成的高吸水吸湿纤维层,且高吸水吸湿纤维层底部粘接有粘接有由纱布制造而成的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底部粘接有毛绒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保温层以及第二竹炭纤维层三者呈层叠结构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与第二竹炭纤维层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放置腔数目为若干个,且相邻放置腔之间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高吸水吸湿纤维层与放置腔数目相等,且高吸水吸湿纤维层横截面呈长条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水层与毛绒层之间设有透气层,且吸水层、透气层以及毛绒层三者之间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提高化纤面料的防水性能,同时提高化纤面料的保温效果,便于制造生活物品后,提高物品的防水保温效果,提高化纤面料的整体实用性,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设置的第一竹炭纤维层、保温层以及第二竹炭纤维层作用下,在提高化纤面料杀菌效果的同时,提高化纤面料的保温性能,同时通过设置的吸水层以及高吸水吸湿纤维层作用下,便于对水分进行吸收,提高吸水效果,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水层侧表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水层顶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化纤面料本体,2、防水层,3、阻燃层,4、隔热层,5、第一竹炭纤维层,6、保温层,7、第二竹炭纤维层,8、吸水层,801、放置腔,9、高吸水吸湿纤维层,10、透气层,11、毛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防水保温的化纤面料,包括化纤面料本体1;其中所述化纤面料本体1顶部粘接有由牛津布制造而成的防水层2,且防水层2底部粘接有由阻燃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阻燃层3,设置的阻燃层3,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防火效果;所述阻燃层3底部粘接有由陶瓷纤维隔热材料制造而成的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底部粘接有由竹炭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第一竹炭纤维层5,设置的第一竹炭纤维层5杀菌性能;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5底部粘接有由保温棉制造而成的保温层6,且保温层6底部粘接有由竹炭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第二竹炭纤维层7,设置的第二竹炭纤维层7,进一步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杀菌效果;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7底部粘接有由高吸水吸湿纤维制造而成的吸水层8,且吸水层8内开设有放置腔801;所述放置腔801内粘接有由高吸水吸湿纤维制造而成的高吸水吸湿纤维层9,且高吸水吸湿纤维层9底部粘接有粘接有由纱布制造而成的透气层10,设置的吸水层8,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吸水性;所述透气层10底部粘接有毛绒层11。

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5、保温层6以及第二竹炭纤维层7三者呈层叠结构紧密贴合,保障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5、保温层6以及第二竹炭纤维层7三者放置紧凑,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杀菌保温效果;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5与第二竹炭纤维层7结构一致,便于使用;所述放置腔801数目为若干个,且相邻放置腔801之间等距分布,便于高吸水吸湿纤维层9有序放置;所述高吸水吸湿纤维层9与放置腔801数目相等,且高吸水吸湿纤维层9横截面呈长条形状结构,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吸水性;所述吸水层8与毛绒层11之间设有透气层10,且吸水层8、透气层10以及毛绒层11三者之间紧密贴合,通过透气层10,便于吸水层10进行吸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构成化纤面料本体1顶部表面的防水层2作用下,提高了化纤面料本体1的防水性,同时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外表面的耐磨性,在防水层2底部设置有阻燃层3,通过阻燃层3的设置,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阻燃效果,在阻燃层3底部粘接有隔热层4,同时通过第一竹炭纤维层5、保温层6以及第二竹炭纤维层7,且第一竹炭纤维层5与第二竹炭纤维层7之间设置保温层6,在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杀菌效果的同时,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保温性能,方便使用者使用,同时在第二竹炭纤维层7底部粘接有吸水层8,在吸水层8捏设置有高吸水吸湿纤维层9,提高化纤面料本体1的吸水吸汗功能,从而完成化纤面料本体1的使用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