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2306发布日期:2020-05-06 23:5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在建筑技术领域,为了起到防水效果,需要用到防水卷材,常见的防水卷材铺设方便,但是防水卷材自身的结构复杂,相邻的两个防水卷材之间容易出现渗水和漏水的现象,从而达不到有效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层、热熔性粘接剂层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的上下两侧面通过热熔性粘接剂层粘贴固定有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的厚度是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厚度的两倍,所述防水卷材的左下角设有下缺口,所述防水卷材的右上角设有上缺口,所述下缺口和上缺口的深度为改性沥青防水层厚度的一半、热熔性粘接剂层的厚度与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厚度的和。

优选的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的厚度大于3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新型防水卷材,该新型防水卷材中改性沥青防水层的上下两侧面通过热熔性粘接剂层粘贴固定有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改性沥青防水层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都具有防水性,防水卷材的左下角和右上角设有缺口,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缺口可以拼接固定在一起,拼接前可以对改性沥青防水层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拼接后的改性沥青防水层粘贴固定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总之,该新型防水卷材能够快速牢固的拼接固定在一起,拼接后的卷材拼接缝之间不会出现渗水和漏水的现象,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改性沥青防水层;2、热熔性粘接剂层;3、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4、下缺口;5、上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层1、热熔性粘接剂层2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1的上下两侧面通过热熔性粘接剂层2粘贴固定有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1的厚度是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厚度的两倍,所述防水卷材的左下角设有下缺口4,所述防水卷材的右上角设有上缺口5,所述下缺口4和上缺口5的深度为改性沥青防水层1厚度的一半、热熔性粘接剂层2的厚度与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厚度的和,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1的厚度大于3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新型防水卷材,该新型防水卷材中改性沥青防水层的上下两侧面通过热熔性粘接剂层粘贴固定有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改性沥青防水层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都具有防水性,防水卷材的左下角和右上角设有缺口,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缺口可以拼接固定在一起,拼接前可以对改性沥青防水层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拼接后的改性沥青防水层粘贴固定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总之,该新型防水卷材能够快速牢固的拼接固定在一起,拼接后的卷材拼接缝之间不会出现渗水和漏水的现象,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层(1)、热熔性粘接剂层(2)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1)的上下两侧面通过热熔性粘接剂层(2)粘贴固定有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1)的厚度是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厚度的两倍,所述防水卷材的左下角设有下缺口(4),所述防水卷材的右上角设有上缺口(5),所述下缺口(4)和上缺口(5)的深度为改性沥青防水层(1)厚度的一半、热熔性粘接剂层(2)的厚度与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3)厚度的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层(1)的厚度大于3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水卷材。该新型防水卷材中改性沥青防水层的上下两侧面通过热熔性粘接剂层粘贴固定有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改性沥青防水层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都具有防水性,防水卷材的左下角和右上角设有缺口,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缺口可以拼接固定在一起,拼接前可以对改性沥青防水层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拼接后的改性沥青防水层粘贴固定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总之,该新型防水卷材能够快速牢固的拼接固定在一起,拼接后的卷材拼接缝之间不会出现渗水和漏水的现象,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宏;梅伟;赵本超;储瑞华;解峥;梁得俊;高宝俭;祝捷;童祖玲;蒋辰;徐隽;陈源源;张克久;汪军;万贞海;刘海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