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用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568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材用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搬运线材(通常为铁线材或者不锈钢线材)构 成的巻材的情况下使用的巻材用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在将线材制成捆巻之后,以横卧排列的状态堆积到货车等上进行 搬运。并且, 一般地,当进行线材巻的层装时,由于输送中的振动等, 会对线材巻造成损伤,或者变形,并且层装的线材巻的重心变高,有 翻倒的危险,所以,不能进行线材巻的层装输送。
但是,由于只在车箱上并列地载置一层线材巻,货车等输送装置
的利用效率差,所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1.1-1.9) D 的间隔配置外径为D的线材巻,在各线材巻之间配置第二层线材巻以 进行搬运的方案。专利文献1
特开2003 - 320414号7>才艮
实用新型的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l所述的线材巻的搬运方法中,当在第一层的 各个线材巻上层装(叠层)时,第二层的线材巻的重心变高,存在由 于输送当中的振动或沖击而翻倒及变形的危险。在隔开间隔地在第一 层的各个线材巻上层装第二层的巻时,尽管由于重心降低变得稳定, 没有翻倒的危险,但是,第二层的线材巻会变形。
另外,由于在第一层的各线材巻的底部不仅有线材巻的本身的重 量,而且施加载置到该车辆上的线材巻的负荷,结果,施加两倍的线 材巻的负荷,在水平方向上的负荷进一步变大,存在着对于用于防止 第 一层的线材巻移动的止动件等有必要采取特别的措施的问题。另外, 在隔开第一层的线材巻的间隔的情况下,存在着相对于面积的装载效
4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巻材用辅 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线材巻装载效率高,从而,能够利用货车等 输送装置搬运更大量的线材巻,而且对各个线材巻不易产生损伤或者 变形及翻倒。
按照前述目的,根据第一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置在横卧放置的第一、第二线材巻之间的主支架;经由弹性 构件载置在该主支架上、在上部装栽相对于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巻平 行的第三线材巻的巻材承受台,所述巻材用辅助支架利用前述巻材承 受台和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巻分担承受该第三线材巻的负荷。
另外,在这里,线材巻优选地是预巻绕成环状的巻材。另外,当 然,对于在将第一、第二线材巻沿水平方向以规定的间隔依次并列配 置,在相邻的第一、第二线材巻之间配置本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 将第三线材巻配置在各个巻材用辅助支架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本
实用新型。
另外,根据第二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一个方案的 巻材用辅助支架中,前述主支架具有底座以及竖立设置在该底座上的 多个下管,前述巻材承受台包括嵌入前述各下管且载置于嵌入配置 于前述下管内的前述弹性构件上的上管;配置在所述各个上管的上部 的承受构件;配置在所述各个承受构件的两侧、分别支持前述第三线
材巻的下部两侧的长条支承构件。
根据第三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二个方案的巻材用
辅助支架中,前述多个下管沿着平行配置的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巻的 中央配置。
根据第四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二、第三个方案的
巻材用辅助支架中,前述弹性构件由螺旋弹簧构成。
根据笫五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二 第四个方案的 巻材用辅助支架中,前述各个承受构件由两侧设置有止动件的水平杆 构成,在该水平杆的两侧配置有由木材构成的前述长条支承构件。根据第六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五个方案的巻材用 辅助支架中,在前述由木材构成的长条支承构件上,按照装载在上部 的前述第三线材巻的外侧形状设置圆弧面。
根据第七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一 第六个方案的 巻材用辅助支架中,前述巻材承受台支承前述第三线材巻的负荷的
30~80%。
根据第八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一个方案的巻材用 辅助支架中,前述主支架具有底座以及竖立设置在该底座上的多个下 管,前述巻材承受台包括承受构件和巻材支承构件,所述承受构件具 有嵌入前述各下管内且载置于嵌入配置于该下管内的前述弹性构件上 的上管、以及固定设置在前述上管上且具有符合前述第三线材巻的外 侧形状的圆弧面的弯曲材料,前述巻材支承构件具有架设在平行排列 的前述各个弯曲材料的左右两侧部及中央部的板状材料,支承前述笫 三线材巻的下部两侧及中央部。
根据第九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八个方案的巻材用 辅助支架中,前述巻材支承构件包括前述三个板状材料和分别连接该 三个板状材料的前后方向的端部的前侧圆弧状材料及后侧圆弧状材 料,该巻材支承构件载置在前述多个承受构件上。
根据第十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九个方案的巻材用 辅助支架中,前述承受构件进入构成前述巻材支承构件的前述前侧圆 弧状材料及前述后侧圆弧状材料之间,阻止前述巻材支承构件在前后 方向的移动。
根据第十一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九个方案的巻材 用辅助支架中,在前述巻材支承构件的表面上配置緩冲材料。 另外,优选地,緩沖材料的厚度在1 10mm的范围。 根据第十二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八个方案的巻材
用辅助支架中,前述承受构件的弯曲材料的宽度在前述上管的直径的 2-5倍的范围。
根据第十三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八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前述巻材承受台支承前述第三线材巻的负荷的30~ 80%。
并且,根据第十四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在根据第一 十三 个方案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巻的间隔在相同外 径的前述第一 第三线材巻的直径的1.2 ~ 1.75倍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方案1~14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 架,由于将巻材用辅助支架配置在横卧放置的第一、第二线材巻之间, 利用第一、第二线材巻及巻材用辅助支架将第三线材巻分散,所以, 减少了第一、第二线材巻受到的负荷及部分地作为反作用力使第三线 材的巻材受到的负荷,可以防止在搬运时第一 第三线材巻的变形或 损伤及翻倒。
进而,能够缩小第一、第二线材巻的间隔,将第三线材巻装载于 其上,借此,相对于装载台的面积,能够装载更多的线材巻。
特别是,在方案2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由于主支架具有底 座以及竖立地设置在该底座上的多个下管,巻材承受台包括经由弹 性构件分别可上下运动地并可卸下地连接到前述各下管上的上管、配 置在各个上管的上部的承受构件、配置在各个承受构件的两侧且分别 支持前述第三线材巻的下部两侧的长条支承构件,所以,巻材用辅助 支架自身变得紧凑。
方案3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多个下管沿着平行配置的第 一、第二线材巻的中央配置,所以,可以缩小第一、第二线材巻的间 隔,可以进一步增大单位面积的装栽重量。
方案4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上管嵌入到下管内,弹性构 件由螺旋弹簧构成,并嵌入配置到下管内,所以,结构简化。
方案5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各个承受构件由在两侧设置 有止动件的水平杆构成,在水平杆的两侧配置有由木材构成的长条支 承构件,所以,可以顺滑地承受第三线材巻,进而,在由于使用而消 耗的情况下,可以只更换由木材构成的长条支承构件。
方案6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在由木材构成的长条支承构件上,按照装载于上部的第三线材巻的外侧形状设置有圆弧面,所以, 不会给予第三线材巻不合理的负荷。
方案7及13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巻材承受台支承第三线 材巻的负荷的30~80%,所以,相应地减少了第一、第二线材巻承受 的负荷。
在方案8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由于主支架具有底座和竖立 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下管,巻材承受台包括承受构件和巻材支承构件, 所述承受构件具有经由弹性构件分别可上下运动地安装到各个下管上 并且可卸下的上管、以及固定设置在上管上且具有符合前述第三线材 巻的外侧形状的圃弧面的弯曲材料,前述巻材支承构件具有架设在平 行排列的各个弯曲材料的左右两侧部及中央部的板状材料,支承第三 线材巻的下部两侧及中央部,所以,可以省去在现场的组装及仓库保 管时的分解及收存的空间。
在方案9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由于线材支承构件包括位于 各承受构件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及中央部的三个板状材料和分别连接该 三个板状材料的前后方向的端部的前侧圆弧状材料及后侧圆弧状材 料,该巻材支承构件可分离地栽置在多个承受构件上,所以,能够将 巻材支承构件从承受构件上卸下,进行分解及更换。
在方案IO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承受构件进入构成巻材支承 构件的前侧圆弧状材料及后侧圆弧状材料-之间,可以防止巻材支承构 件相对于承受构件的前后移动。并且,由于阻止了巻材支承构件在前 后方向的移动,所以,即使在运送当中向前后方向倾斜,也能够防止 巻材支承构件的移动。
方案11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在巻材支承构件的表面上配 置有緩沖材料,所以,不会对装载的第三线材巻造成损伤。
在方案12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中,由于各个弯曲材料的宽度处 于上管的直径的2~5倍的范围,所以,所装载的巻材支承构件的支承 稳定。另外,具有在分解时体积不会增大的优点。
方案14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由于第一、第二线材巻的间隔
8(即,中心间的距离)处于相同外径的第一~第三线材巻的直径的
1.2 ~ 1.75倍的范围,所以,可以确保在第一、第二线材巻之间配置巻 材用辅助支架的场所,可以确保单位面积的装载重量。

图l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的正 视图。
图2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平面图。 图3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的透 视图。
图6 (A)、 (B)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承受构件的平面图及正视图。
图7 (A)、 (B)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巻材支承构件的平面图及 正视图。
符号说明
10:巻材用辅助支架,11:主支架,12:巻材承受台,13a:锥形 导向件,13~15:下管,16~18:基底构件,19~22:水平构件,23、 24:斜的加强构件,27:线材巻,28:止动板,29:螺旋弹簧,31 ~ 33:水平杆,34~36:上管,37、 ,8:长条支承构件,40:底板,43 ~ 48:止动件,50、 51:圆孤面,52 ~ 55:平板材料,56:緩沖材料, 58、 59:止动材料,58a、 59a:滚动防止材料,62:巻材用辅助支架, 63:巻材承受台,65:承受构件,66:巻材支承构件,67:上管,68: 弯曲材料,69:加强板,71~73:板状材料,74:前侧圆孤状材料, 75:后侧圓弧状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的实施形式,以供对本 实用新型的理解。
这里,图l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辅助支
9架的正视图,图2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平面图,图3是该巻材用辅 助支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辅助支架的透视 图,图6 (A)、 (B)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承受构件的平面图及正视 图,图7 (A)、 (B)是该巻材用辅助支架的巻材支承构件的平面图及 正视图。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 辅助机架10由钢材或者不锈钢材料构成,包括载置在货车的车箱等上 的主支架ll、和连接到主支架11上的巻材承受台12。下面,对它们 进行详细说明。
主支架11包括分别起着作为支柱的作用的3个(所谓多个的一 个例子)下管13~15;作为分别配置在下管13~15的底部的底座的 一个例子、构成一个底座的基底构件16~18;连接各个下管13~15 的上部及下部的水平构件19~22;从横向方向支承各个下管13~15 的斜的加强构件23、 24。在本实施形式中,基底构件16~18由铁板 构成,水平构件19~22、斜的加强构件23、 24由截面为圆形(或者 矩形)的管材构成。
另外,在通常的线材巻27的情况下,由于其外侧直径d为1000~ 1300mm,所以,优选地,基底构件16 ~ 18的长度为800~2000mm 左右。另外,下管13~15的长度例如为450 700mm左右,使用50~ 100mm的外径的钢制的管。
如图1所示,该下管13~15分别上部敞开,在中间部或者下部以 固定的状态设置止动板28,在其上设置作为弹性构件的一个例子的螺 旋弹簧29。
在螺旋弹簧29装载于止动板28上的情况下,其上端部位于距离 下管13 ~ 15的上端100 ~ 200mm的位置处,不从下管13 ~ 15的顶部 突出。
该下管13~15被斜的加强构件23、 24以图1、图4所示的状态 从两横向方向支承,被水平构件19~22从与横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支承,成为支柱的下管13 15不容易倒塌。
另一方面,巻材承受台12包括3个(多个的一个例子)作为承 受构件的一个例子的水平杆31~33;其上端部固定到水平杆31~33 的中央下部的上管34~36;跨越水平杆31~33的两侧端部配置的长 条支承构件37、 38。
上管34 36的外径与各个下管13~15的内径相比小0.2~2mm, 成为上管34 36能够分别嵌入到下管13~15中的大小。另外,在上 管34 ~ 36的下部分别设置底板40,其长度与下管13 ~ 15的长度相同, 或者长100~400mm。并且,在各个下管13~15的上端,设置上方扩 径的喇叭状的锥形导向件13a,以便位于巻材承受台12的底部的上管 34~36能够容易地插入。另外,上管34 36能够卸下,而且,上管 34 ~ 36能够与水平杆31 ~ 33 —起以下管13 ~ 15为中心水平旋转。
水平杆31 ~ 33由具有足够刚性的各个管或者槽形材料构成,两侧 端部向上側弯折成直角,设置止动件43~48,对长条支承构件37、 38 进行定位。
如图4所示,在两个线材巻27(第一、第二线材巻的一个例子) 平行地横卧放置的情况下,该水平杆31~33的总长度在其间隙c的 0.9~1.2倍的范围。另外,横卧放置的线材巻27的中心间的距离可以 是线材巻27的直径d的1,2~1.75倍,借此,可以将第二层的线材巻 27 (第三线材巻的一个例子)平行地装载到第一层的线材巻27之间, 进而可以利用该'巻材用辅助支架10支承其负荷的一部分。
长条支承构件37、 38例如采用一边为80~ 100mm的木制的方棒 料,与装载在上部的线材巻27的外形相符地形成圆弧面50、 51。该 圃弧面50、51和水平杆31~33的上部中央位置按照线材巻27的外形 线形成,成为可以不向线材巻27上施加不合理的弯曲负荷的支承结 构。
另外,成对的长条支承构件37、 38,底部由利用两个端部弯折成 直角的多个平板材料52 ~ 55连接。
并且,载置该成对的长条支承构件37、 38的水平杆31~3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橡胶衬里形成的緩冲材料56(或者粘贴橡胶板),不 会对装载在上部的线材巻27造成损伤。
其次,对螺旋弹簧29的强度进行说明。当将上述结构的巻材承受 台12的上管34~36插入到主支架11的下管13~15中时,巻材承受 台12变成被螺旋弹簧29推起的状态。这时,在图4中,若巻材承受 台12上没有装载线材巻27的状态下的巻材承受台12的高度为a、巻 材承受台12上装载了线材巻27的状态下的巻材承受台12的高度为b, 则螺旋弹簧29缩短(a-b)。若螺旋弹簧29的弹性系数为K,则由 于螺旋弹簧29的反作用力F为K(a-b),所以,由该反作用力F支 承线材巻27的重量(例如2吨)的30 ~ 80% (优选为45 ~ 70% )。
这样,由于第一层线材巻27只承担各个上部线材巻27的10 ~ 35%的负荷,所以,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緩和来自于第二层的线材 巻27的负荷。
另外,如前面所述,第一层线材巻27的间隔优选为线材巻27的 直径d的1.2 ~ 1.75倍,在这种情况下,以由于螺旋弹簧29的收缩而 下降的水平杆31~33不与第一层的线材巻27接触为条件。从而,可 以使水平杆31~33的总长度与和第一层相邻的线材巻27的间隙c相 同或者比该间隙c小。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层线材巻27上适当地设置 由木材构成的止动材料58、 59。该止动材料58、 59为木制的,两侧 分别配备有与线材的巻材27的外径相符地形成有圆弧面的滚动防止 材料58a、 59a。
从而,在使用该巻材用辅助支架10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首先, 以规定的间隔将第一层的线材巻27排列到货车的车箱(台面)上,在 其中央位置配置巻材辅助用支架10,即,下管13~15。该巻材用辅助 支架10以乘坐人员和辅助人员各1人、总共两个人以内能够卸下、移 动的方式进行设计,可以在地上组装、利用起重机等举起装载到车箱 上,也可以将其全体分解,在车箱上进行组装。
并且,将第二层线材巻27装载到巻材用辅助支架IO的巻材承受 台12上。借此,由第一层的两个线材巻27及位于其中央的巻材用辅
12助支架10分散支承第二层的线材巻27的负荷,即使由于运送当中的 振动,也能够防止损伤或变形及翻倒的危险,而搬运线材巻27。
如图5~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 辅助支架62,由钢材或者不锈钢材料构成,包括载置在货车的车箱 等上的主支架11和连接到主支架11上的巻材承受台63。下面对其进 行详细说明。另外,由于主支架ll和根据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巻材用辅 助支架10的主支架相同,所以,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从而, 在下管13~15内,配备有载置在止动板28上的螺旋弹簧29,弹性地 支承巻材承受台63 (参照图1)。
另一方面,利用3个下管13~15弹性支承的巻材承受台63,包 括图6所示的3个承受构件65和载置在这3个承受构件65上的巻材 支承构件66。
如图6 (A)、 (B)所示,承受构件65包括经由螺旋弹簧29可 上下运动地并可卸下的分别安装到各个下管13~15上的上管67;以 及固定设置在上管67上、具有符合所装载的第三线材巻27的外侧形 状的圆弧面的弯曲材料68。
另外,该弯曲材料68由槽形钢形成,在其中央底部焊接固定有上 端嵌入的上管67,并且在上管67的上端设置有加强板69。该弯曲材 料68的宽度具有上管67的直径的2 ~ 5倍的宽度,能够容易地获得上 管67的上端和槽形钢的接合时的加强,同时,能够顺滑地支承载置在 上部的巻材支承构件66。
如图7 (A)、 (B)所示,巻材支承构件66包括平行排列的3 个板状材料71~73、连接板状材料71~73的前后方向两端部的前侧 圆弧状材料74及后侧圆弧状材料75。该前侧圃弧状材料74及后侧圆 弧状材料75由角钢构成,固定到3个板状材料71 73的底部。另夕卜, 3个板状材料71 ~ 73跨越并且可分离地配置在平行排列的3个承受构 件65上。排列在规定位置上的承受构件65进入到该前侧圆弧状材料 74及后侧圃孤状材料75之间,阻止巻材支承构件66向前后方向的移 动。
13另外,在巻材支承构件66装栽到按规定配置的3个承受构件65 上的状态下,以板状材料71、 73、 72架设到各个承受构件65的弯曲 材料68的左右两个侧部及中央部的方式,决定其宽度及长度。在各个 板状材料71~73上配置薄的緩沖材料(图中未示出),不会对装载的 线材巻造成损伤。
从而,在使用该巻材用辅助支架62的情况下,和根据第一种实施 形式的巻材用辅助支架IO—样,首先,以规定的间隔将第一层的笫一 及第二线材巻27排列到货车的车箱(台面)上(参照图4),在其中 央位置配置巻材用辅助支架62,即,下管13~15。该巻材用辅助支架 62以由乘坐人员和辅助人员各一人、总共两人以内就能够卸下移动的 方式进行设计,可以在地上组装、利用起重机等举起装载到车箱上, 也可以将其全体分解,在车箱上进行组装。
其次,如图5所示,将承受构件65的上管67安装到各个下管13 ~ 15上。并且,将该承受构件65的弯曲材料68与主支架11的基底构 件16 18平行地配置。并且,将巻材支承构件66装载到这3个弯曲 材料68上。另外,当然,巻材支承构件66整体的曲率半径的轴心与 并列排列的承受构件65整体的曲率半径的轴心相一致,并且,并列配 置在规定的位置上的承受构件65嵌入到前側圓孤状材料74及后侧圆 孤状材料75之间。
在这种状态下,将第二层线材巻27装载到巻材用辅助支架62的 巻材承'受台63上。借此,利用第一层的两个线材巻27和位于其中央 的巻材用辅助支架62分散支承第二层线材巻27的负荷,即使在运送 过程中振动,也可以防止损伤或变形及翻倒的危险,可以搬运线材巻 27。在这种情况下,以巻材承受台63支承第三线材巻27的负荷的30 ~ 80%的方式,调整上管67及螺旋弹簧29的强度。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为了容易理解,利用具体的数字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数字。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 改变具体的结构,例如,可以加大主支架,缩小巻材承受台,以弹性构件作为主体承受线材巻,以及,也可以将巻材用辅助支架和线材巻 的巻材承受台(止动材料)连接起来,使巻材用辅助支架更加稳定。 另外,也可以将主支架的底座设置在下管上。
权利要求1.一种卷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横卧放置的第一、第二线材卷之间的主支架;经由弹性构件载置在该主支架上、在上部装载相对于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卷平行的第三线材卷的卷材承受台,所述卷材用辅助支架利用前述卷材承受台和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卷分担承受该第三线材卷的负荷。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主支 架具有底座以及竖立设置在该底座上的多个下管,前述巻材承受台包 括嵌入前述各下管且载置于嵌入配置于前述下管内的前述弹性构件 上的上管;配置在所述各个上管的上部的承受构件;配置在所述各个 承受构件的两侧、分别支持前述第三线材巻的下部两侧的长条支承构 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 下管沿着平行配置的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巻的中央配置。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 构件由螺旋弹簧构成。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各个 承受构件由两侧设置有止动件的水平杆构成,在该水平杆的两侧配置 有由木材构成的前述长条支承构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由 木材构成的长条支承构件上,按照装载在上部的前述第三线材巻的外 侧形状设置圆孤面。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巻材 承受台支承前述第三线材巻的负荷的30~80%。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主支 架具有底座以及竖立设置在该底座上的多个下管,前述巻材承受台包 括承受构件和巻材支承构件,所述承受构件具有嵌入前述各下管内且 载置于嵌入配置于该下管内的前述弹性构件上的上管、以及固定设置在前述上管上且具有符合前述笫三线材巻的外侧形状的圆弧面的弯曲 材料,前述巻材支承构件具有架设在平行排列的前述各个弯曲材料的 左右两侧部及中央部的板状材料,支承前述第三线材巻的下部两侧及 中央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巻材 支承构件包括前述三个板状材料和分别连接该三个板状材料的前后方 向的端部的前侧圆弧状材料及后侧圆弧状材料,该巻材支承构件载置 在前述多个承受构件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承圆弧状材料之间,'阻止前述巻材支承构件在前后方向的移动。'' '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 巻材支承构件的表面上配置有緩沖材料。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承 受构件的弯曲材料的宽度在前述上管的直径的2~5倍的范围。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巻 材承受台支承前述第三线材巻的负荷的30 ~ 80%。
14. 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巻材用辅助支架,其特 征在于,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巻的间隔在相同外径的前述第一~第三 线材巻的直径的1.2~1.75倍的范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材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横卧放置的第一、第二线材卷之间的主支架;经由弹性构件载置在该主支架上、在上部装载相对于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卷平行的第三线材卷的卷材承受台,所述卷材用辅助支架利用前述卷材承受台和前述第一、第二线材卷分担承受该第三线材卷的负荷。
文档编号B65D81/02GK201367181SQ20082012593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二宫一朗 申请人:鹤丸海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