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电晕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656发布日期:2020-05-20 03:1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双面电晕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面电晕复合膜。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双面电晕复合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多元化的使用,其次,部分复合膜采用压合成型,在特殊环境下,容易松散,还有,用作食品包装袋时,安全等级有待提高,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双面电晕复合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双面电晕复合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双面电晕复合膜,包括外包装,所述外包装的内部设置有芯层,所述芯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粘胶层,所述外包装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粘胶层,所述一号粘胶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电晕层,所述二号粘胶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晕层,所述一号电晕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粘胶层,所述二号电晕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号粘胶层,所述三号粘胶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纳米自洁覆盖层,所述四号粘胶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ugt覆盖层。

外包装为复合模提供保护,有效防止复合模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

整体复合结构通过一号粘胶层、二号粘胶层、三号粘胶层与四号粘胶层互相粘连,不易松散。

优选的,所述芯层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胶层与一号电晕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芯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胶层与二号电晕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电晕层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胶层与纳米自洁覆盖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电晕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胶层与ugt覆盖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芯层、一号电晕层与二号电晕层均由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面电晕复合膜,通过设置的ugt覆盖层,不沾水、油等污渍,作用于包装袋或覆盖层时,提供防水等作用,通过设置的四组粘胶层,整体复合结构互相粘连,不易松散,纳米自洁覆盖层的设置,纳米自洁覆盖层由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制成,能够吸咐膜表面的污染物,并且发生氧化还原分解而除去并杀死表面微菌,达到自洁的目的,作用于食品包装袋,可提高安全等级,利于人们使用,整个双面电晕复合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电晕复合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电晕复合膜的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面电晕复合膜的图2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包装;2、芯层;3、一号粘胶层;4、二号粘胶层;5、一号电晕层;6、二号电晕层;7、三号粘胶层;8、四号粘胶层;9、纳米自洁覆盖层;10、ugt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双面电晕复合膜,包括外包装1,外包装1的内部设置有芯层2,芯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粘胶层3,外包装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粘胶层4,一号粘胶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电晕层5,二号粘胶层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晕层6,一号电晕层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粘胶层7,二号电晕层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号粘胶层8,三号粘胶层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纳米自洁覆盖层9,四号粘胶层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ugt覆盖层10。

芯层2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胶层3与一号电晕层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芯层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胶层4与二号电晕层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使一号电晕层5固定于芯层2的上端,二号电晕层6固定于芯层2的下端;一号电晕层5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胶层7与纳米自洁覆盖层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使纳米自洁覆盖层9固定于一号电晕层5的上端;二号电晕层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胶层8与ugt覆盖层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使ugt覆盖层10固定于二号电晕层6的下端;芯层2、一号电晕层5与二号电晕层6均由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双面电晕复合膜,由外包装1、芯层2、一号粘胶层3、二号粘胶层4、一号电晕层5、二号电晕层6、三号粘胶层7、四号粘胶层8、纳米自洁覆盖层9与ugt覆盖层10组成,使用前,先撕开外包装1,将复合膜整体取出,可用作于包装袋或覆膜层的主体材料,进行加工,复合膜的一处外表为ugt覆盖层10,具有不沾水、油等污渍的特性,作用于包装袋或覆盖层时,提供防水等作用,复合膜的另一处表面为纳米自洁覆盖层9,纳米自洁覆盖层9由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制成,包含光触媒tio2和空气触媒磷酸钛,tio2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使纳米自洁覆盖层9表面吸咐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分解而除去并杀死表面微菌,达到自洁的目的,作用于食品包装袋,可提高安全等级,整体复合结构通过一号粘胶层3、二号粘胶层4、三号粘胶层7与四号粘胶层8实现互相粘连,复合结构不易松散,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双面电晕复合膜,包括外包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1)的内部设置有芯层(2),所述芯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粘胶层(3),所述外包装(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粘胶层(4),所述一号粘胶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电晕层(5),所述二号粘胶层(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晕层(6),所述一号电晕层(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粘胶层(7),所述二号电晕层(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号粘胶层(8),所述三号粘胶层(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纳米自洁覆盖层(9),所述四号粘胶层(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ugt覆盖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电晕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2)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胶层(3)与一号电晕层(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芯层(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胶层(4)与二号电晕层(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电晕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晕层(5)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胶层(7)与纳米自洁覆盖层(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电晕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电晕层(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胶层(8)与ugt覆盖层(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电晕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2)、一号电晕层(5)与二号电晕层(6)均由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面电晕复合膜,包括外包装,所述外包装的内部设置有芯层,所述芯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粘胶层,所述外包装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粘胶层,所述一号粘胶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电晕层,所述二号粘胶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晕层,所述一号电晕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粘胶层,所述二号电晕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号粘胶层,所述三号粘胶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纳米自洁覆盖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电晕复合膜,设有UGT覆盖层、四组粘胶层与纳米自洁覆盖层,能够增加防水、防油渍等实用特性,还能使整个复合结构不易松散,还可以在作用于食品包装袋时提高安全等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朱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伟亚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