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655发布日期:2020-05-20 03:1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零食小吃中,油炸类膨化食品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零食之一,油炸食品在制作加工过程中,食用油的加热是炸制的关键;油炸是食品熟化和干制的一种加工工艺,即将食品放入较高的油脂中加热快速熟化过程,油炸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改善食品口感和色泽;食品在油炸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量,众所周知热传导的三要素为:传热面积、温差及导热系数,热传导与传热面积为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传热面积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现有油炸设备中盛油量高,加热面积小,产能小,品质差;成熟技术的油炸机加热模组采用方形或圆形管道加热,热空气在管道内流动,管道外壁与油炸箱体之空间为食用油,因加热模组-加热管道与油炸箱体连接均采用焊接工艺,致使管道与管道之间需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满足焊接工艺要求;致使在一定的油炸箱体内不能排布太多管道及在油炸箱体加热层多放置食用油,加热管道少也就是说传热面积少。

除了油炸食品需要进行快速大量对介质进行加热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有需要对食品进行煮制等用高温进行加工的食品加工工艺,类似工艺均需要用到高效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炸制用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包括锅架、锅体、热交换器、进气口、出气口、热交换主腔、热交换辅腔;所述的锅架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在上端有圆形开口,所述的锅体为圆柱形且上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的热交换器为梭型中空结构且通过焊接方式与锅体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热交换器侧面,所述的出气口设置于热交换器侧面且与进气口并排设置位于进气口两侧,所述的热交换主腔为圆柱形内陷圆柱形管装结构且贯穿整体热交换器设置于热交换器上,所述的热交换辅腔为圆柱形内陷直径小于热交换主腔圆柱形管装结构且贯穿整体热交换设置于热交换器上。

优选的,所述的锅架侧面设置有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锅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通过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锅体内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且通过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电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器连接有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的锅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实现高效利用热气体的热能充分使锅体内的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快速加热,通过热交换器的特殊结构能够达到增大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与热交换器的接触面积加快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加热速度,从而达到节省能源保证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的整体装示图。

图2是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俯视图。

图3是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功能示意图。

附图标记:锅架1、锅体2、热交换器3、进气口31、出气口32、热交换主腔33、热交换辅腔34、显示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图3,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包括锅架1、锅体2、热交换器3、进气口31、出气口32、热交换主腔33、热交换辅腔34;所述的锅架1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在上端有圆形开口为整体装置的主要支撑结构,所述的锅体2为圆柱形且上下端均为开口结构为整体装置的主要功能结构用于盛放食品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所述的热交换器3为梭型中空结构且通过焊接方式与锅体2为一体式连接为整体装置的主要功能部件且能够实现高温气体与锅体2内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热量交换实现对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升温加热,所述的进气口31设置于热交换器3侧面用于将加热用高温气体通过外接管道导入整体装置内的热交换器3内部,所述的出气口32设置于热交换器3侧面且与进气口31并排设置位于进气口31两侧用于将加热后气体导出并进行重新加热利用实现高热量气体的循环利用,所述的热交换主腔33为圆柱形内陷圆柱形管装结构且贯穿整体热交换器设置于热交换器3上分布于热交换器3靠中间位置两侧能够将进入装置的高热量气体进行主要热量交换和利用,所述的热交换辅腔34为圆柱形内陷直径小于热交换主腔33圆柱形管装结构且贯穿整体热交换器设置于热交换器3上,分布于热交换器3靠外缘两侧用于将高热量空气进行导流并实现高温气体的充分利用。

所述的锅架1侧面设置有显示器4,能显示锅体2内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温度及液位的情况。

所述的锅体2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通过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4电路连接,能够用于测定锅体2内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温度并根据显示温度对高温气体的进入量进行调整实现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温度控制。

所述的锅体2内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且通过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4电路连接,能够用于测定锅体2内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液位并根据显示液位获得具体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量的情况,从而实现对锅体2内炸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控制。

所述的显示器4连接有外部电源,用于显示锅体2内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具体情况。

所述的锅体2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能够有效的保证锅体2内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清洁,出现加工食品残渣时可捞渣清洁保证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干净清洁。

装置工作原理:根据图3可知,高温气体通过外接管道进入整体装置的热交换器3内,由中间位置进入热交换器3并与热交换主腔充分接触直至进气口31对侧,而后分别进入由热交换辅腔34隔开的多个气体通道与热交换辅腔34充分接触达到对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加热,最终通过出气口32排出,实现整体装置对于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的加热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架、锅体、热交换器、进气口、出气口、热交换主腔、热交换辅腔;所述的锅架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在上端有圆形开口,所述的锅体为圆柱形且上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的热交换器为梭型中空结构且通过焊接方式与锅体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热交换器侧面,所述的出气口设置于热交换器侧面且与进气口并排设置位于进气口两侧,所述的热交换主腔为圆柱形内陷圆柱形管装结构且上端开口下端密闭设置于热交换器上,所述的热交换辅腔为圆柱形内陷直径小于热交换主腔圆柱形管装结构且上端开口下端密闭设置于热交换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架侧面设置有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通过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内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且通过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器连接有外部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食品高温处理的蜂窝状热交换器,包括锅架、锅体、热交换器等;所述的锅架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在上端有圆形开口,所述的锅体为圆柱形且上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的热交换器为梭型中空结构且通过焊接方式与锅体为一体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实现高效利用热气体的热能充分使锅体内的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快速加热,通过热交换器的特殊结构能够达到增大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与热交换器的接触面积加快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加热速度,从而达到节省能源保证高温加工用液体介质品质量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