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852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全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低谷电的使用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夜晚许多电能均被浪费掉了,但是峰谷电的使用却很频繁,如何将低谷电转换后储存起来以备峰谷用电时使用,防止峰谷用电时的负荷同时也使低谷电不至于被浪费掉,这一直困扰着本领域从业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储能箱、导热件、电源、进水口、出水口与封盖,所述储能箱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隔热板、真空层与水银涂层,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储能箱内,所述导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热转换器与第二转换器,所述第一转换器与所述第二转换器均连接于所述电源,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储能箱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储能箱的底部,所述封盖包括沉球、导轮、连接线与浮板,所述导轮共两个,所述连接线共两根,所述封盖设于所述进水口下的水银涂层的顶部,所述封盖的一侧通过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浮板,所述浮板连接于一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储能箱的内壁,所述封盖的一侧通过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沉球,所述连接线穿接于所述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的质量重于所述沉球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沉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沉球、导轮、连接线与浮板均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呈矩形,所述沉球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低谷电转换成热能储存,在峰谷用电时使用,使得低谷电得到有效的运用,通过自动闭合进水口,有效的保证热能的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箱1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盖6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能箱、2-导热件、3-电源、4-进水口、5-出水口、6-封盖、101-隔热板、102-真空层、103-水银涂层、104-滑槽、201-第一电热转换器、202-第二电热转换器、601-沉球、602-导轮、603-连接线、604-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储能箱1、导热件2、电源3、进水口4、出水口5与封盖6,所述导热件2设于所述储能箱1内,所述导热件2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一电热转换器201与第二转换器202,所述第一电热转换器201与所述第二转换器202均设于所述储能箱1的两端,所述第一电热转换器201与所述第二电热转换器202均连接于电源3,所述进水口4设于所述储能箱1的顶端,在注水的时候利用重力更加节省能源,所述出水口5设于所述储能箱1的底端,在放水的时候利用重力而不需要外力的介入即可实现放水,如图3,所述封盖6包括沉球601、导轮602、连接线603与浮板604,所述导轮602共两个,所述连接线603共两根,所述导轮602设于储能箱1内壁顶端,所述沉球601连接于连接线603的一端,所述连接线603的另一端穿接导轮602后连接于所述封盖6的一端,所述封盖6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线603,所述连接线603的一端穿接导轮602后连接于所述浮板604,所述浮板604连接于滑槽104,所述滑槽104设于所述储能箱1的一侧内壁,所述浮板604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沉球601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述沉球601的质量小于所述浮板604的质量,这样在储能箱1内水位未满的情况下,浮板604向下,拉动封盖6移动,从而进水口4打开,当储能箱1内水位到达滑槽104底部的时候,沉球601开始拉动封盖6慢慢闭合,当储能箱1内注满水的时候,封盖6彻底闭合;所述储能箱1共三层,如图2,所述储能箱1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隔热板101、真空层102与水银涂层10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