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565发布日期:2020-05-20 03:1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服装,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



背景技术:

0-2岁的婴幼儿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生理调节功能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对外在干扰的抵抗力弱,穿着服装首先应着眼于环保健康。从生理特点上来看,婴儿肌肤娇嫩容易被损伤、皮肤脂质少而对干燥环境适应性差、皮肤抵抗力差易过敏,从日常护理特点来看,婴儿自己吃饭或者给婴儿喂食后常常衣服被弄脏弄湿,使用几次后衣服就发霉了,所以婴儿的贴身衣物的面料不但要求质地柔软能贴合婴儿稚嫩的肌肤,而且最好能具有抗菌的性能。而现有市场上的大多数婴幼儿服装都追求100%棉纤维,但是纯棉面料功能单一,虽然吸汗,但是容易发霉,不能满足婴幼儿的日常穿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所述的服装本体顶部领口处设有第一收口,服装本体底部两个裤腿的底部设有第三收口,服装本体上端两侧通过拉链连接有两个衣袖,所述的衣袖的袖口处设有第二收口;所述的抗菌面料包括基层,所述的基层的内侧设置有针织面料层a,所述的针织面料层a和基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基层的外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纳米抗菌布料层、远红外抑菌层、针织面料层b和凸纹层;所述针织面料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结构相同,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所述的第一经纱由棉纱和加强纱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二经纱由棉纱和导电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三经纱由棉纱和抗菌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每三条经纱为一组循环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纹层表面设有高密度纵向凸纹,高密度也即相邻纵向凸纹的间隔很小,其间隔为0.5-1mm,纵向凸纹为纵向的凸出的纹路,纵向是竖直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强纱设置为高强度的涤纶纤维,且该涤纶纤维的纤度设置为500d,且与棉纱加捻的捻度为1200捻/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纤维设置为陶瓷材料、石墨碳材料、金属铜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且所述的导电纤维与棉纱的加捻捻度设置为800捻/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菌纤维设置为,且所述的抗菌纤维与棉纱的加捻捻度设置为800捻/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服装本体的前襟位置的外侧涂有防水涂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高密度纵向凸纹,可有效隔离液体渗透,并加速溅落液体的滑落,不会使液体渗入布料内从而滋生细菌,该服装将纳米抗菌布料层和远红外抑菌层集合在同一种布料中,提高了抗菌能力,针织面料层中带有导电纤维,可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抗菌面料的示意图。

图3为针织面料层的示意图。

图中,1-服装本体、2-前襟、3-领口、4-第一收口、5-拉链、6-衣袖、7-袖口、8-第二收口、9-裤腿、10-第三收口、11-基层、12-针织面料层a、13-保温层、14-纳米抗菌布料层、15-远红外抑菌层、16-针织面料层b、17-凸纹层、18-棉纱、19-加强纱、20-导电纤维、21-抗菌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所述的服装本体1顶部领口3处设有第一收口4,服装本体1底部两个裤腿9的底部设有第三收口10,服装本体1上端两侧通过拉链5连接有两个衣袖6,所述的衣袖6的袖口7处设有第二收口8;所述的抗菌面料包括基层11,所述的基层11的内侧设置有针织面料层a12,所述的针织面料层a12和基层1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3,基层11的外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纳米抗菌布料层14、远红外抑菌层15、针织面料层b16和凸纹层17;所述针织面料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结构相同,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所述的第一经纱由棉纱18和加强纱19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二经纱由棉纱18和导电纤维20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三经纱由棉纱18和抗菌纤维21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每三条经纱为一组循环排列;所述的凸纹层17表面设有高密度纵向凸纹,高密度也即相邻纵向凸纹的间隔很小,其间隔为0.5-1mm,纵向凸纹为纵向的凸出的纹路,纵向是竖直方向;所述的加强纱19设置为高强度的涤纶纤维,且该涤纶纤维的纤度设置为500d,且与棉纱18加捻的捻度为1200捻/米;所述的导电纤维20设置为陶瓷材料、石墨碳材料、金属铜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且所述的导电纤维20与棉纱18的加捻捻度设置为800捻/米;所述的抗菌纤维21设置为,且所述的抗菌纤维21与棉纱18的加捻捻度设置为800捻/米;所述的服装本体1的前襟2位置的外侧涂有防水涂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抗菌面料制成的服装本体,所述的服装本体顶部领口处设有第一收口,服装本体底部两个裤腿的底部设有第三收口,服装本体上端两侧通过拉链连接有两个衣袖,所述的衣袖的袖口处设有第二收口;所述的抗菌面料包括基层,所述的基层的内侧设置有针织面料层a,所述的针织面料层a和基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基层的外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纳米抗菌布料层、远红外抑菌层、针织面料层b和凸纹层;所述针织面料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结构相同,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所述的第一经纱由棉纱和加强纱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二经纱由棉纱和导电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三经纱由棉纱和抗菌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的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每三条经纱为一组循环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纹层表面设有高密度纵向凸纹,高密度也即相邻纵向凸纹的间隔很小,其间隔为0.5-1mm,纵向凸纹为纵向的凸出的纹路,纵向是竖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纱设置为高强度的涤纶纤维,且该涤纶纤维的纤度设置为500d,且与棉纱加捻的捻度为1200捻/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纤维设置为陶瓷材料、石墨碳材料、金属铜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且所述的导电纤维与棉纱的加捻捻度设置为800捻/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纤维设置为,且所述的抗菌纤维与棉纱的加捻捻度设置为800捻/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装本体的前襟位置的外侧涂有防水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包括由抗菌面料制成的服装本体,所述的服装本体顶部领口处设有第一收口,服装本体底部两个裤腿的底部设有第三收口,服装本体上端两侧通过拉链连接有两个衣袖,所述的衣袖的袖口处设有第二收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婴儿服装,高密度纵向凸纹,可有效隔离液体渗透,并加速溅落液体的滑落,不会使液体渗入布料内从而滋生细菌,该服装将纳米抗菌布料层和远红外抑菌层集合在同一种布料中,提高了抗菌能力,针织面料层中带有导电纤维,可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都宇航服装厂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