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4459发布日期:2020-11-10 12:0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压水堆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主要采用蒸发浓缩工艺和离子交换工艺。

蒸发浓缩工艺适用的水质范围较广,常用于处理含盐量较高的废液,通过加热使原料水发生相变,将污染物滞留于浓缩液中,将水蒸气冷凝后向环境排放。但是,根据在运核电站的经验反馈,经蒸发工艺处理后的冷凝液中,fe、co、mn、ag等核素贡献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占比较高,说明蒸发浓缩工艺无法有效去除以胶体形态存在的fe、co、mn、ag等核素。

离子交换工艺常用作低含盐量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工艺,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放射性核素离子的高选择性吸附特性,能有效去除放射性废液中以离子态形式存在的核素。但是,根据在运核电站的经验反馈,经离子交换工艺处理后的净化液中,胶体物质贡献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占比较高,说明离子交换工艺也无法有效去除以胶体形态存在的fe、co、mn、ag等核素。

鉴于现有技术对以胶体形态存在的腐蚀活化产物去除效果较差,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其可以提高对腐蚀活化产物特别是以胶体形态存在的fe、co、mn、ag等核素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其可以提高对腐蚀活化产物特别是以胶体形态存在的fe、co、mn、ag等核素的去除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其包括:

原水箱,用于接收待处理废液;

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原水箱,用于输送待处理废液;

第一活性炭床,通过管道连接输送泵,接收输送泵输送的废液并对废液进行过滤;

管道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活性炭床,管道混合器连接有絮凝剂箱,絮凝剂箱向管道混合器注入絮凝剂;以及

第二活性炭床,通过管道连接管道混合器,用于吸附、过滤絮凝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絮凝剂箱和管道混合器之间设有计量泵,通过计量泵控制向管道混合器注入絮凝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管道混合器的下游管道设有在线取样点,安装有流动电流仪,以对混合后废液的流动电流进行在线测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流动电流仪获得的测量信号送至plc控制柜,根据对测量到的流动电流进行分析,调节计量泵的加药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活性炭床和第二活性炭床装填有颗粒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管道混合器和第二活性炭床之间的管道长度的设置使得絮凝剂与胶体物质充分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活性炭床下游设有超滤组件,用于截留穿透第二活性炭床的胶体、絮凝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经所述超滤组件处理的浓水通过回流管线返回所述原水箱,淡水流向下游处理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活性炭床下游设有与超滤组件并联的旁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絮凝剂箱中的絮凝剂与胶体物质反应生成粒径较大的片状絮凝体,再通过第二活性炭床和超滤组件截留絮凝体,有效去除放射性废液中胶体物质,对核电站放射性废液中胶体物质的去除率达99%。整个装置采用自动加药控制,运行过程无需人员干预,处理装置安全、经济和可实施性强,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其包括:

原水箱10,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用于接收待处理废液;

输送泵20,通过管道连接原水箱10,用于输送待处理废液;

第一活性炭床30,通过管道连接输送泵20,第一活性炭床30填有颗粒活性炭,第一活性炭床30接收输送泵20输送的废液并对废液进行过滤,去除废液中的颗粒物、油类物质及其他有机物;

管道混合器40,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活性炭床30,管道混合器40连接有絮凝剂箱60,絮凝剂箱60向管道混合器40注入絮凝剂。管道混合器40用于将添加的絮凝剂与待处理废液混合均匀,促使处理废液中的胶体物质与絮凝剂反应,形成片状絮凝物质;以及

第二活性炭床70,通过管道连接管道混合器40,第二活性炭床70装填有颗粒活性炭,用于吸附、过滤管道混合器40下游形成的片状絮凝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絮凝剂箱60和管道混合器40之间设有计量泵50,通过计量泵50向管道混合器40注入絮凝剂,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管道混合器40的下游管道设有在线取样点,安装有流动电流仪90,以对混合后废液的流动电流进行在线测量。流动电流仪90获得的测量信号送至plc控制柜100,根据对测量到的流动电流进行分析,调节计量泵50的加药流量,以实现絮凝剂的精准投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管道混合器40和第二活性炭床70之间的管道长度的设置使得絮凝剂与胶体物质充分反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活性炭床70下游设有超滤组件80,用于截留穿透第二活性炭床70的胶体、絮凝体。经超滤组件80处理的浓水通过回流管线返回原水箱10,淡水流向下游处理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二活性炭床70出水的水质情况,第二活性炭床70下游也可以设有与超滤组件80并联的旁路,或者根据需要取消超滤组件80。

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暂存于原水箱10,通过输送泵20输送至第一活性炭床30,第一活性炭床30截留废液中的颗粒物、油类物质及其他有机物;经第一活性炭床30过滤的废液流经管道混合器40,暂存于絮凝剂箱60的絮凝剂通过计量泵50注入管道混合器40,在管道混合器40及其下游一定长度的管道里,絮凝剂与胶体物质反应,形成粒径较大的片状絮凝体,片状絮凝体在第二流经活性炭床70时,被活性炭吸附/过滤截留;随后,废液流经超滤组件80,穿透第二活性炭床70的胶体、絮凝体在超滤组件80被截留,超滤组件80淡水侧废液流向下游。在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添加通过plc控制柜100自动控制,plc控制柜100接收管道混合器40下游在线流动电流仪90的信号,对计量泵50的流量进行实时调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含胶体物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絮凝剂箱60中的絮凝剂与胶体物质反应生成粒径较大的片状絮凝体,再通过第二活性炭床70和超滤组件80截留絮凝体,去除放射性废液中胶体物质,对核电站放射性废液中胶体物质的去除率达99%。整个装置采用自动加药控制,运行过程无需人员干预,处理装置安全、经济和可实施性强,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前景。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