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光或发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8122发布日期:2021-04-16 13:2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调光或发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表面涂层涂覆技术领域,特别是涂覆在玻璃表面上的功能涂层,具体地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以及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和该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的制造方法,同时还提供一种能够调光或发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2.通过表面涂层涂覆技术可以在基材表面形成功能涂层,以满足隔红外线、隔紫外线、疏水疏油、防雾等要求,其中隔紫外线涂层能够大幅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从而减少紫外线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以及防止汽车内饰和房屋内饰在短期内老化、褪色。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形成隔紫外线涂层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jp2009184882a、jp2013189345a以及中国专利cn102892851a、cn103347833a、cn111819160a等均公开了在玻璃基板表面通过涂覆隔紫外线涂液形成隔紫外线涂层,具备较好的紫外线屏蔽能力以及较高的硬度和耐磨耗性等机械耐久性。
3.在可见光光谱中,通常将波长范围为400nm~500nm的光定义为蓝光,其中400nm~420nm的短波蓝光具有较高的能量,会对视网膜产生危害,例如引起视觉疲劳、眩光、视网膜黄斑病变等,因此还需要降低短波蓝光的透过率。中国专利cn109455945a公开了一种反射型防蓝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玻璃基材和防蓝光涂层,所述的防蓝光涂层是具有反射功能的涂布液,在400

450nm处的蓝光反射率为50%,主要应用在电子产品上,其耐磨性结果不能满足汽车玻璃上的表面涂层的性能要求。
4.此外,中国专利cn111201457a公开了一种玻璃结构体,其具备一对玻璃板、配置在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的调光体以及配置在所述调光体与一块玻璃板之间的紫外线吸收层,所述紫外线吸收层在37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最大透射率为10%以下,在大于400nm且42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最大透射率为50%以上,如果大于400nm且420nm以下的最大透射率低于50%,则当照射太阳光时玻璃结构体看似被着色。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防蓝光涂层和紫外线吸收层不能同时满足隔紫外线和防蓝光等缺点,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以及由该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涂覆形成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和该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的制造方法,同时还提供一种能够调光或发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用于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包含硅溶胶和螯合剂,其特征在于:
7.所述硅溶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15%~35%硅酸盐、30%~60%第一溶剂、5%~15%第一偶联剂、0.01%~1%第一催化剂和10%~30%去离子水;
8.所述螯合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1%~15%紫外线吸收剂、1%~15%蓝光吸收
剂、40%~60%第二溶剂、0.01%~1%第二催化剂和10%~30%第二偶联剂。
9.优选地,每份硅溶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添加有5%~20%螯合剂。
10.优选地,所述硅酸盐选自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偶联剂和所述第二偶联剂选自3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和丙二醇甲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为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乙酸异丁酯和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为盐酸、硝酸和氨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有机铋催化剂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峰在330nm~370nm的波长范围内,所述蓝光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峰在400nm~420nm的波长范围内。
15.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中的羟基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大于或等于5%,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咪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16.优选地,所述蓝光吸收剂中的羟基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大于或等于5%,所述蓝光吸收剂选自偶氮类蓝光吸收剂,异吲哚啉酮类蓝光吸收剂、喹酞酮类蓝光吸收剂、苯并咪唑酮类蓝光吸收剂和有机

无机复合类蓝光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17.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包括弯曲玻璃板和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设置在所述弯曲玻璃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包含二氧化硅、紫外线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μm~12μm,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30%。
18.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2%,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20%。
19.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0%。
20.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60nm处的透过率t
460
与其在410nm处的透过率t
410
之比为4≤t
410
/t
350
≤60。
21.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60nm处的透过率t
460
与其在410nm处的透过率t
410
之比为4≤t
410
/t
350
≤12。
22.优选地,所述弯曲玻璃板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至少70%的透过率。
23.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70%。
24.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经过3000小时耐氙灯老化测试后,其在400nm~
800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至少70%的透过率;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经过平面耐磨仪的1000转耐磨测试后,其测试前后的雾度差小于2%。
25.优选地,所述弯曲玻璃板由平直玻璃板经过至少560℃的高温热处理和弯曲成型获得。
26.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以及中间粘结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中间粘结层夹设在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包括弯曲玻璃板和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设置在所述弯曲玻璃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位于所述弯曲玻璃板和所述中间粘结层之间。
27.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计将1%~15%紫外线吸收剂、1%~15%蓝光吸收剂、40%~60%第二溶剂、0.01%~1%第二催化剂和10%~30%第二偶联剂混合,回流搅拌得到螯合剂;
29.步骤2:按质量百分比计将15%~35%硅酸盐、30%~60%第一溶剂、5%~15%第一偶联剂、0.01%~1%第一催化剂和10%~30%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硅溶胶;
30.步骤3:在每份硅溶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添加5%~20%螯合剂,混合搅拌后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
31.步骤4:将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涂覆在弯曲玻璃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经80~120℃固化后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
32.优选地,步骤1中的所述回流搅拌的时间为2~8小时,所述回流搅拌的温度为100~150℃。
33.优选地,步骤2中的搅拌时间为60~120分钟,步骤3中的混合搅拌时间为至少120分钟,步骤4中的经80~120℃固化的时间优选为10~200分钟。
34.优选地,步骤4中在经80~120℃固化之前,还包括对涂覆在所述弯曲玻璃板的表面上的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进行预干燥,所述预干燥的温度为20~60℃、湿度为45%~65%、时间为20~40分钟。
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调光或发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玻璃板、第一粘结层、调光结构或发光结构、第二粘结层、第二玻璃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调光结构或发光结构之间和/或在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调光结构或发光结构之间设置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包含二氧化硅、紫外线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30%。
36.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2%,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20%。
37.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0%。
38.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60nm处的透过率t
460
与其在410nm处的透过率t
410
之比为4≤t
410
/t
350
≤60。
39.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70%。
40.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经过平面耐磨仪的1000转耐磨测试后,其测试前后的雾度差小于2%。
41.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μm~12μm。
42.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70%。
43.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峰在330nm~370nm的波长范围内,所述蓝光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峰在400nm~420nm的波长范围内。
44.优选地,所述调光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所述调光结构为pdlc、spd或ec;所述发光结构能够发出蓝光或白光,所述发光结构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二极管、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或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
45.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板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
46.优选地,所述调光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载体层、第一平面电极、调光层、第二平面电极、第二载体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一载体层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第二载体层之间。
47.更优选地,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层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载体层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层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载体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
48.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和所述第二平面电极为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包括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金属氧化物层,所述金属层选用金、银、铜、铝或钼,所述金属合金层为银合金,所述金属氧化物层选用铟锡氧化物、掺氟氧化锡、掺铝氧化锌或掺锑氧化锡。
49.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板、所述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中的至少一个是本体着色的。
50.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着色玻璃,所述着色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70%。
51.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中的至少一个为着色粘结层,所述着色粘结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44%。
52.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3.本发明所述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既降低紫外线透过率又降低蓝光透过率,从而能够同时满足隔紫外线和防蓝光的需求,还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磨耗等性能,能够延长基材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的voc排放极低,具有绿色环保和良好的施工性能等优点,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还能够符合汽车用玻璃的法规规定;应用在包含调光结构或发光结构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中,不仅能够隔
绝车外的紫外线和蓝光,延长调光结构和发光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还能够保护调光结构以及隔绝发光结构发出的蓝光,更好地保护人眼,而且能够实现遮阳、隐私和智能化节能等。
附图说明:
54.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55.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56.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调光结构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57.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调光结构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59.本发明所述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用于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和吸收蓝光以降低紫外线透过率和蓝光透过率,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包含硅溶胶和螯合剂,每份硅溶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添加有5%~20%螯合剂;
60.所述硅溶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15%~35%硅酸盐、30%~60%第一溶剂、5%~15%第一偶联剂、0.01%~1%第一催化剂和10%~30%去离子水,将所述15%~35%硅酸盐、30%~60%第一溶剂、5%~15%第一偶联剂、0.01%~1%第一催化剂和10%~30%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能够得到所述硅溶胶;
61.所述螯合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1%~15%紫外线吸收剂、1%~15%蓝光吸收剂、40%~60%第二溶剂、0.01%~1%第二催化剂和10%~30%第二偶联剂,将所述1%~15%紫外线吸收剂、1%~15%蓝光吸收剂、40%~60%第二溶剂、0.01%~1%第二催化剂和10%~30%第二偶联剂混合搅拌能够得到所述螯合剂;
62.通过添加蓝光吸收剂,使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既降低紫外线透过率又能够降低蓝光透过率,从而获得能够同时满足隔紫外线和防蓝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并且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还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磨耗等性能,能够延长设置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基材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的voc排放极低,具有绿色环保和良好的施工性能等优点,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还能够符合汽车用玻璃的法规规定。
63.在本发明中,所述硅酸盐选自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64.其中,所述第一偶联剂和所述第二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选自3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n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偶联剂和所述第二偶联剂可以选用同一种硅烷偶联剂,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硅烷偶联剂。
65.从涂层均匀性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考虑,优选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和丙二醇甲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为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乙酸异丁酯和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66.与此同时,从涂层形成时间和使用效果等方面考虑,优选所述第一催化剂为盐酸、硝酸和氨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y

12)、有机铋催化剂(dy

20)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67.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峰在330nm~370nm的波长范围内,优选选自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咪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从涂层均匀性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考虑,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中的羟基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大于或等于5%。
68.作为上述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3(或4、5、6中的任一)-三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2’,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等。
69.作为上述苯并咪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举出2

(2h

苯并三唑

2)

4,6

二(1

甲基
‑1‑
苯基乙基)苯酚(紫外吸收剂,商品名uv

234)、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辛基-3-[3-叔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丙酸酯、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甲基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h-苯并三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等。
[0070]
作为上述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举出2-[4-[(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氧]-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2-羟基-3-(2’-乙基)己基)氧]-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1-辛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双(4-苯基苯基)-1,3,5-三嗪、tinuvin477(商品名,cibajapan株式会社制)等。
[0071]
上述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吸收波长范围较宽的紫外线,在本发明中,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及以上,具体使用情况依据实际需要而定。
[0072]
所述蓝光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峰在400nm~420nm的波长范围内,优选选自偶氮类蓝光吸收剂,异吲哚啉酮类蓝光吸收剂、喹酞酮类蓝光吸收剂、苯并咪唑酮类蓝光吸收剂和有机

无机复合类蓝光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从涂层均匀性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考虑,优选所述蓝光吸收剂中的羟基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大于或等于5%。
[0073]
作为上述偶氮类蓝光吸收剂,具体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偶氮苯基酯、2

[(4

甲基
‑2‑
硝基苯基)偶氮]
‑3‑
氧代

n

苯基丁酰胺、2

[(4


‑2‑
硝基苯基)偶氮]

n

(2

氯苯基)
‑3‑
氧代

丁酰胺、杰得盈1226(商品名,青岛杰得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2'

(3,3'

二氯

1,1'

联苯

4,4'

双偶氮)双[n

(4



2,5

二甲氧基苯基)
‑3‑
氧代

丁酰胺]等。
[0074]
作为上述异吲哚啉酮类蓝光吸收剂,具体可举出1,3,3

三甲基
‑2‑
亚甲基吲哚啉、3,3'

[(2

甲基

1,3

亚苯基)二亚氨基]二[4,5,6,7

四氯

1h

异吲哚
‑1‑
酮]、六氯异吲哚啉酮、2

[[3,3'

二氯

4'

[[1

[[(2,4

二甲基苯基)氨基]羰基]
‑2‑
氧代丙基]偶氮][1,1'

联苯]
‑4‑
基]

偶氮]

n

(2

甲基苯基)
‑3‑
氧代

丁酰胺等。
[0075]
作为上述喹酞酮类蓝光吸收剂,具体可举出3

(2

环丙基
‑4‑
(4

氟苯基)
‑3‑
喹啉基)丙烯醛、3,4,5,6

四氯

n

[2

(4,5,6,7

四氯

2,3

二氢

1,3

二氧代
‑2‑
茚基)
‑8‑
喹啉]邻苯二甲酰亚胺等。
[0076]
作为上述苯并咪唑酮类蓝光吸收剂,具体可举出2

(2

羟基
‑5‑
异丙烯酸乙酯基苯基)

2h

苯并三唑、5

[[1

[[(2,3

二氢
‑2‑
氧代

1h

苯并咪唑
‑5‑
基)氨基]羰、2

[[1

[[(2,3

二氢
‑2‑
氧代

1h

苯并咪唑
‑5‑
基)氨基]羰基]
‑2‑
氧代丙基]偶氮]

1,4

苯二甲酸二甲酯、杰得盈1227(商品名,青岛杰得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等。
[0077]
作为上述有机

无机复合类蓝光吸收剂,具体可举出u400(商品名,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制)、u410(商品名,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制)、u420(商品名,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制)、u460(商品名,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制)等。
[0078]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包括弯曲玻璃板1和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由上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涂覆至所述弯曲玻璃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固化形成,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包含二氧化硅、紫外线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的厚度为2μm~12μm,以适应汽车玻璃使用。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在300nm~4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优选小于或等于2%,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最优选小于或等于0.5%;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的最大透过率小于或等于30%,优选小于或等于20%,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0%,最优选小于或等于5%;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能够同时满足隔紫外线和防蓝光。
[0079]
为了降低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的外观颜色偏黄的程度,优选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在460nm处的透过率t
460
与其在410nm处的透过率t
410
之比为4≤t
410
/t
350
≤60,以获得良好的外观从而适应更多场景使用。所述弯曲玻璃板1为透明玻璃时,所述弯曲玻璃板1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至少70%的透过率,优选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在460nm处的透过率t
460
与其在410nm处的透过率t
410
之比为4≤t
410
/t
350
≤12,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70%,优选大于或等于80%,更优选大于或等于85%;还优选所述弯曲玻璃板1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至少80%的透过率。
[0080]
为了满足汽车玻璃的使用要求,优选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经过3000小时耐氙灯老化测试后,其在400nm~800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至少70%的透过率;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经过平面耐磨仪的1000转耐磨测试后,其测试前后的雾度差小于2%。
[0081]
所述弯曲玻璃板1为物理钢化玻璃,由平直玻璃板经过至少560℃的高温热处理和弯曲成型获得,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可以用作汽车上的边窗玻璃、后挡风玻璃等。
[008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3]
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计将1%~15%紫外线吸收剂、1%~15%蓝光吸收剂、40%~60%第二溶剂、0.01%~1%第二催化剂和10%~30%第二偶联剂混合,在100℃恒温油
浴锅中回流搅拌得到螯合剂;
[0084]
为了使反应充分,优选所述回流搅拌的时间为2~8小时,所述回流搅拌的温度为100~150℃。
[0085]
步骤2:按质量百分比计将15%~35%硅酸盐、30%~60%第一溶剂、5%~15%第一偶联剂、0.01%~1%第一催化剂和10%~30%去离子水混合,在40℃水浴中搅拌得到硅溶胶;
[0086]
为了使反应充分,优选所述搅拌时间为60~120分钟。
[0087]
步骤3:在每份硅溶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添加5%~20%螯合剂,混合搅拌后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
[0088]
为了使反应充分,优选所述混合搅拌时间为至少120分钟。
[0089]
步骤4:将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经80~120℃固化后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
[0090]
所述弯曲玻璃板1具有凸面和凹面,当所述弯曲玻璃板1安装在汽车上时,所述凸面朝向车外,所述凹面朝向车内,优选在所述凹面上涂覆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
[0091]
所述经80~120℃固化的时间优选为10~200分钟。
[0092]
在经80~120℃固化之前,所述步骤4还包括对涂覆在所述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的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进行预干燥,所述预干燥的温度为20~60℃、湿度为45%~65%、时间为20~40分钟,以有利于后续的固化。
[0093]
在所述弯曲玻璃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覆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可以利用曲面涂覆技术,例如喷涂、擦涂、流涂、刷涂或浸涂等,以及结合超声、离心或旋转等技术形成的复合涂覆方法。
[0094]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包括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10、中间粘结层20和第二玻璃板30,所述中间粘结层20夹设在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10和所述第二玻璃板30之间,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10包括弯曲玻璃板1和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设置在所述弯曲玻璃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0095]
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可以用作汽车上的前挡风玻璃、边窗玻璃、天窗玻璃或后挡风玻璃,将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安装到汽车上后,优选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10作为外玻璃板,即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10位于汽车的外侧,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位于所述弯曲玻璃板1和所述中间粘结层20之间,从而可以减少所述中间粘结层20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降低所述中间粘结层20的紫外线老化速度,提高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正常使用寿命。
[0096]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可以用作汽车上的天窗调光玻璃,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包括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和依次层叠的第一玻璃板11、第一粘结层12、第一载体层13、第一平面电极14、调光层15、第二平面电极16、第二载体层17、第二粘结层18、第二玻璃板19,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11与所述第一载体层13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19与所述第二载体层17之间;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能够大幅减少进入车内的紫外线和蓝光,保护车内物品和人眼,还能够用于保护所述调光层15特别是pdlc。
[0097]
在图3中,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11的表面上且位于所
述第一玻璃板11与所述第一粘结层12之间,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还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粘结层12以免受大量紫外线照射,提高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正常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板19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19与所述第二粘结层18之间。优选,所述第一玻璃板11作为外玻璃板,即位于汽车的外侧,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用于隔绝车外的紫外线和蓝光。
[0098]
在图4中,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层13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载体层13与所述第一粘结层12之间,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用于隔绝车外的紫外线和蓝光,以保护车内物品、人眼和所述调光层1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层17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载体层17与所述第二粘结层18之间。
[0099]
其中,所述调光层15用于调节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一平面电极14和所述第二平面电极16施加电压来实现;所述调光层15可以为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粒子装置)或ec(电致变色),使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满足遮阳、隐私和智能化节能等需求。
[0100]
所述第一平面电极14和所述第二平面电极16为透明导电层,具体可以包括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金属氧化物层,所述金属层可以选用金(au)、银(ag)、铜(cu)、铝(al)或钼(mo);所述金属合金层可以选用银合金,例如银铜合金、银铟合金等;所述金属氧化物层可以选用铟锡氧化物(ito)、掺氟氧化锡(fto)、掺铝氧化锌(azo)、掺锑氧化锡(ato)等。
[0101]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载体层13、第一平面电极14、调光层15、第二平面电极16和第二载体层17被预层叠为调光结构,所述第一载体层13和所述第二载体层17通常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当然也可以选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丙烯酸酯(pa)或聚氨酯(pur)等;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8用于将所述调光结构进一步粘结在所述第一玻璃板11和所述第二玻璃板19之间以形成夹层玻璃,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8通常选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当然也可以选用离子性中间膜(sgp)、聚氯乙烯(pvc)、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丙烯酸酯(pa)或聚氨酯(pur)等。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8也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降低进入车内的紫外线强度;同时,由于所述调光层15特别是pdlc的调光性能容易受紫外线影响,能够吸收紫外线的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8还用于保护所述调光层15特别是pdlc。
[0102]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将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8之间的调光结构替换为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能够发出蓝光或白光,所述发光结构可以举例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tfel)或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otfel)等。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11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11与所述第一粘结层12之间,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还用于减少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有害蓝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板19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19与所述第二粘结层18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玻璃板19作为内玻璃板,即位于汽车的内侧,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2用于隔绝车外的紫外线和蓝光以及发光结构发出的蓝光,更好地保护人眼。
[0103]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11、所述第一粘结层12、所述第二粘结层18和所述第二玻璃
板19中的至少一个是本体着色的,具有较低的可见光透过率,所述第一玻璃板11和所述第二玻璃板19中的至少一个为着色玻璃,着色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举例为<70%、≤41%、≤30%、≤26%,例如绿玻、灰玻等;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8中的至少一个为着色粘结层,着色粘结层的可见光透过率举例为≤44%、≤18%、≤8%、≤5%、≤2%,例如不同型号的灰色pvb;这样可以起到隐私作用,以及用作天窗玻璃时可以去除遮阳帘,降低产品成本和提升车内空间。
[0104]
实施例
[0105]
下面,举出一些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106]
实施例1
[0107]
将10g bp

2紫外线吸收剂、10g u410蓝光吸收剂、55g乙酸丁酯溶剂、0.1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和25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在100℃恒温油浴锅中回流搅拌4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螯合剂u1;
[0108]
将13.56g正硅酸乙酯、20g无水乙醇、30g异丙醇、5.18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和12.5g去离子水,在40℃水浴中搅拌60分钟,得到硅溶胶a1;
[0109]
称取15g硅溶胶a1和1g螯合剂u1,混合搅拌120分钟,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1;
[0110]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1,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1,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c1。
[0111]
实施例2
[0112]
将10g bp

2紫外线吸收剂、10g u420蓝光吸收剂、55g乙酸丁酯溶剂、0.1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和25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在100℃恒温油浴锅中回流搅拌4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螯合剂u2;
[0113]
将13.56g正硅酸乙酯、22g无水乙醇、28g异丙醇、5.18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和12.5g去离子水,在40℃水浴中搅拌70分钟,得到硅溶胶a2;
[0114]
称取20g硅溶胶a2和1.5g螯合剂u2,混合搅拌120分钟,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2;
[0115]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2,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2,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c2。
[0116]
实施例3
[0117]
将10g bp

2紫外线吸收剂、10g杰得盈1226蓝光吸收剂、55g乙酸丁酯溶剂、0.1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和25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在100℃恒温油浴锅中回流搅拌4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螯合剂u3;
[0118]
将13.56g正硅酸乙酯、25g无水乙醇、28g异丙醇、5.18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和12.5g去离子水,在40℃水浴中搅拌80分钟,得到硅溶胶a3;
[0119]
称取20g硅溶胶a3和1.3g螯合剂u3,混合搅拌120分钟,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
b3;
[0120]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3,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3,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c3。
[0121]
实施例4
[0122]
称取10g硅溶胶a1和1g螯合剂u1,混合搅拌120分钟,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4;
[0123]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4,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4,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c4。
[0124]
实施例5
[0125]
称取10g硅溶胶a1和1.5g螯合剂u1,混合搅拌120分钟,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5;
[0126]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5,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5,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c5。
[0127]
对比例1
[0128]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硅溶胶a1,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硅溶胶a1,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对比玻璃d1。
[0129]
对比例2
[0130]
称取10g硅溶胶a1和3g螯合剂u1,混合搅拌120分钟,得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6;
[0131]
在无尘环境中,称取适量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6,用线棒涂布器将其涂覆在弯曲玻璃板1的表面上,静置流平后,用红外灯预干燥所述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b6,再经过110℃固化55分钟,得到具有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的隔紫外线防蓝光玻璃d2。
[0132]
评价
[0133]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获得的玻璃样品进行以下测试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0134]
透过率:采用分光光度计测波长范围在250~2550nm的透射图谱;
[0135]
依据iso13837标准计算出300~400nm紫外线透过率、400~800nm可见光透过率,根据透射图谱获得400~440nm蓝光的最大透过率,本发明所述的透过率是指通过测量同一玻璃样品的五个不同点后求得的平均值。
[0136]
涂层厚度:采用台阶仪测得。
[0137]
耐老化性:耐老化性测试方法是把样品放入氙灯老化实验仪校准灯管设备(型号:ci4000美国)中,以102分钟干燥18分钟降雨为降雨周期,以300~400nm:60
±
2w/m2为辐射强度,试验时间为3000小时,黑板温度为65
±
3℃,相对湿度为照射50
±
10%进行耐老化试验;将耐老化性试验后的样品,观察涂层的外观是否出现裂纹。
[0138]
耐磨耗性:采用平面磨耗仪测得,将玻璃样品放置在仪器上,涂层朝上,进行平面磨耗1000转测试。
[0139]
雾度:采用雾度仪对经过耐磨耗性测试后的样品进行测试,对没有经过耐磨耗性测试的区域进行测试得到haze1;移动样品,对经过耐磨耗性测试的区域进行测试得到
haze2;测试前后的雾度差=|haze2

haze1|。
[0140]
表1:对比例1~2和实施例1~5的评价结果
[0141][0142]
从表1中可以看出:
[0143]
对比例1在弯曲玻璃板上形成硅溶胶涂层,虽然其耐老化性和耐磨耗性符合要求,但是不具有隔紫外线和防蓝光性能;
[0144]
对比例2在弯曲玻璃板上形成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但是在每份硅溶胶中添加了过多(例如30%)的螯合剂,虽然其紫外线透过率、蓝光最大透过率能够满足要求且非常低,但耐磨耗性不能满足要求,无法用作汽车玻璃;
[0145]
实施例1~3在弯曲玻璃板上形成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通过在每份硅溶胶中添加适量的螯合剂,不仅使紫外线透过率、蓝光最大透过率、可见光透过率满足要求,而且使耐老化性和耐磨性均满足要求;
[0146]
实施例4~5在弯曲玻璃板上形成隔紫外线防蓝光涂层,通过在每份硅溶胶中添加适量的螯合剂,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螯合剂的添加量更多,紫外线透过率满足要求,耐老化性和耐磨性也均满足要求,蓝光最大透过率比实施例1~3的更低,但可见光透过率低于70%,可以应用在汽车上对可见光透过率不做要求或者要求可见光透过率低于70%的部位,例如用作天窗玻璃,特别是无遮阳帘的天窗玻璃、调光天窗玻璃、发光天窗玻璃等。
[0147]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所述的隔紫外线防蓝光涂液、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一种能够调光或发光的隔紫外线防蓝光夹层玻璃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