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47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指令发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持体育比赛中用的起跑发令器,或兼有报警功能的发令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在专利号CN200420007638.X“防改制双弹仓发令报警器”一案中,所设计的“防改制双弹仓发令报警器”,包括有一支架、一弹仓、一握把以及左、右扳机和左、右击锤;其中所述的支架下部设为中空卧孔,内置并列的左、右扳机和左、右击锤;所述的左、右扳机呈片状,设有转动销轴和复位弹簧,扳机尾部设有突缘,卡住击锤的转动销处的棘卡;所述的左、右击锤的尾端设有转动销,固定在支架中下部的中空卧孔壁上,左、右击锤内设有复位弹簧,左、右击锤前段设有击针,左、右击针轴线对准左、右弹仓孔轴线。
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弹仓卧槽,弹仓卧槽一侧设有弹仓连接销轴,另一侧设有弹仓闭锁半圆凹槽;所述的弹仓通过弹仓连接销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的支架连接;弹仓呈块体结构,设有横向并列左、右双弹仓孔和烟气排放孔,左、右弹仓孔轴线对准弹仓连接销轴,烟气排放孔轴线与弹仓孔轴线呈斜交,弹仓上部设有弹仓闭锁半圆凹槽,内置闭锁销。
由于上述报警器主体部分采用全合金制造,仍然具有被改制的可能,危险性没有被降到最低。
更影响其使用的是由于上述报警器主体部分采用全合金制造,所以弹仓与弹仓卧槽之间必须采用间隙配合,以使得弹仓压入弹仓卧槽的过程中不受阻碍;而正因如此,处于击发状态时,必须采用闭锁机构固定它们,以防止击发时弹仓跳动。这不但使得制造成本增加,并且使得在击发状态和装填状态之间转换时,都必须打开或者关闭闭锁机构,操作相当繁琐,不便于使用。
此外,上述报警器采用半包型握把,销轴没有被握把包裹,很容易脱落,也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消除上述不便,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支架采用工业塑料制造,且所述的弹仓与所述的弹仓卧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将所述的弹仓压入所述的弹仓卧槽,可通过它们之间的弹性力和静摩擦力使所述的弹仓定位,从而取消闭锁机构,达到简化操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支架采用热熔点较低的工业塑料制造,防止其被改制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通过采用全包型握把,使销轴包容在内,不易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包括一支架、一弹仓以及左、右扳机和左、右击锤;所述的支架下部设为中空卧孔,内置并列的左、右击锤和左、右扳机;所述的左、右击锤前段设有击针,尾端设有转动销,其通过转动销与上述支架可转动地连接;左、右击锤在转动销处设有棘卡,且在左、右击锤与支架之间设有击锤复位弹簧;所述的左、右扳机尾部设有突缘,卡住上述击锤的棘卡;左、右扳机设有转动销轴,其通过转动销轴与支架可转动连接;在左、右扳机与支架之间设有扳机复位弹簧;所述的支架采用工业塑料制造,其上部设有弹仓卧槽,其形状与弹仓形状相吻合,弹仓卧槽一侧设有弹仓连接销轴,另一侧设有一配合面;相对应的,所述的弹仓一端通过弹仓连接销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的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弹仓卧槽卡合时,会推挤弹仓卧槽配合面;所述的弹仓呈块体结构,设有横向并列左、右双弹仓孔;击锤处于击发位置时,所述的扳机复位弹簧推压扳机突缘,使扳机突缘挤靠在击锤的棘卡上,而使击锤定位,同时击锤复位弹簧压缩且储存能量;扣动扳机,扳机突缘脱离击锤棘卡,击锤复位弹簧释放能量而伸长,推挤击锤并使击锤击针快速击打向弹仓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1.支架采用工业塑料制造,制造成本降低,且产品重量下降;
2.弹仓与弹仓卧槽之间取消了闭锁机构,使用更方便;3.支架采用工业塑料制造,更不易被改制;4.握把将所有销轴包裹在内,不易脱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弹仓卧槽;12弹仓连接销轴;13配合面;2弹仓;21弹仓孔;22烟气排放孔;3击锤;31击锤转动销;32击针;33棘卡;34击锤复位弹簧;341导向杆;4扳机;41扳机转动销轴;42扳机复位弹簧;421导向杆;43击锤突缘;5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用一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由图1可见,所述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由一支架1(图中支架被握把包裹,不可见)、一弹仓2、一握把5以及左、右击锤3和左、右扳机4组成。
如图2所示,为反映本实用新型内部构造的剖视图,由图可知上述的支架1为连接弹仓2、击锤3与扳机4的重要部件。
所述的支架1下部设为中空卧孔,内置并列的左、右击锤3和左、右扳机4;所述的左、右击锤3前段设有击针32,尾端设有击锤转动销31,其通过击锤转动销31与支架1可转动地连接;左、右击锤3在转动销31处设有棘卡33,且在左、右击锤8与支架1之间设有击锤复位弹簧34;击锤复位弹簧34中设有一导向杆341,限定了击锤复位弹簧34两端作用点的位置,并且防止击锤复位弹簧34承受压力过大导致扭曲变形,使发令器工作更可靠。
所述的左、右扳机4尾部设有扳机突缘43,卡住上述击锤3的棘卡33;左、右扳机4设有扳机转动销轴41,其通过扳机转动销轴41与支架1可转动连接;在左、右扳机4与支架1之间设有扳机复位弹簧42;扳机复位弹簧42中设有一导向杆421,限定了扳机复位弹簧42两端作用点的位置,并且防止扳机复位弹簧42承受压力过大导致扭曲变形,使发令器工作更可靠。
所述的弹仓2呈块体结构,设有横向并列左、右双弹仓孔21;击发,左、右弹仓孔21轴线与弹仓连接销轴12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左、右击针32轴线与左、右弹仓孔21轴线处于同一直线;弹仓2还设有烟气排放孔22,其开口向上,且其轴线与弹仓孔21轴线呈斜交。
所述的支架1采用工业塑料制造,其上部设有弹仓卧槽11,其形状与弹仓2形状相吻合,弹仓卧槽11一侧设有弹仓连接销轴12,另一侧设有一配合面13;所述的弹仓2一端通过弹仓连接销轴12可转动地与所述的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弹仓卧槽11卡合时,会推挤弹仓卧槽配合面13,而使弹仓卧槽11产生弹性形变,随之在弹仓2与弹仓卧槽11之间产生弹性力和静摩擦力,所述的弹性力和静摩擦力使所述的弹仓2在击发状态中保持位置固定。
击锤3处于击发位置时,所述的扳机复位弹簧42推压扳机突缘43,使扳机突缘43挤靠在击锤棘卡33上,以使击锤3定位,同时击锤复位弹簧34压缩且储存能量;扣动扳机4,扳机突缘43脱离击锤棘卡33,击锤复位弹簧34释放能量而伸长,推挤击锤3并使击锤击针32快速击打向弹仓孔21。
击发时,由于所述的左、右弹仓孔21轴线对准所述的弹仓连接销轴12,又击针32轴线对准左、右弹仓孔21轴线,且所述的烟气排放孔22朝上设置,所以不会发生弹仓2跳动的情况。
如图1所示,所述的发令器还可包括一握把5,其是为全包型,即上述弹仓连接销轴12、扳机转动销轴41与击锤转动销31包含在其内部;握把5具有手指形的凹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手段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具长远进步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
书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包括一支架、一弹仓以及左、右扳机和左、右击锤,还包括有一转动销、一转动销轴、一弹仓连接销轴、一击锤复位弹簧以及一扳机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下部设为中空卧孔,内置并列的左、右击锤和左、右扳机;所述的左、右击锤前段设有击针,尾端设有转动销,其通过转动销与上述支架可转动地连接;左、右击锤在转动销处设有棘卡,且在左、右击锤与支架之间设有击锤复位弹簧;所述的左、右扳机尾部设有突缘,卡住上述击锤的棘卡;左、右扳机设有转动销轴,其通过转动销轴与支架可转动连接;在左、右扳机与支架之间设有扳机复位弹簧;所述的支架采用工业塑料制造,其上部设有弹仓卧槽,其形状与弹仓形状相吻合,弹仓卧槽一侧设有弹仓连接销轴,另一侧设有一配合面;相对应的,所述的弹仓一端通过弹仓连接销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的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弹仓卧槽卡合时,会推挤弹仓卧槽配合面;所述的弹仓呈块体结构,设有横向并列左、右双弹仓孔;击锤处于击发位置时,所述的扳机复位弹簧推压扳机突缘,使扳机突缘挤靠在击锤的棘卡上,而使击锤定位,同时击锤复位弹簧压缩且储存能量;扣动扳机,扳机突缘脱离击锤棘卡,击锤复位弹簧释放能量而伸长,推挤击锤并使击锤击针快速击打向弹仓孔。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令器还包括全包型一握把,上述弹仓连接销轴、扳机转动销轴与击锤转动销设在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把具有手指形的凹纹。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其特征在于处于击发位置时,所述的左、右弹仓孔轴线与弹仓连接销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弹仓中还设有烟气排放孔,其开口斜向上,且其轴线与弹仓孔轴线呈斜交。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其特征在于击发时,所述的左、右击针轴线与左、右弹仓孔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锤复位弹簧和/或扳机复位弹簧内设有导向杆。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本实用新型由一支架、一弹仓、一握把以及左、右扳机和左、右击锤组成;所述的支架采用工业塑料制造,其上部设有弹仓卧槽,其形状与弹仓形状相吻合,弹仓卧槽一侧设有弹仓连接销轴,另一侧设有一配合面;相对应的,所述的弹仓一端通过弹仓连接销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的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弹仓卧槽卡合时,会推挤弹仓卧槽配合面,而使弹仓卧槽产生弹性形变,随之在弹仓与弹仓卧槽之间产生弹性力和静摩擦力,使所述的弹仓在击发状态中保持位置固定。
文档编号F41C3/04GKCN2909152SQ200620115570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2日
发明者袁伟, 解冰 申请人:解洪煜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