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575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电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振器与弹簧支架组合而成的复合激振器,特别是电振机或双螺管式电振机(以下简称电振机)与弹簧支架组合而成的复合电振机,电振机经过这种复合可以拖动更大的振动机械,扩大了电振机的使用范围。
国内外生产的电磁激振器、振动电机等动力机械,由于其体积、重量、性能等原因难于增设动力放大机构,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广泛性。电振机属于小型动力机械,力能指标低,输出振动小,它的使用范围同样受到了限制,但是由于电振机体积小、重量轻,有条件增设动力放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电振机,即提供一种由电振机与弹簧支架组合而成的复合电振机,这种电振机与弹簧支架的复合可以提高电振机的力能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由电振机和弹簧支架组成,主振弹簧位于上、下弹簧固定座内,下弹簧固定座装入底板孔中并将座体焊压在底板上,上弹簧固定座与电振机联接。
可设置一个主振弹簧,构成单主振弹簧复合电振机,上弹簧固定座与电振机采用螺纹联接。
可设置两只、四只等偶数只主振弹簧,上弹簧固定座通过电振机支撑臂与电振机联接。
上、下弹簧固定座都具有以挠制主振弹簧的圆钢直径为螺矩的圆弧形外螺旋沟槽,主振弹簧与弹簧固定座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振机与弹簧支座构成的复合电振机,可以提高其力能指标,可使电振机输出振动力增大6-8倍,可以拖动更大的负载,扩大了电振机的使用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单主振弹簧复合电振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双主振弹簧复合电振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如附图1所示将主振弹簧3装在上、下弹簧固定座4、2内,其装配按过盈配合实施,通过下弹簧固定座2将主振弹簧3装入底板1的孔中,并将下弹簧固定座2焊在底板1上,通过上弹簧固定座4的内螺纹将电振机7装在主振弹簧3上,用螺栓5、弹簧垫圈6将电振机7与上弹簧固定座4固定在一起,将引线弹簧8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电振机上。
单主振弹簧3采用右旋螺旋弹簧。
如附图2、3所示将上、下弹簧固定座4、2按弹簧旋向分别装在主振弹簧3上,其装配按过盈配合实施,将右旋主振弹簧通过下弹簧固定座2装入底板1左侧孔中,将下弹簧固定座2焊在底板上。将左旋主振弹簧通过下弹簧固定座2装入底板1右侧孔中,将下弹簧固定座2焊在底板1上。
将电振机7通过其支撑臂9和上弹簧固定座4悬挂在两主振弹簧之间,用螺栓5、弹簧垫圈6将电振机7固定在主振弹簧上,将引线弹簧8装在底板1上,另一端固定在电振机7上。
单主振弹簧复合电振机和双主振弹簧复合电振机中上、下弹簧固定座4、2都具有以挠制主振弹簧的圆钢直径为螺矩的圆弧形外螺旋沟槽,单主振弹簧采用右旋螺旋弹簧,双主振弹簧中一只采用右旋螺旋弹簧,另一只采用左旋螺旋弹簧,且两主振弹簧以电振机轴线为中线按右、左对称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电振机,其特征是由电振机(7)和弹簧支架组成,主振弹簧(3)位于上、下弹簧固定座(4)(2)内,下弹簧固定座(2)装入底板(1)的孔中并将座体焊压在底板(1)上,上弹簧固定座(4)与电振机(7)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电振机,其特征是设置一个主振弹簧(3),上弹簧固定座(4)与电振机(7)采用螺纹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电振机,其特征是设置偶数只主振弹簧(3),上弹簧固定座(4)通过电振机支撑臂(9)与电振机(7)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电振机,其特征是上、下弹簧固定座(4)(2)都具有以挠制主振弹簧(3)的圆钢直径为螺矩的圆弧形外螺旋沟槽,主振弹簧(3)与弹簧固定座(4)(2)之间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电振机,其特征是偶数只主振弹簧(3)每两只中一只为左旋螺旋弹簧,一只为右旋螺旋弹簧,且以电振机(7)轴线为中线右、左对称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振器与弹簧支架组合而成的复合电振机。其由电振机和弹簧支架组成,主振弹簧位于上、下弹簧固定座内,下弹簧固定座装入底板孔中并将座体焊压在底板上,上弹簧固定座与电振机联接。可设置一个主振弹簧,上弹簧固定座与电振机采用螺纹联接,可设置偶数只主振弹簧,上弹簧固定座通过电振机支撑臂与电振机联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其力能指标,可使电振机输出振动力增大6—8倍,可以拖动更大的负载。
文档编号B06B1/02GK2292616SQ9522140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6日
发明者赵文元 申请人:赵文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