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及其成品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3641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且其厚度介于140 μ m?200 μ m,其厚度远较该透光薄膜1为厚,因而可作为主要造型物及该透光薄膜1所需的支撑材料。
[0043]S2:设置该透光薄膜1与该底板2的表面。而本发明主要【具体实施方式】有二:其中一种将该透光薄膜1由原料直接制成厚度介于0.5 μ m?1 μ m之间的薄膜状结构,并以贴合方式而设置于该底板2的表面。该透光薄膜的;另一种则是将原料以淋膜方式而一体成型于该底板的表面而形成该透光薄膜1,以上二种方式均通过本发明设计人实际验证并实施者,为以淋膜方式而制得的该透光薄膜1,其厚度略厚,约介于25 μ m?40 μ m。
[0044]S3:压制该透光薄膜1及该底板2以形成对应图样的一立体造型部21。利用对应图样或文字的模具将该透光薄膜1及该底板2夹设于其间并压制成型,使该透光薄膜1及该底板2依据图样或文字的设计而产生永久形的该立体造型部21。
[0045]S4:在该透光薄膜1的表面第一次上色而形成一第一颜色层3。将一色料均匀涂布于该透光薄膜1的表面,并加热使其固定于该处而形成该第一颜色层3,且该第一颜色层3覆盖于该立体造型部21,形成该立体造型部21的一部分,且可由该底板的底面观得该第一颜色层3的颜色变化。
[0046]S5:在该第一颜色层3上电镀一金属层4。利用电镀制程将铝金属材料设置于该第一颜色层3的表面,使该铝金属材料均匀覆盖该该第一颜色层3及该立体造型部21,并赋予该立体造型部21如金属材质般的装饰效果。
[0047]S6:在该金属层4第二次上色而形成一第二颜色层5。再次使用该色料并均匀涂布于该金属层4的表面,并加热使其固定于该处而形成该第二颜色层5,此时,由于该金属层的二面分别受到该第一颜色层3及该第二颜色层5的遮覆后,以产生不同颜色的金属材料变化,例如:使用黄色的该第一颜色层3结合于该金属层4后,可由该底板2底面观的而产生如黄金般的色泽效果,使用红色的该第二颜色层5结合于该金属层4后则可由顶面观的而产生如红金般的色泽效果,并可依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颜色的色料,据以产生所需颜色的金属光泽效果。
[0048]并请一并参阅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经过前述步骤实施后可制得一成品,该双层装饰片成品6包括:
[0049]该底板2位于最底层而作为该双层装饰片成品6的主要支撑构件。
[0050]该透光薄膜1设于该底板2的表面,且该底板2及该透光薄膜2经压置而产生该立体造型部21。
[0051]该第一颜色层3覆设于该透光薄膜1的表面而随着该立体造型部21产生起伏的变化;
[0052]该金属层4以电锻制程而设于该第一颜色层3的表面而随着该立体造型部21产生起伏的变化。
[0053]该第二颜色层5覆设于该金属层4的表面而随着该立体造型部21产生起伏的变化。
[0054]综上,本发明由制程上进行改善,从给料、叠合、压制、第一次上色、电镀及第二次上色形成一贯化的生产流程,据以改善现有需分别对该透光薄膜1及该底板2进行加工,最后再将二者作结合的制程,大幅提升制造效率。并且,该透光薄膜1及该底板2先经过压制该立体造型部21,故其立体纹路最为明显,且该第一颜色层3、该电镀层4及该第二颜色层5的加工厚度较薄,故能凸显除该立体造型部21的纹路及起伏变化,因而也能提升成品的品质。
[0055]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提供一透光薄膜及一底板; 设置该透光薄膜与该底板的表面; 压制该透光薄膜及该底板以形成对应图样的一立体造型部; 在该透光薄膜的表面第一次上色而形成一第一颜色层; 在该第一颜色层上电镀一金属层;及 在该金属层第二次上色而形成一第二颜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以贴合方式而设置于该底板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的厚度介于0.5 μ m?1 μ 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以淋膜方式而一体成型于该底板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的材质选自聚氯乙烯(PVC)、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定向聚丙烯(OPP)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其中之一。6.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而制成的成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该底板; 该透光薄膜,设于该底板的表面,该底板及该透光薄膜经压置而产生该立体造型部; 该第一颜色层,覆设于该透光薄膜的表面而随着该立体造型部产生起伏的变化; 该金属层,电镀设于该第一颜色层的表面而随着该立体造型部产生起伏的变化;及 该第二颜色层,覆设于该金属层的表面而随着该立体造型部产生起伏的变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装饰片成品,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以贴合方式而设置于该底板的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装饰片成品,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的厚度介于0.5 μ m?1 μ m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装饰片成品,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以淋膜方式而一体成型于该底板的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层装饰片成品,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膜的材质选自聚氯乙烯(PVC)、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定向聚丙烯(OPP)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其中之一。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装饰片制作方法及其成品,其流程包括:提供一透光薄膜及一底板;设置该透光薄膜与该底板的表面;压制该透光薄膜及该底板以形成对应图样的一立体造型部;第一次上色于该透光薄膜的表面而形成一第一颜色层;电镀一金属层于该第一颜色层上;及第二次上色于该金属层而形成一第二颜色层。根据上述制作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制作效率,由于表面的该第一颜色层、该金属层及该第二颜色层的厚度较薄,故成品的该立体造型部的浮凸效果更加显著。
【IPC分类】B32B27/06, B32B3/30, B32B27/30
【公开号】CN105291493
【申请号】CN201410242645
【发明人】王平河, 吕东洲
【申请人】王平河, 吕东洲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