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8270851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海马作为一种小型鱼类,素有“南方人参”之称,因其游泳动作的优雅,已成为国际观赏市场的宠儿,野生海马由于过度捕捞,导致数量大大下降,已作为濒危物种被列入IUCN及中国濒危动植物保护红色名录。为了保护天然海马资源和迎合市场的需求,发展海马的人工养殖方法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已有不少的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宄工作。但是,由于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海马的成活率低,效益差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海马养殖产业中,关键是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因此,亟需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来提高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包括矩形箱体,所述的箱体主要由上层呈矩形的暗光区和下层沿箱体长度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的透光区组成,所述的暗光区由暗光养殖区和出水循环区组成,所述的暗光养殖区与所述的出水循环区用至少一层屏蔽过滤网纵向分隔开来,所述的屏蔽过滤网的底部通过出水循环区的底板与所述的透光区的上边沿一体连接,所述的箱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通氧气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位于所述的出水循环区的外壁上。上下部分的结合增大了幼体海马的利用空间,下部分的浅色明亮让有趋光性的幼体游向该区域,减少了上部分由于过度拥挤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从而提高了成活率。使得养殖密度从I个/L提高到15个/L (控制在15个/L以内)。此外,在出水口设置隔室,保证了养殖装置内的水位平衡和饵料密度。
[0005]所述的暗光区外壁采用灰黑色PC板围成,所述的透光区外壁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围成。
[0006]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口接近水体表面中心的位置,所述的进水管的直径为10-50_,进水量为0.1-1 L/s,所述的通氧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的出水口的下方。采用进水口与通氧气管位置的协调组合,增进系统中养殖水体的充分混合与循环,同时可以调节形成不同的水流大小;结合海马幼体的游泳速度和游泳能力分析,调节与优化了海马幼体养殖过程中系统的水流速度。
[0007]所述的通氧气管的内径为4-10 mm,外径7-14 mm,充氧量为0.5_36 L/h。
[0008]所述的底板呈45度倾斜设置,所述的暗光区与所述的透光区之间的交接面与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黑暗隐蔽区。有利于水产幼体在更黑暗的环境下生长。
[0009]所述的箱体的容积大小为27-102 L,所述的箱体的长:宽:高=480mm:240mm:355mm,所述的透光区的纵向半圆截面的直径为450mm,所述的出水循环区的长:宽:高=240mm: 165mm: (120-180) mm。
[0010]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条件的优化:从海马的视觉结构及发育的观察与分析出发,优化了海马幼体养殖所需的光照强度:1-7日龄海马幼体为1200-1350 Lux, 8-14日龄海马幼体为610-76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6h以上;
(2)开口饵料的选择:投喂的开口饵料以丰年虫刚孵幼体、桡足类幼体为主,每天投喂
4-5次,海马幼体1-7日龄的饵料粒径小于0.52±0.06 mm、8_14日龄小于0.65±0.10 mm,单位水体的饵料密度大于25个/L ;
(3)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1-7日龄海马幼体养殖温度为30.4± 1.(TC,8-14日龄海马幼体养殖温度为27.2±1.0°C,盐度28.6±1.0 ;
(4)将刚生产的海马幼体置于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中,控制养殖装置内养殖密度为10-15个/L,1-7日龄海马幼体进行弱充氧至水体流速达0.47±0.03 cm/s,8-14日龄海马幼体进行强充氧强度至水体流速达1.42±0.13 cm/s,并按上述光照条件、选择的开口饵料条件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刚生产的海马幼体养殖2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包括:养殖装置改进,系统中水体均匀性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优化,饵料的选择和养殖试验验证等。通过改进幼体的养殖装置,提供给幼体海马幼体充分的养殖空间,成功地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养殖装置不能充分形成均匀水体环境及幼体分配空间不足等弊端,避免海马幼体和活体饵料在养殖水体表面过度地拥挤,减少了海马幼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及生长率。同时在温度、盐度、光照、充气等方面也做了优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海马幼体的成活数量,使海马幼体的成活率从15-20%提高于55-60%,为海马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同养殖密度下海马幼体特定生长率比较图;
图3为不同光周期下海马幼体成活率比较图;
图4为不同充氧条件下海马幼体成活率比较图;
图5为不同饵料密度下海马幼体增重率比较图;
图6为不同饵料密度下海马幼体体长增长率比较图;
图7为本发明高效养殖装置与传统的矩形装置、圆形装置成活率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箱体1,箱体I主要由上层呈矩形的暗光区2和下层沿箱体I长度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的透光区3组成,暗光区2由暗光养殖区4和出水循环区5组成,暗光养殖区3与出水循环区5用至少一层屏蔽过滤网6纵向分隔开来,屏蔽过滤网6的底部通过出水循环区5的底板7与透光区3的上边沿一体连接,箱体I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通氧气管9和出水管10,出水管10位于出水循环区5的外壁上。
[001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暗光区2的外壁采用不透明的灰黑色PC板围成,透光区3外壁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围成。进水管8的出水口接近水体表面中心的位置并且开口方向朝下,进水管8的直径为10-50 mm,进水量为0.1-1 L/s。通氧气管9的出气口位于进水管8的出水口的下方,出气口位于出水口下方,能增加系统中水的流动性,改善了养殖水体的充分循环;通氧气管8的内径为4-10 mm,外径7-14 mm,充氧量范围为0.5_36 L/ho底板7呈45度倾斜设置,暗光区2与透光区3之间的交接面与底板7之间形成黑暗隐蔽区11。
[001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箱体I的容积大小范围为27-102 L,箱体I的长:宽:高=480mm:240mm:355mm,透光区3的纵向半圆的直径为450mm,出水循环区4的长:宽:高=240mm: 165mm: (120-180) mm。
[0017]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方法,主要是针对刚生产的海马幼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条件的优化
从海马的视觉结构及发育的观察与分析出发,优化了海马幼体养殖所需的光照强度:1-7日龄海马幼体为1200-1350 Lux,8_14日龄海马幼体为610-760 Lux。同时,通过试验得出适宜的每天光照时间为16h以上;
(2)开口饵料的选择
投喂的开口饵料以丰年虫刚孵幼体、桡足类幼体为主,每天投喂4-5次,海马幼体1-7日龄的饵料粒径小于0.52±0.06 mm、8-14日龄小于0.65±0.10 mm,单位水体的饵料密度大于25个/L ;
(3)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1-7日龄海马幼体养殖温度为30.4± 1.(TC,8-14日龄海马幼体养殖温度为27.2±1.0°C,盐度28.6±1.0 ;
(4)将刚生产的海马幼体置于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海马幼体的高效养殖装置中,控制养殖装置内养殖密度为10-15个/L,1-7日龄海马幼体进行弱充氧至水体流速达0.47±0.03 cm/s,8-14日龄海马幼体进行强充氧强度至水体流速达1.42±0.13 cm/s,并按上述光照条件、选择的开口饵料条件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刚生产的海马幼体养殖2周。
[0018]上述光照条件1-7日龄海马幼体可以为1200 LuxU280 Lux或1350 Lux,8-14日龄可以为610 Lux,700 Lux或760 Lux,每天光照时间可以为16h、18h、20h、22h或24h。
[0019]上述开口饵料为丰年虫刚孵幼体或桡足类幼体,海马幼体1-7日龄的饵料粒径可以小于0.46謹、0.52謹或0.58謹、8-14日龄可以小于0.55mm、0.65mm或0.75謹,单位水体的饵料密度可以为25个/L、50个/L或75个/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