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7903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急性咽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咽部疾病,于春、秋、冬季节为多见,该病的易感染人群较多,本病多因病毒感染、细菌传染及环境刺激所致。细菌和病毒通常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而传染,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高温、粉尘、烟雾和有刺激性的气体。患者通常对冷热潮湿等不良的刺激无适应能力,因而外来的感染抵抗力降低,或由于疲劳、烟酒过度、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导致全身抵抗力减弱,均容易患该病;另外如果全身或局部的疾病亦容易患诱发本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增值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患者、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感退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肾病、关节炎、恶性肿瘤等都容易诱发急性咽炎,并且该病是其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流行性感冒、麻瘆、猩红热、百日咳、伤寒、斑症伤寒、天花等。
[0003]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先有咽部干燥、灼热、异物感,随后明显咽痛,空咽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更加显著。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或四肢酸痛等。一旦患本病如身体抵抗力低下或者治疗不及时,则炎症扩散,如传染向上蔓延,可发生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乡下发展卡发生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或其病毒侵入血循环,则可引起败血病。因此,一旦患上该病必须及时有效地治疗,但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中成药稀有,尚在使用的有六神丸、珍黄丸、十味龙胆花颗粒,这些中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
[0004]比如中国专利CN200610050668.2提出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花地丁 I?10份、地骷髅I?8份。虽然该组分简单,中成药的成本较低,但其清热解毒效果较差,且药效难以在咽部发挥作用,起效较慢,其治疗效果也不十分明显,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养阴利咽、配伍合理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
[0006]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其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如下原料:金银花5-15份、茄叶一枝蒿10-20份、金果榄5-15份、麦冬10-25份、余甘子5-10份、牛蒡子5-10份、鸟不企5-15份、血散薯5-15份、茯苓5_10份、黄芩5_10份、沙参5-10份、甘草2-4份。
[000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组成原料的质量份数为:金银花15g、茄叶一枝蒿15g、金果榄15g、麦冬20g、余甘子10g、牛蒡子10g、鸟不企15份、血散薯I份、茯苓10g、黄芩8g、沙参10g、甘草3g
[0008]另外,所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还包括适量的调味剂,调味剂为蜂蜜或冰糖。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以清热解毒、祛湿热、消肿止痛、祛痰止咳、养阴利咽为主,配伍合理。本发明对阴虚火旺的湿热型体质的咽部不适或急性咽炎,具有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以清热解毒、祛湿热、养阴利咽为主,配伍合理且疗效显著。
[0012]本发明提出的中药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如下原料:金银花5-15份、茄叶一枝蒿10-20份、金果榄5-15份、麦冬10-25份、余甘子5_10份、牛蒡子5_10份、鸟不企5_15份、血散薯5-15份、茯苓5-10份、黄芩5-10份、沙参5-10份、甘草2_4份。
[0013]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这12味中药,加入上述12味中药总重量的10-20倍重量的清水煎熬1-3小时,过滤药渣得到药液,在药液中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服用,一日一剂,一剂可分早中晚3次温服,7天为一疗程。
[0014]金银花配甘草清热解毒,是治疗咽喉肿痛、咽部不适等咽炎症状的良药;沙参及麦冬具有补肺润燥、清热养阴之效果,麦冬有滋阴润肺、消痰止嗽及养阴生津之功效;血散薯、茄叶一枝蒿、金果榄、余甘子及牛蒡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祛痰止咳、散风热之功效;鸟不企还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在解毒止痛的基础上,通过血散薯、鸟不企、茄叶一枝蒿、金果榄、余甘子及牛蒡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祛痰止咳、散风热之功效,再通过茯苓配伍黄芩祛湿热,由沙参及麦冬进一步滋阴润肺来巩固咽炎的治疗效果。另外本发明提出的中药配伍合理,制备方便,养阴清热,舒利咽窍,治疗急性咽炎疗效确切,见效快,且无毒副作用。
[0015]上述中药,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禁用。
[0016]另外,对本申请的主要中药组分作如下介绍:
[0017]金银花:甘,寒。归肺、胃经。性寒,味苦。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作用、抗炎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本发明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散肿痛之力颇强,为治疗一切热毒壅盛、疮疡之要药。而且又兼疏散风热,透散表邪之功,常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
[0018]前Pi 枝蒿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拉丁学名:Vernonia clivorum Hance)的全草。性味:味淡;微苦;性凉。根据《中华本草》记载,茄叶一枝蒿有清热解毒及止痛之功效。
[0019]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Gagnep.或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的干燥块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及止痛之功效。
[0020]麦冬:甘、微苦,微寒。有清心、泻热、润燥、泻热除烦,消痰止嗽,养阴生津、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
[0021]余甘子又名滇橄榄、橄榄等,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酸、涩、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等功效,对感冒发热、咽喉痛及咳嗽等病症有较好效果。
[0022]牛蒡子:辛、苦,寒。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瘆及解毒利咽之功效。本发明中牛蒡子起到利咽、散风热、宣肺气、祛痰而止咳的功效。
[0023]鸟不企:为五加科植物黄毛橡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decaisneanaHance。性味:味苦;辛;性平。具有祛风除湿及解毒消肿之功效,对风热感冒头痛、咳嗽、口因喉肿痛等症状具有较好效果。
[0024]血散薯: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tephaniaeDielsianae。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
[0025]茯苓有利水渗湿,黄芩有清热之功效,茯苓与黄芩配伍,有祛湿热之功效,而沙参具有补肺润燥、清热养阴之效果,故对春夏季节,对阴虚火旺的湿热型体质者的咽部不适或急性咽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0026]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与桔梗为伍,是为柑桔汤,乃宣肺利咽、解毒之痛之名方。
[0027]在2010年I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工100个急性咽喉病例的临床病例中,利用本发明的药物在I个疗程内基本治愈病例62个,在3个疗程内共完全治愈94个,治愈率相当尚O
[0028]实施例1、准确称取金银花5g、茄叶一枝蒿10g、金果榄5g、麦冬10g、余甘子5g、牛蒡子5g、鸟不企5、血散薯5份、茯苓5份、黄芩5份、沙参5g、甘草2g。加入上述中药组份总重量的10倍清水煎熬I小时后,取药液加入蜂蜜后在一日内分3次服用。
[0029]典型病例一:陈某,男,58岁,患者咽部干痒、胀痛、声音撕哑、异物感或有痰附感、咳嗽、咽部闷胀感、空口吞咽时有阻挡感,但进食无妨。服用该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5天后咽喉干痒、胀痛,声音撕哑基本消失,刷牙不在恶心,7天后咽部干痒,胀痛声音撕哑,异物感完全消失。又服一疗程巩固,停药后未复发。
[0030]实施例2、准确称取金银花15g、茄叶一枝蒿20g、金果榄15g、麦冬25g、余甘子10g、牛蒡子10g、鸟不企15份、血散薯15份、茯苓10份、黄芩10份、沙参10g、甘草4g,加入上述中药组份总重量的10倍清水煎熬3小时后,取药液加入冰糖后在一日内分3次服用。
[0031]典型病例二:丁某,女,32岁。服用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4天后口干咽干基本消失,7天后口干咽干,灼痛,咽异物感彻底消失。再服2个疗程天巩固,停药,未复发。
[0032]实施例3、准确称取金银花15g、茄叶一枝蒿15g、金果榄15g、麦冬20g、余甘子10g、牛蒡子10g、鸟不企15份、血散薯I份、茯苓10g、黄芩8g、沙参10g、甘草3g,加入上述中药组份总重量的15倍清水煎熬2.5小时后,取药液加入蜂蜜后在一日内分3次服用。
[0033]典型病例三:李某,女,49岁,患者反复扁桃体咽炎发作两年,几乎隔1-2个月发作一次扁桃体充血肿大2度,咽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痛若不堪,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后在夏初由于天气聚冷聚热引发急性咽炎。服用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5天后咽干咽痒有异物感基本消失,8天咽干、灼痛、咽异物感消失,又服14天后停药未复发。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份数表示的如下原料:金银花5-15份、茄叶一枝蒿10-20份、金果榄5-15份、麦冬10-25份、余甘子5_10份、牛蒡子5_10份、鸟不企5-15份、血散薯5-15份、茯苓5-10份、黄芩5_10份、沙参5_10份、甘草2_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质量份数为:金银花15g、茄叶一枝蒿15g、金果榄15g、麦冬20g、余甘子10g、牛蒡子10g、鸟不企15份、血散薯I份、茯苓10g、黄芩8g、沙参10g、甘草3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量的调味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调味剂为蜂蜜或冰糖。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其包括以质量表示的以下各组分:金银花5-15份、茄叶一枝蒿10-20份、金果榄5-15份、麦冬10-25份、余甘子5-10份、牛蒡子5-10份、鸟不企5-15份、血散薯5-15份、茯苓5-10份、黄芩5-10份、沙参5-10份、甘草2-4份。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以清热解毒、祛湿热、养阴利咽为主,配伍合理,对阴虚火旺的湿热型体质的咽部不适或急性咽炎,具有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IPC分类】A61K36-8968, A61P11-04
【公开号】CN104645019
【申请号】CN201510074931
【发明人】陈志金
【申请人】陈志金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