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48514阅读:来源:国知局
13mm,可排布虫卵200~220粒。每个球可放置9~10张纸卡,虫卵和纸卡的叠加高度不超过6mm,可达到1800~2200粒虫卵/球。
[0023]在球的空缺位置的填充物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其中球体上部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填充物重量占球体总重量的10%~15%,占球体总重量25%~30%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填充物放置在球体下部。
[0024]每个球的有效作业半径可以达到10m,每亩需要5~6个球,制备过程为:将较重的填充物放置在下底中,把9~10张粘有虫卵的纸卡叠放于下底的填充物上,再把较轻的填充物放置在叠好的纸卡上,再盖上上盖,最后把带有填充物的上盖与下底合拢,连接处采用粘胶固定连接,防止下落或运输过程中上盖与下底分离。
[0025]本发明的原理是,将欲释放的虫卵放在释放球里,由于上盖开有透气孔,且下部填充物重量大于上部重量,所以在重力作用下,可以保持上盖处于向上的状态,由于球体底部有尖角,所以能保持向上的状态,水不会由透气孔进入球体,由人工或机械释放于田间,虫卵羽化需要1~3天,可快速降解的常规生物质材料的降解需要3天左右,所开透气孔可保证虫卵孵化时所需的温度、湿度,能有效保护虫卵,提高孵化率,本发明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可满足田间、林间和果园释放所需的各项要求。
[0026]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率高。可实现定点、定量释放。
[002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发明虫卵布置的示意图。
[0030]图3是上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由可快速降解的常规生物质材料压制成直径12_、厚度1_的球形,其中上盖I的高度2.2mm,按径向、周向间隔1.5mm分布直径0.5mm的透气孔。虫卵3按径向、周向间隔0.5mm排列在纸卡4上,每张纸卡4直径8mm、厚度0.13mm,可排布虫卵215粒。每个球可放置9张纸卡,可达到1935粒虫卵/球。在球的空缺位置的填充物2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每个球的有效作业半径可以达到10m,每亩需要5个球。
[0032]本发明的原理是,将欲释放的虫卵放在释放球里,由人工或机械释放于田间,虫卵羽化需要1~3天,可快速降解的常规生物质材料的降解需要3天左右,能有效保护虫卵,释放装置透气良好。
[0033]本发明可使用范围较广,可在有发生虫害的田间、林间和果园使用,也可用于大面积虫灾的应急防治。
【主权项】
1.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形为球体,由上盖、填充物、已寄生赤眼蜂的虫卵、纸卡、下底组成;填充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下底内腔底部,另一部分位于上盖内腔内,且位于下底内腔底部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后的填充物的重量大于位于上盖内腔内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后的填充物的重量,已寄生赤眼蜂的虫卵置于纸卡上,纸卡放置于上下填充物之间;上盖表面开有透气孔,与下底合拢形成球体,紧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和下底由可快速降解的常规生物质材料压制而成,上盖和下底合拢后形成的球体内腔直径为10~12_,壁厚I?2mm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底部带有尖角,保证球体在落到地面上时,保持透气孔向上状态,防止球体落到地面上滚动,造成透气孔向下,影响虫卵的孵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的高度占球体内腔直径的15~25%,表面分布直径0.3~lmm的透气孔,所开透气孔径向、周向间隔尺寸与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内部虫卵的数量而定,保证内部温度25~30°C,湿度85~9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表面按径向、周向间隔1.5mm分布直径0.5mm的透气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已寄生赤眼蜂的虫卵按径向、周向间隔0.5mm排列在纸卡上,每张纸卡直径8~8.5mm、厚度0.13mm,可排布虫卵200~220粒;每个球体可放置9~10张纸卡,虫卵和纸卡的叠加高度不超过6mm,可达到1800~2200粒虫卵/球。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底内腔底部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后的填充物的重量占球体总重量的25。/『30%,位于上盖内腔内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后的填充物的重量占球体总重量的10°/『15%。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球形装置的有效作业半径可以达到10m,每亩需要5~6个球形装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较重的填充物放置在下底中,把9~10张粘有虫卵的纸卡叠放于下底的填充物上,再把较轻的填充物放置在叠好的纸卡上,再盖上上盖,最后把带有填充物的上盖与下底合拢,连接处采用粘胶固定连接,防止下落或运输过程中上盖与下底分离。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利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所述装置外形为球体,由上盖、填充物、已寄生赤眼蜂的虫卵、纸卡、下底组成;填充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下底内腔底部,另一部分位于上盖内腔内,且位于下底内腔底部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后的填充物的重量大于位于上盖内腔内的浸润成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后的填充物的重量,已寄生赤眼蜂的虫卵置于纸卡上,纸卡放置于上下填充物之间;上盖表面开有透气孔,与下底合拢形成球体,紧固连接。本发明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可满足田间、林间和果园释放所需的各项要求。
【IPC分类】A01M99/00
【公开号】CN105165799
【申请号】
【发明人】邱白晶, 陈加栋
【申请人】江苏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