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校平测距剪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8953189阅读:来源:国知局
7包括测距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测距装置为红外探测器,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控制箱402连接。
[0060]电子探头702针对经过过渡传送带8的钢板上下距离进行探测,检测获得钢板的端口各个点进入值和进入时间,取样值通过线路将信息传送至控制箱中,设置方式可以保证钢板进行进入辊道时候保证两端的进入时间相同,不同则可以自动控制调整传送辊两端的速度,保证了钢板的垂直进入,防止在剪切时的剪切倾斜,控制系统将对传送辊速度和运行时间进行检测,同时竖直测距装置407对钢板进入刀口进入时进行检测,根据传送辊运行时间和速度,计算出钢板传送出刀口距离,进行剪切;剪切后结合测距辊3的转动圈数得出传送辊计算距离,计算两者探测误差,计算出传送辊3误差比例,调整传送辊3的转动圈数,使之实际传送距离更接近于竖直测距装置407,使两者接近一致,减少停止二次调整传送距离的次数,一次性剪切获得精确尺寸的板长。
[0061 ] 5)板料剪切后通过传送带5进入收料机6中,完成校平和剪切。
[0062]步骤3)中,出口辊探测器208探测出口端上校平辊204和下校平辊205间板料位置数值,通过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根据上校平辊204前对应的2个出口辊探测器208探测值,控制对应的2个上校平辊电机201驱动,控制上校平辊204的两端位置;
[0063]根据下校平辊205对应的5个出口辊探测器208探测值,通过控制箱综合计算所需各个点的位移值,计算出各个点所需位移值的算术平均值,控制所有下校平辊电机202以算术平均值的位移量进行驱动,控制下校平辊205调整的位置。根据下校平辊205对应的5个出口辊探测器208探测值,通过控制箱综合计算所需各个点的位移值,计算出各个点所需位移值的算术平均值,如五个值分别为Al、A2、A3、A4、A5,则算术平均值A =(A1+A2+A3+A4+A5) /5,控制所有下校平辊电机202以算术平均值A的位移量进行驱动,控制下校平辊205调整的位置。
[0064]步骤I)所述的通过平整度确定所需达到平整度条件,平整度条件获得方法如下:将板料送入校平机,通过手工实验,直到获得具有平直形状板料的时候探测器数值,获得所需要的调整的数值,以此作为平整度条件。
[0065]实施例2
[0066]如图1所示,自动校平测距剪板机组,包括放卷机1、一次校平机2、测距辊3、二次校平剪切机4、传送带5、收料机6、探头模块7和过渡传送带8,所述的放卷机1、一次校平机2、过渡传送带8、二次校平机4、传送带5和收料机6依次连接,所述的探头模块7和测距辊3依次设置于过渡传送带8上方;
[0067]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一次校平机2包括进口托板203、上校平辊204和下校平辊205,还包括上校平辊电机201和下校平辊电机202,所述的上校平辊电机201下校平辊电机202分别连接上校平辊204和下校平辊205,所述的上校平辊电机201和下校平辊电机202之间的进料端安装有用于测量进料间隙的进口辊探测器207,所述的上校平辊电机201和下校平辊电机202之间的进料端最后一根上校平辊204和下校平辊205之前的区域安装有用于测量出料间隙的出口辊探测器208,所述的上校平辊电机201和下校平辊电机202通过线路与机架2上设置的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连接。所述的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还包括无线控制模块422,所述的电子探头702包括无线发射模块,电子探头702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将探测信息传送至无线控制模块422。如图4所示,所述的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上设置有若干块一次校平机控制箱面板261和若干个一次校平机控制箱按钮262 ;所述的上校平辊电机201有2个,分别与上校平辊204两端连接,所述的下校平辊电机202有3个,与下校平辊205均匀分布连接。
[0068]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二次校平剪切机4包括校平辊401、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驱动电机403、下刀404、滑块405和上刀406,所述的若干个校平辊401相对于校平入口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校平辊401与驱动电机403对应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403通过线路与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连接,所述的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包括控制屏421和控制按钮423 ;所述的滑块405下部连接上刀406,上刀406和下刀404分别设置于二次校平剪切机4出口上下两侧;所述的滑块405面对剪板机进口一侧底部为圆弧形。
[0069]所述的上校平辊电机201、下校平辊电机202和驱动电机403对应连接有辊托,所述的上校平辊204、下校平辊205和校平辊401分别通过辊托与上校平辊电机201、下校平辊电机202和驱动电机403相连接。一次校平机控制箱面板261和控制屏421为触摸屏,采用触摸式控制屏屏可以更好的对电机和所需要的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方便快捷,直观性好;
[0070]所述的探头模块7包括探头支架701和电子探头702,所述的探头支架701两端固定设置于过渡传送带8两侧,顶部与过渡传送带8平行,所述的电子探头702设置于探头支架701顶部,电子探头702垂直面向过渡传送带8,所述的探头模块7通过线路与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连接,所述的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与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连接,两者对板料校平数据进行双向传输。所述的二次校平剪切机4上设置有刻度标尺,“O”刻度设置于二次校平剪切机4进口水平中心,刻度向上下两侧增大。
[0071]所述的进口辊探测器207、出口辊探测器208和电子探头702为红外测距探头。如图7所示,所述的电子探头702为5个,为激光测距探头,沿探头支架701顶部两端依次均匀设置,激光测距探头灵敏度高,检测稳定速度快。五个电子探头702针对经过过渡传送带8的钢板上下距离进行探测,检测获得钢板的五个取样点的相对高度值,取样值通过线路将信息传送至控制箱中,控制系统将高度值与钢板所需要达到的平整度值进行比较,差值超过设定范围,则控制系统针对现在校平辊401的相对位置,结合预先设定的校平值,得出校平辊所需要进行调整的大小,生成控制信号对驱动电机403进行控制,驱动电机403进行升降操作,控制校平辊401两端进行升降,使得校平辊401达到所要求的位置,对钢板进行二次校平。
[0072]上述的自动校平测距剪板机组校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3]I)针对板料厚度和所需平整度确定所需达到平整度条件,通过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对对一次校平机2所述校平参数进行输入;
[0074]2)通过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输入的参数对比进口辊探测器207和出口辊探测器208探测的状态值,调整驱动上校平辊电机201和下校平辊电机202,带动上校平辊204和下校平辊205移动,对位置进行预设;
[0075]3)将所需要校平的板料送入校平机内,通过进口辊探测器207和出口辊探测器208的二次探测,结合探测到的数值进行上校平辊电机201和下校平辊电机202的微调驱动,完成一次板料的校平;板料校平数据在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生成后通过线路传送至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 ;
[0076]4)板料进行一次校平后,通过传送带通过过渡传送带8进入二次校平剪切机4,经过测距辊3和探头模块7对板料进入距离进行检测,通过一次校平机控制箱206生成后通过线路传送至二次校平剪切机控制箱402的板料数据,二次校平剪切机4进行校平辊401的调整对板料进行自动校平后进行剪切;在测距方面可以进行相关的改进,具体如下:
[0077]在二次校平剪切机4上设置有竖直测距装置407,所述的竖直测距装置407设置于上刀406 —侧面向二次校平剪切机4进口一侧,竖直测距装置407水平探测刀口下方位置,所述的竖直测距装置407包括测距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测距装置为红外探测器,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控制箱402连接。
[0078]电子探头702针对经过过渡传送带8的钢板上下距离进行探测,检测获得钢板的端口各个点进入值和进入时间,取样值通过线路将信息传送至控制箱中,设置方式可以保证钢板进行进入辊道时候保证两端的进入时间相同,不同则可以自动控制调整传送辊两端的速度,保证了钢板的垂直进入,防止在剪切时的剪切倾斜,控制系统将对传送辊速度和运行时间进行检测,同时竖直测距装置407对钢板进入刀口进入时进行检测,根据传送辊运行时间和速度,计算出钢板传送出刀口距离,进行剪切;剪切后结合测距辊3的转动圈数得出传送辊计算距离,计算两者探测误差,计算出传送辊3误差比例,调整传送辊3的转动圈数,使之实际传送距离更接近于竖直测距装置407,使两者接近一致,减少停止二次调整传送距离的次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