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逆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62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安装腔体内,活动水箱2的顶部具有水箱开口 20,活动水箱2上还设置有水箱进水口 21,水箱进水口 21与控制阀供水管路连通,水箱开口 20与水箱进水口 21或上部供水管路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或空气间隙,当发生逆流时,污水进入活动水箱2内,最后经水箱开口 20排入保护壳体I内,从而保证污水不会逆流到上方管路或自来水管路。
[0059]活动水箱2能够在保护外壳I内上下移动,以带动出水孔密封件5开启或关闭第二出水孔323。活动水箱2可在自身与水的重力下向下运动,在外部驱动件,例如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0060]具体为,活动水箱2根据其内部水量的增加至预设量时,向下移动,带动出水孔密封件5配合在第二出水孔323上,以关闭第二出水孔323 ;活动水箱2根据其内部水量的减至预设量时,向上移动,带动出水孔密封件5离开第二出水孔323,以开启第二出水孔323。
[0061]控制阀组件3安装在保护外壳I上,其由控制阀盖31和控制阀壳体32组成。控制阀盖31安装在保护外壳I的顶部开口处,控制阀壳体32位于保护外壳I的安装腔体内。
[0062]如图2和图5-7和图10-13所示,控制阀盖31上具有控制阀进水管311、控制阀出水管312和水箱抽水管313。
[0063]控制阀进水管311用于与外部饮用水连接。控制阀出水管312与水箱进水口 21连通,用于从控制阀出水腔316向活动水箱2中供水。水箱抽水管313与水箱出水管22连通,用于将活动水箱2内的水抽出。
[0064]控制阀进水管311与控阀进水腔315连通,保持向控阀进水腔315内供水,从而控阀进水腔315内始终保持有水。在控制阀进水腔315内设置有第一出水孔318,用于向壳体进水腔321中供水。
[0065]控制阀出水腔316与控制阀进水腔315通过进水口 319连通,在进水口 319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阀进水腔315内的大量的水能够供入控制阀出水腔316内,控制阀出水腔316再通过控制阀出水管312将水供给至水箱进水口 21处,水经水箱进水口 21进入活动水箱2内。
[0066]控制阀壳体32具有壳体进水腔321,控制阀壳体32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水孔323,第二出水孔323连通壳体进水腔321与活动水箱2。控制阀进水腔315内的一少部分水会经过第一出水孔318进入壳体进水腔321内,再经第二出水孔323流入活动水箱2内。
[0067]由此,该逆流装置中有两条管路向活动水箱2内供水,其中控制阀进水腔315内大量水主要通过控制阀出水腔316将供给至活动水箱2内;控制阀进水腔315内少量水通过第一出水孔318、第二出水孔323流入活动水箱2内。
[0068]在控制阀盖31内还设置有进水口密封件4。进水口密封件4能够在控制阀组件3内的水压作用下上下移动以控制进水口 319开启或关闭。
[0069]具体为,当控制阀组件3内出现水压差时,进水口密封件4离开进水口 319,以开启进水口 319;当控制阀组件3内出现水压为零时,进水口密封件4密闭在进水口 319上,以关闭进水口 319。该处所指的水压差为壳体进水腔321与控制阀盖31之间的水压差。该水压差是由于在从出水孔密封件5由关闭状态转为开启状态时,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迅速流入活动水箱2内,使得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急剧减少,导致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降低,低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从而形成水压差。
[0070]进水口密封件4控制进水口 319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为:
[0071]当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开启状态时,水经第二出水孔323流入活动水箱2内,从而使得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低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此时,在控制阀组件3内的水压差作用下,进水口密封件4移动开启进水口 319,使得进水口 319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当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开启状态时,进水口 319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当进水口 319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阀进水腔315向控制出水腔316供水。
[0072]当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关闭状态时,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不再流动,此时,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相等,进水口密封件4密闭配合在进水口 319上,关闭进水口 319,使其不再出水,使得进水口 319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当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关闭状态时,进水口 319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当进水口 319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阀进水腔315停止向控制出水腔316供水。
[0073]进水口密封件4的默认位置为密闭配合在进水口 319上,只要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相等,进水口密封件4就回到其默认位置处。
[0074]为了控制调节壳体进水腔321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在壳体进水腔321内还设置有出水孔密封件5。出水孔密封件5能够与活动水箱2保持同步运动以控制第二出水孔323的开启或关闭。
[0075]出水孔密封件5控制第二出水孔323的开启或关闭过程为:
[0076]当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开启状态时,大量的水主要经控制阀出水腔316进入活动水箱2内,还有一少部分水经第二出水孔323流入活动水箱2内,活动水箱2内的逐渐增多。
[0077]当活动水箱2内的水增加至预设量时,活动水箱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同步带动出水孔密封件5向下移动,并能够密闭住第二出水孔323,使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关闭状态。
[0078]当活动水箱2内的水被通过水箱抽水管313排出,其重量减轻至预设量时,活动水箱2开始向上移动,并同步带动出水孔密封件5向上移动,并能够开启第二出水孔323,使得第二出水孔323处于开启状态。
[0079]如此,则能实现当活动水箱2内的水增加至预设量时,第二出水孔323关闭,同时进水口 319也关闭,控制阀出水腔316停止向活动水箱2内供水;当活动水箱2内的水减少至预设量时,第二出水孔323开启,同时进水口 319也开启,控制阀出水腔316开始向活动水箱2内供水,快速在供水/补水两工况之间转换。
[0080]由此,本发明提供的防逆流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来控制控制阀组件内的水压转换,通过控制阀组件内的水压差来控制进水口密封件的移动,进而控制进水口的开启或关闭,其能快速在供水/补水两工况之间转换,在保持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效防止逆流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其采取纯机械结构,使得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降低了成本。
[0081]为了实现活动水箱2往复移动,可以根据需要在活动水箱2与保护外壳I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当然也可以在其它位置设置复位弹簧。
[0082]本发明中的进水口密封件4可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在进水口 319处,也可以将其一侧连接在进水口 319上,只要能够实现在控制阀组件3内水压差为零时,进水口密封件4关闭进水口 319,在控制阀组件3内有水压差时,进水口密封件4开启进水口 319即可。优选地,进水口密封件4为橡胶隔膜,具有弹性,密封效果好,并且耐用。
[0083]本发明中的出水孔密封件5滑动地配置在壳体进水腔321内,其可以穿过第二出水孔323与活动水箱2连接,也可以不与活动水箱2直接连接,只要出水孔密封件5与活动水箱2能够保持同步移动,以开启或关闭第二出水孔323即可。
[0084]优选地,第二出水孔323的面积大于第一出水孔318的面积,从而使得第二出水孔323的单位时间水流量大于第一出水孔318的单位时间水流量,以保证在活动水箱2内水还未达到预设量时,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保持低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使得进水口319 —直保持处于开启状态,使得活动水箱2保持处于通水位置。
[0085]较佳地,如图7-9所示,在控制阀盖31内朝向进水口密封件4延伸形成有隔水筋314,进水口 319形成在进水口密封件4与隔水筋314之间。
[0086]进水口密封件4能够在控制阀组件3内的水压作用下向上移动与隔水筋314配合以关闭进水口 319或向下移动与隔水筋314分离以开启进水口 319。
[0087]也即是,当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相等时,进水口密封件4朝向隔水筋314侧移动,并密闭配合在隔水筋314上,以关闭进水口 319,使得进水口319处于关闭状态。
[0088]当壳体进水腔321内的水压低于控制阀盖31内的水压时,进水口密封件4向着远离隔水筋314侧移动,从而开启进水口 319,使得进水口 319处于开启状态。
[0089]较佳地,如图12-13所示,控制阀进水腔315和控制阀出水腔316都呈环形设置,控制阀进水腔315布置在控制阀出水腔316的外侧,并在控制阀进水腔315与控制阀出水腔316之间布置有环形的水腔隔水筋317。当水能够漫过水腔隔水筋317之后,水就会经进水口 319从控制阀进水腔315流入控制阀出水腔316内。将控制阀进水腔315和控制阀出水腔316都设置为环形,利于整体结构布局,减小结构尺寸。
[0090]进水口 319也呈环形设置,其与环形的水腔隔水筋317相似,隔水筋314也呈环形布置在进水口密封件4的上方,增大了进水口 319的面积,利于控制阀进水腔315快速向控制出水腔316内供水。
[0091]较佳地,如图7和图1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