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_3

文档序号:9873543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119]加工过程: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过气流粉碎,加入捏合,造粒后干燥,最后筛分得 到成品。
[0120] B、药效试验
[0121] 1)试验条件
[0122] 1.1)、供试靶标
[0123] 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 Iorum)米自湖 北天门大麦田。
[0124] 上述杂草采用盆栽法培养,用180 X 140mm塑料营养钵,摆放于搪瓷盘中,内装从农 田采回经风干过筛的表层土壤(4/5处),土壤湿度初期均控制在20%,挑选籽粒饱满均一的 杂草种子,用25°C温水浸泡6小时,在28°C生化培养箱(黑暗)中催芽,将刚刚露白的杂草种 子均匀摆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覆土0.7cm。药剂处理后置于可控日光温室内培养,定期在搪 瓷盘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0125] 1.2)、培养条件
[0126] 在可控日光温室内进行,温度18~30°C,自然光照,相对湿度57%~72%。
[0127] 土壤类型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63%,?!1 = 7.1,碱解氮84.31^/1^,速效磷 38 · 5mg/kg,速效钾82 · lmg/kg。
[0128] 1.3)、仪器设备
[0129] 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研究所。GAl 10型万分之一电子天 平(德国);ZDR2000智能数据记录仪(杭州泽大仪器有限公司);SPX型智能生化培养箱(宁波 江南仪器厂)。
[0130] 2)试验设计
[0131] 2.1)、试剂
[0132] 2.1.1)、试验药剂
[0133] 所需活性成分B均为市售原药,环吡氟草酮为本公司生产。
[0134] 原药均采用丙酮作溶剂,用含量0.1 %乳化剂T-80水溶液稀释,现用现稀释。
[0135] 2.2)、试验处理
[0136] 2.2.1)、剂量设置
[0137] 在确定环吡氟草酮与活性成分B各组分配比或含量时,应从两种药剂的作用特点 及其毒力等衡量,还要考虑该配方的主要使用目的。本研究在前期预试的基础上,设环吡氟 草酮、活性成分B单用及混合用量分别见表格,共设计15组。以不含药剂、含相同溶剂及乳化 剂的水作为空白对照。
[0138] 2.2.2)、试验重复
[0139] 每处理重复4次,每次每处理3盆,每盆播种杂草种子20粒,每处理共60株。
[0140] 2.3)、处理方式
[0141] 2.3.1)、处理时间和次数
[0142] 试验共用药1次。待杂草2叶1心期,间苗,保持每盆内杂草15株,每处理保留45株, 然后继续培养至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3叶1心期进行处理。
[0143] 2.3.2)、使用器械和用药方法
[0144] 将培养好的试材均匀摆放在面积0.5m2的平台上,用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茎 叶喷雾,喷液量按30公斤/公顷计。喷雾压力0.3MPa。待全部药液喷完后,关闭气阀,30秒后, 打开喷雾塔门,取出营养钵。然后打开气阀,喷清水50mL,清洗喷液管。
[0145] 3)试验方法
[0146] 采用盆栽法。杂草培养见1.1,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进行。用 药方法见2.3.2,采用茎叶处理法。
[0147] 4)、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0148] 4.1)、调查方法
[0149] 采用绝对数调查法,用刀片沿土壤表面切断存活杂草整株幼苗,用分析天平称量 杂草鲜重。对于已经死亡的杂草,按鲜重为零计。
[0150] 4.2)、调查时间和次数
[0151] 处理后20天调查,共调查1次。
[0152] 4.3)、数据统计分析
[0153] 用Gowing法计算各处理混合组合的理论鲜重抑制率(E0 = X+Y-X*Y/100),然后与 实测抑制率(E)相比较,评价二者混用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类型,当E-EO值大于10%为增效作 用、小于-10%为拮抗作用、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并根据实际防效和除草剂特 点、配方的平衡性等因素确定最佳配比。
[0154] 式中X为环吡氟草酮用量为P时的鲜重抑制率;Y为活性成分B用量为Q时的鲜重抑 制率。
[0155] 统计结果见下表。
[0156] 表1环吡氟草酮与异丙隆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58]表2环吡氟草酮与吡氟酰草胺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 法)

[0161]表3环吡氟草酮与嗪草酮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63] C、大田示范
[0164] 利用实施例1)-20)制得的除草剂组合物防除大麦田杂草试验。
[0165] 2014年在湖北天门、新疆伊犁、安徽寿县、江苏盱眙、江苏兴化5个大麦区25个试验 点进行示范性推广试验。不同示范区大麦品种详见表4。
[0166] 表4不同示范区大麦品种情况
[0168] 试验方法:大麦3叶1心后,杂草3-5叶期,手动喷雾器,兑水量15公斤/667m2,采用 茎叶喷雾均匀喷雾,具体试验药剂及剂量见表5,小区面积50平方米,每处理重复4次。施药 后45天调查防除效果见表5,大麦安全性情况见表6。 清水对照区杂草株数-药剂处理区杂草株数
[0169] 杂草株防效(%) = _ 清水对照区杂草株数
[0170] 表5大田示范效果情况


[0176]注:各示范点内杂草群落类型:伊犁:日本看麦娘+野燕麦+多花黑麦草;天门:日本 看麦娘+多花黑麦草+棒头草;寿县:日本看麦娘+看麦娘;吁胎: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兴 化: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
[0177]经过大量试验和探索,本发明意外地发现,环吡氟草酮与活性成分B、安全剂化合 物C混用,用于大麦田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具有令人惊讶的、意想不到的增效作用,尤其是 对日本看麦娘、看麦娘、多花黑麦草、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具有尤其明显的增效作用,可降 低用药量,并对大麦安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且合理复配降低了农用成本,对ACCase抑制 剂抗性杂草高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主权项】
1. 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除草有效量 的活性成分A环吡氟草酮、活性成分B以及安全剂化合物C,其中, 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 脲类:异丙隆、绿麦隆, 2) 吡啶类: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 3) 三嗪类:嗪草酮、扑草净、特丁净; 化合物C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C1:双苯噁唑酸 C2:cyprosulfamide C3:吡唑解草酯 C4:解毒喹 C5:赤霉酸 C6:furilazole C7: N- (2-2甲氧基苯甲酰基)-4-[(甲基氨基羰基)氨基]苯磺酰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 分B为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嗪草酮中一种或多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 合物C为解毒喹、吡唑解草酯、cyprosulfamide、双苯噁唑酸中一种或多种。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A、B、C的 重量比为 1-100:1-100:1-100,优选为 1-30:1-30:1-30,更优选为 1-20:1-20:1-20。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 草组合物中A、B、C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量的1-95%,优选10-80%。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 草组合物还包含农药常规助剂。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常 规助剂包括载体、表面活性剂。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 草组合物的具体制剂为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悬乳剂、乳油、水分散粒剂、 水乳剂或微乳剂。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 草组合物用于防治大麦田中的禾本科杂草。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喷雾 的方法被施用于待处理植物叶片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环吡氟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在大麦田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环吡氟草酮、活性成分B以及安全剂化合物C,其中,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1)脲类:异丙隆、绿麦隆,2)吡啶类: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3)三嗪类:嗪草酮、扑草净、特丁净;化合物C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双苯噁唑酸、cyprosulfamide、吡唑解草酯、解毒喹、赤霉酸、furilazole等。该组合物能有效防除大麦田中的日本看麦娘等杂草问题,具有扩大杀草谱、减少施用量、对作物安全、能够解决抗性杂草等特点。
【IPC分类】A01P13/00, A01N43/40, A01N43/56, A01N25/04, A01N25/14, A01N43/707, A01N47/30
【公开号】CN105638703
【申请号】
【发明人】彭学岗, 金涛, 张景远, 赵德, 崔琦
【申请人】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