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管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77382阅读:来源:国知局
240、下拉力支撑部210a、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a均与硬质的杆体或管体连接,如套装在杆体或管体外,杆体或管体优选的与管轴线平行。
[0030]上拉力支撑部210和上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可以在机架200的杆体或管体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升降部固定板240与杆体或管体固定连接。上拉力支撑部210和上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二者间距的硬杆或硬管。下拉力支撑部210a、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a与杆体或管体连接固定。限距部为管形结构时可以套装在杆体或管体外。拉力支撑部上开始有通孔。
[0031]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拉力支撑部和\或第一升降部与硬管或硬管连接固定;拉力支撑部和第一升降部均不与硬管或硬杆固定;在下拉力支撑部和\或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可以在机架的杆体或管体轴线方向移动。
[0032]图2所示为图1的胀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拉力支撑部的背向胀杆21固定端的一面可以设置用于定位连接板的定位机构。胀杆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是单根,胀杆21可以在管的两端或一端设置。胀杆21自管拉力支撑部方向依次设有引导部211、转动部212、弹性体施力部213、弹性体214、胀杆主体215、胀杆固定端216。引导部211或转动部212可以有一定的长度,该长度用于更换控制管轴线与胀杆轴线的角度,引导部211或转动部212的长度越长轴线与胀杆轴线角度越小。管轴线与胀杆轴线的角度越小,管膨胀的越均匀,效果越好。
[0033]引导部211为锥形结构,引导部211用于引导弹性体214插入管内。转动部212至少开设有一个与胀杆轴线平行的侧面,以方便通过扳手转动胀杆固定端216的螺纹。弹性体施力部213用于对弹性体214施加压力,使弹性体214发生径向变形。弹性体214为聚氨酯弹性体或橡胶弹性体,弹性体214为套设在胀杆主体215外的筒形结构。
[0034]引导部211、转动部212、弹性体施力部213、弹性体214可以根据管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调整,弹性体214无法穿过拉力支撑部。胀杆主体215穿过拉力支撑部的通孔。胀杆固定端216为外设有螺纹的圆杆,胀杆固定端216与拉动部2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升降部的活塞杆可以拉动第一升降部固定板在杆体或管体上移动,带动拉杆以及拉板,使上下拉板和胀杆之间的间距变化,这样就可以将管的两端同时插入胀杆后膨胀管。
[0035]拉动部22为空心的板或块状结构。拉动部与胀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36]图3所示为图1的第一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3,第一升降部23包括第一升降部主体和第一活塞杆231,第一活塞杆231可以插入拉动部22内部,第一活塞杆231背向第一活塞杆231的端部套装有螺帽。第一升降部23可以是气压缸也可以是液压缸。第一升降部主体可控制第一活塞杆231拉动拉动部22。第一升降部主体与第一升降部固定板连接固定。
[0037]第二升降部24包括第二升降部主体,第二活塞杆241。第二升降部24可以是气压缸也可以是液压缸。第二活塞杆241与第一升降部固定板连接固定,第二升降部主体与第二升降部固定板连接固定。优选的第一活塞杆231,第二活塞杆241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第一活塞杆231,第二活塞杆241与杆体或管体平行。第二升降部24用于提升胀杆21、第一升降部23,拉力支撑部210。
[0038]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胀管设备的胀杆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拉力支撑部210的为带有孔的板,拉力支撑部210的靠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管的管口与连接板的距离的限位凸起2101。优选的该限位凸起2101控制管口与连接板的距离,使管穿过连接板的部分受弹性体挤压膨胀后的形状为增大形。管口与连接板外表面的距离会影响管的管口至连接板外表面部分的膨胀后的形状。控制管口超过连接板的距离;可以控制管口膨胀后的形状为增大形结构;可以防止连接板与管口平齐,达不到预定的管膨胀效果;当同时膨胀多个管时可以使管口之间相互平齐、整体成形均匀,为后续的自动化焊接提供保证。当管口与连接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胀杆的弹性体的长度的一半减去连接板厚度的一半时,管口为增大形。
[0039]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的其他部分与其他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0040]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胀管设备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20包括机架200、胀杆21、拉动部22、第一升降部23、第二升降部24。
[0041]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的其他部分与其他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0042]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胀管设备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20包括机架200、胀杆21、拉动部22、第一升降部23。
[0043]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的其他部分与其他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0044]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下方案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拉力支撑部210的为带有孔的板,拉力支撑部210的靠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管的管口与连接板的距离的凸起;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板的定位机构。
[0045]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引导部211和/或转动部212;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胀杆固定端215可以直接与第一活塞杆231通过螺纹连接,该螺纹用于调整胀杆21与第一活塞杆231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弹性体214与拉力支撑部之间设有胀杆衬套,弹性体214无法穿过拉力支撑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杆231与拉动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胀杆固定端216与拉动部22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第一活塞杆231与拉动部22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拉板22为实心的板,拉板22相对的两面开设有分别用于连接胀杆和第一活塞杆的螺孔,该螺孔用于调整连接胀杆和第一活塞杆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胀杆21与第一活塞杆231或拉动部22固定连接,胀杆主体215的靠近弹性体施力部213的端部为外设螺纹的圆杆,弹性体施力部213与该端部通过螺纹连接,该螺纹用于调整弹性体施力部213与胀杆主体215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升降部与第二升降部固定板通过螺纹固定,该螺纹用于可以调整第二升降部与第二升降部固定板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升降部与第一升降部固定板通过螺纹固定,该螺纹用于可以调整第一升降部与第一升降部固定板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升降部与第二活塞杆通过螺纹固定,该螺纹用于可以调整第一升降部与第二活塞杆的相对位置。
[0046]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对管的一端进行膨胀;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体支撑部上设有凸起,该凸起用于控制管的管口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管□超过连接板的距离;可以控制管□膨胀后的形状为增大形结构;可以防止连接板与管口平齐,达不到预定的管膨胀效果;当同时膨胀多个管时可以使管口之间相互平齐、整体成形均匀,为后续的自动化焊接提供保证;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胀管设备可以根据需要旋转放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管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弯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