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满分集vblast快速译码方法_3

文档序号:9891076阅读:来源:国知局
Λ 巧+5N,))欠每Μ乘祐、^N,T{5N,N,' + N,. +巧-Ν,-卽欠每:敬械拒新 NtT次开平方运算;(ii)基站天线发射矩阵X的第t列向量xt时,接收端采用MRC算法进行信号 译码时的计算复杂度,对yi左乘hH,我们首先计算出矩阵hH与矩阵Η乘积hHh需要 ^ +1)次复数乘法和^(W,. -l)W,(iV, +1)次复数加法,然后计算hHh与xt乘积HKHxt时 需要次复数乘法和Nt(Nt-l)次复数加法,最后计算曲与m乘积hV时需要恥Nr次复数乘法 和Nt(Nr-l)次复数加法,因此发射第t列向量xt时总共需要(馬馬+ %+3J\y次复数乘 法和^W,(W,-l)〇V,.+l)次复数加法,发射矩阵別寸总共需要皆新+帮次复数乘 法和巧+1)次复数加法。两种算法复杂度比较如表一所示。
[0122] 表一 MRC和ZF算法复杂度比较
[0123]
[0124] 由表一可知,MRC算法与ZF算法相比,总运算次数明显降低。
[01巧]性能仿真
[01%]假设系统中发射端天线数分别为Nt = 4、10和40,基站接收机天线数分别为Nr = 40、 100和400,发射的满分集VBLAST码字矩阵如式
听示,式 中S是模为1的复数,令沒=知假设信道为独立同分布的瑞利衰落信道。本申请采用的MRC 检测算法与传统的ZF线性检测算法进行了误比特率性能比较。频谱利用率分别为化it/s/ 化和化its/s/化,分别采用BPSK和QPSK调制方式。当系统中发射端天线数为Nt = 4,基站接 收机天线数为Nr = 40时,仿真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当发射天线数为Nt=10,接收机天 线数为Nr=100时,仿真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当发射天线数为Nt = 40,接收机天线数为 Nr = 400时,仿真结果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0127]由图1和图2可见,在发射端发射天线数和基站接收天线数较少情况下,当肥R = 1〇-5时,BPSK和QPSK调制方式下本发明所用MRC算法与传统的ZF算法相比误比特率性能分别 有-0.5地和-2地的增益,换言之,虽然MRC算法与ZF算法相比其计算复杂度较低,但会导致 误比特率性能降低;由图3和图4可见,随着发射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的增加,当SNR较低的 情况下,BPSK和QPSK调制方式下本发明所用MRC算法与传统的ZF算法相比误比特率性能较 好,而当SNR较高时MRC算法与ZF算法相比误比特率性能会降低;由图5和图6可见,随着发射 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的继续增加,在BPSK和QPSK调制方式下本发明所用MRC算法的误比特 率性能比ZF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要好。当移动用户发射端天线和基站接收端天线数不断增 加时,矩阵妒与信道矩阵Η的乘积hHh中非对角线元素与对角线元素相比不断减小,当基站天 线数趋于无穷大时,非对角元素与对角元素相比可W忽略不计。此时矩阵hHh近似等于 EiHH,即矩阵肿近似于对角阵,换言之,当Nr'iVi ? ¥时,Ht'K/iV? Iw,,运里^是恥/恥 的单位阵,因此MRC算法是对接收信号yi左乘HH,相乘之后等式右边的第一项近似于对角矩 阵与信号向量XI的乘积,使向量XI中元素的系数大于1;而ZF算法是对接收信号yi左乘化嘴 厂1妒,相乘之后等式右边的第一项等于单位矩阵与信号向量XI的乘积,使向量XI中元素的系 数等于1。所W在大规模ΜΙΜΟ系统中,与传统的ZF算法相比,采用MRC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检 巧。,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能够保证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012引当mM>l时,SINR的详细计算过程如下:
[0129] 针对第η个接收天线,采用MRC算法对信号Xm-1+i进行译码,则接收端SINR为
[0130]
[01 川根据式 yi=Hxi+m=vpi/2xi+m 可知,
[0132]
[01扣]式中向量vm是式y i=Hxi+m = Vpi/2xi+m中矩阵V的第m列向量,元素 Pm是式y i=Hxi+ nl = VplパXl + nl中对角矩阵P的第m个对角元素。将式hh = 代入式
中,根据叫Xm-w鬥=1,发射信号Xm-w和 噪声向量η中的元素都与向量hm中的元素统计独立,而且
[0139]对上式中的分子分母同时除W I .,可W得到
[01创由于E I巧v,|2|v;;X?j 1 =1,而且服从策分布,因此上式变成
[0144]
[0145] 当mM>l时,SNR的详细计算过程如下:
[0146] 针对第η个接收天线,采用ZF算法对信号Xm-1+i进行译码,则接收端SNR为
[0147]
[014引式中[· ]*m表示列向量的第m个元素,上式中E[| [化HH)-iHHHx]*m|2]=E[|xm-i+i|2], 对上式中分母进行展开,可W得到
[0149]
[0150] 式中[· ]m*表示行向量的第m个元素,[· U表示矩阵的第m个对角线元素。由于噪 声向量η中的元素都与向量hm中的元素统计独立,且噪声功率为E[ |nni門=02,因此上式可 W变成
由于Vm的元素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独立同分布(i.i.d.)高斯随机变量,因此元素巧 服从4 V,.-卿1)分布,即乃Ρ?,Λ" □义iv, -W,冲,所如
变成
[0157]
[015引针对上行链路的大规模ΜΙΜΟ系统,分别计算了MRC算法与ZF算法的接收端SINR和 SNR,分析了两种算法SINR/SNR性能相等应满足的条件,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计算复杂度和 误比特率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大规模ΜΙΜΟ系统中,与ZF算法相比,采用MRC算法对接收信 号进行检测,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能够保证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0159] W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W对本发明做出的若干改进和补充,运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 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满分集VBLAST快速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通信 领域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中发射端天线发射码字矩阵X的第i列信号XI,基站接收信号 后,采用MRC算法来对信号向量Xi的第m个信号进行译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51. 根据算法要求进行信道建模:假设矩阵H是基站接收天线与发射端发射天线之间的 信道矩阵,则矩阵H维数为Nr X Nt,矩阵中元素 hnm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到第n个接收天线之间 的信道增益系数,均方值为E[ |h?|2]=Pm, 其中,Nt表示发射端用于向基站发射信号的发射天线数,Nr表示基站接收天线数,I < m <Nt,l <n<Nr, 发射信号用矩阵X表示,维数为NtXT,其中T为发射时隙数,矩阵中元素 Xni满足E[ I Xni 2 ]= Es = 1,发射矩阵X的第i列用向量Xi表示, 接收信号矩阵用Y表示,维数为NrXT,第i列用向量yi表示,则接收信号为 Y = HX+N 式中1含i含T,N表示基站接收天线与发射端发射天线之间的噪声矩阵,维数为NrXT,矩 阵中元素 nni满足独立同分布复高斯分布,其均值为0,方差为因此噪声功率为E[ Innil2] 9 =O, 接收信号矩阵的第i列用向量表示为 y i=Hxi+m=Vpi/2xi+m 式中P是对角线元素分别为凡,…,i?的NtXNt维对角矩阵,矩阵V中元素是均值为0、 方差为1的独立同分布高斯随机变量,维数为Nr X Nt;52. 构建码率为1的满分集VBLAST码:式中S是模等于1的复数,但S辛1。有Nt = T,得到X矩阵为满分集矩阵;53. 采用MRC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译码:对 y i=Hxi+m=Vpi/2xi+m 式中的接收信号yi左乘HH,相乘之后等式左边的值HHyi为MRC方法检测出的码字,将检测 出的码字看作算法检测结果,进行译码; 式中,RH表示信道矩阵H的Hermitian变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满分集VBLAST快速译码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l中: 当m > i > 1时,此时发射端第m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为Xm-W,针对第n个接收天线,采 用MRC算法对信号Xm-W进行译码,此时其他Nt-I个信号就作为干扰信号,则接收端的平均信 号功率与干扰噪声功率之比SINR为式中,向量Vm是矩阵V的第m列向量; 元素 Pm是对角矩阵P的第m个对角元素; Nt表示发射端用于向基站发射信号的发射天线数; Nr表示基站接收天线数; 噪声功率为E[|nni|2]=〇2. 5是模等于1的复数,但 当1如y-1时,此时发射端第m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为针对觀个接收天 线,采用MRC算法对信号进行译码,此时接收端SINR为当i = l时,此时发射端第m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为Xm,针对第n个接收天线,采用MRC算 法对信号Xm进行译码,此时接收端SINR为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满分集VBLAST快速译码方法,在移动通信领域大规模MIMO系统中发射端发射天线发射码字矩阵X的第i列信号xi,基站接收信号后,采用MRC算法来对信号向量xi的第m个信号进行译码。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采用MRC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能够保证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使得系统误比特率性能接近甚至超过ZF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
【IPC分类】H04L1/06, H04B7/06, H04B7/04
【公开号】CN105656527
【申请号】
【发明人】李正权, 金小萍, 李君 , 善良, 王秀敏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