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个处理位的纺织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0476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置,右上臂和右下臂分离。
[0051]步骤2、升丝阶段,滑块7带动左臂81和右下臂沿升丝杆9向上移动,左下臂811沿升丝杆9向上移动,左上臂811的上端沿着导轨I向前方逐渐远离升丝杆3,直到滑块7升至升丝杆9的顶部,左臂81呈水平状态,如图10所示,此时左臂81到达工作位置,左臂81由夹块2固定,右上臂与右下臂插接在一起。
[0052]步骤3、上下臂分离,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向右伸出使右侧的锲块15的凸头151插入右上臂的下端的凹槽内,使右上臂和右下臂连接固定,同时,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左端缩回使左侧的锲块15的凸头151从左上臂的下端的凹槽内分离。
[0053]步骤4、下降返回,滑块7带动左下臂812和右臂沿升丝杆9向下移动,左上臂811被留在工作位置,如图11和图12所示,左上臂811的左导丝轮61和止捻器4上有丝线,左上臂811正常工作运转,滑块7返回至步骤I中的初始位置,由于左半升丝机构和右半升丝机构互为镜像,如果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可以使左半升丝机构和右半升丝机构的工作方式互换便可重新开始。
[0054]实施例2
[0055]本实施例中,部分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以下仅介绍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左臂81能够与升丝杆3连接或分离,整个右臂82能够与升丝杆3连接或分离。该左半升丝机构还包括止捻器4,止捻器4与左臂81固定连接,止捻器4位于左导丝轮61的上方。该右半升丝机构还包括止捻器4,止捻器4与右臂82固定连接,止捻器4位于右导丝轮62的上方,如图13和图14所示。
[0056]本实施例中转换连接单元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左臂81的下端设有用于插接的插接孔,右臂82的下端设有用于插接的插接孔,升丝杆3上设有双向气缸10,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的左端能够插入该插接孔或脱离该插接孔,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的右端能够插入该插接孔或脱离该插接孔,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可以同时伸出或缩回,或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可以一端伸出时另一端缩回。本实施例中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为一端伸出时另一端缩回,如图15和图16所示。
[0057]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的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11,连接轴211的左端外固定套设有轴套210,轴套210通过两端的卡簧固定于连接轴211的端部外,轴套21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条,如图17所示,该插接孔的形状与轴套210的外表面相匹配,双向气缸10的所述活塞杆能够驱动轴套210插入该插接孔或脱离该插接孔。当所述驱动轴套210插入该插接孔时,左臂81与升丝杆3连接,当所述驱动轴套210脱离该插接孔时,左臂81能够与升丝杆3分离。轴套210的内表面沿轴向设有定位滑槽212,如图17所示,连接轴211的左端外设有与定位滑槽212相匹配的突起线,该突起线与定位滑槽212相互凸凹配合用于轴套210与连接轴211之间的安装和定位,当对轴套210施加力矩后轴套210能相对于连接轴211转动,而不对轴套210施加力矩轴套210与连接轴211之间不会随意转动,即初始状态时(轴套210未插入到左臂81的该插接孔中),该突起线插接于定位滑槽212中,左臂81上移并转动后,轴套210随左臂81 —同转动,由于连接轴211不会转动,定位滑槽212沿周向转动并脱离该突起线,左臂81与轴套210分离后,矩轴套210与连接轴211之间不会再转动。本实施例中转换连接单元包括左转换连接单元和右转换连接单元,左转换连接单元和右转换连接单元结构相同,且在升丝杆3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如图13和图18所示。左转换连接单元包括连接轴211和轴套210。
[0058]升丝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升丝杆3上设有滑块7,滑块7能够沿升丝杆3滑动,双向气缸10固定设置在滑块7上,滑块7上还设有能够使左臂81复位的第二复位元件9,第二复位元件9为板簧。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详细描述。
[0059]该左半升丝机构含有:导轨1,夹块2,止捻器4,导轮5,左导丝轮61,左臂81,板簧9,轴套210,连接轴211。
[0060]该右半升丝机构含有:导轨1,夹块2,止抢器4,导轮5,右导丝轮62,右臂82,板簧9,轴套210,连接轴211。如图13和图18所示。左半升丝机构和右半升丝机构的结构相同,左半升丝机构和右半升丝机构在升丝杆3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本实施例中已经对该左半升丝机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实施例不再详细介绍该右半升丝机构。
[0061 ] 本实施例中,该纺织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2]步骤1、初始状态,如图13和图14所示,左臂81与升丝杆3基本平行,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向左伸出使轴套210插入左臂81的下端的所述插接孔中,左臂81与升丝杆3连接,左臂81的下端位于升丝杆3下部,滑块7位于升丝杆3的下部,左侧的连接轴211的所述突起线位于左侧的轴套210的定位滑槽212中,右臂82处于工作状态,即右臂82位于工作位置,右臂82和升丝杆3分离。
[0063]步骤2、升丝阶段,滑块7带动左臂81沿升丝杆3向上移动,左臂81的下端沿升丝杆3向上移动,左臂81的上端沿着导轨I向前方逐渐远离升丝杆3,同时左臂81转动,左侧的轴套210的定位滑槽212沿周向移动并脱离左侧的连接轴211的突起线,直到滑块7升至升丝杆3的顶部,左臂81呈水平状态,如图18所示,此时左臂81到达工作位置,左臂81由夹块2固定,如图19所示,左臂81和右臂82相互平行并且位于同一高度。
[0064]步骤3、连接转换,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向右伸出使右侧的轴套210插入右臂82的下端的所述插接孔中,使右臂82和升丝杆9连接固定,同时,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左端缩回使左侧的轴套210从左臂81的下端的所述插接孔中分离,使左臂81能够与升丝杆3分离,分离后轴套210与连接轴211之间不会转动。
[0065]步骤4、下降返回,滑块7带动右臂82沿升丝杆3向下移动,左臂811被留在工作位置,如图20和图21所示,左臂81的左导丝轮61和止捻器4上有丝线,左臂81正常工作运转,滑块7返回至步骤I中的初始位置,在右臂82的下端,右侧的连接轴211的所述突起线重新回到右侧的轴套210的定位滑槽212中。由于左半升丝机构和右半升丝机构互为镜像,如果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可以使左半升丝机构和右半升丝机构的工作方式互换便可重新开始。
[00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多个处理位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的每个处理位上均设有上热箱和升丝装置,该升丝装置包括升丝杆(3),升丝杆(3)的左侧设置有左半升丝机构,升丝杆(3)的右侧设置有右半升丝机构,该左半升丝机构含有左臂(81)和固定于左臂(81)的左导丝轮(61),该右半升丝机构包括右臂(82)和固定于右臂(82)的右导丝轮(62),左臂(81)能够与升丝杆(3)连接或分离,右臂(82)能够与升丝杆(3)连接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左臂(81)和右臂(82)能够分别与升降杆(3)独立连接,或左臂(81)和右臂(82)能够分别与升降杆(3)独立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当左臂(81)和/或右臂(82)的位置升高至工作位置后与升丝杆(3)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左臂(81)和/或右臂(82)包括上臂和下臂,该上臂能够与该下臂连接或分离,导丝轮固定于该上臂,该下臂与升丝杆(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半升丝机构还包括止捻器(4)和/或该右半升丝机构还包括右止捻器,止捻器(4)与左臂(81)固定连接,止捻器(4)位于左导丝轮¢1)的上方;右止捻器与右臂(82)固定连接,右止捻器位于右导丝轮¢2)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半升丝机构还含有左转换连接单元,该左转换连接单元位于左臂(81)与升丝杆(3)的连接处;该右半升丝机构还含有右转换连接单元,该右转换连接单元位于右臂(82)与升丝杆(3)的连接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升丝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升丝杆(3)上设有滑块(7),滑块(7)能够沿升丝杆(3)滑动,左臂(81)和右臂(82)与滑块(7)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左臂(81)和/或右臂(82)在工作位置前的初始位置时平行于升丝杆(3),左臂(81)和/或右臂(82)能够被引导至工作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半升丝机构和/或该右半升丝机构还含有导轮(5)和导轨(1),导轮(5)被固定于左臂(81)和/或右臂(82)的上端,导轨(I)含有引导左臂(81)和/或右臂(82)的上端的第一弧形段(10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导轨(I)还含有第二弧形段(102),第二弧形段(102)能够使左臂(81)或右臂(82)位于所述工作位置后固定,第二弧形段(102)位于第一弧形段(31)的前方。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半升丝机构和/或该右半升丝机构还含有夹块(2),夹块(2)能够使左臂(81)或右臂(82)固定于所述工作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半升丝机构和该右半升丝机构的结构相同,该左半升丝机构和该右半升丝机构在升丝杆(9)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处理位的纺织机,所述纺织机的每个处理位上均设有上热箱和升丝装置,该升丝装置包括升丝杆(3),升丝杆(3)的左侧设置有左半升丝机构,升丝杆(3)的右侧设置有右半升丝机构,该左半升丝机构含有左臂(81)和固定于左臂(81)的左导丝轮(61),该右半升丝机构包括右臂(82)和固定于右臂(82)的右导丝轮(62),左臂(81)能够与升丝杆(3)连接或分离,右臂(82)能够与升丝杆(3)连接或分离。该纺织机采用左右两个升丝机构共用一个升丝杆,两个升丝机构中的导丝轮互不干扰相互独立,其优点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及缩减安装空间,还能够减少升丝杆的耗气量。
【IPC分类】D01H13/08, D01H13/04
【公开号】CN105671713
【申请号】
【发明人】章威, 吕祥, 姜华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