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3566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10间隔开预定距离。
[0038]如图4和图5中所示,阴壳体20设置成插入到阳壳体10中,并且与阳壳体10的底面接触的表面与阳端子(未示出)耦接,使得阴壳体20与阳端子电连接。阴壳体20设置有铰链,用以与杆40可旋转地连接。杆40与阴壳体20可旋转地连接。杆40用作使阴壳体20插入到阳壳体10中或从阳壳体10中分离的手柄,并且用于固定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的连接。
[0039]阴壳体20的外侧设置有释放突起23以及在释放突起23的两侧突出的板牵引突起21。
[0040]释放突起23从外侧突出,并且当阴壳体20插入到阳壳体10中时,按压阳壳体10的内侧的板支承部件15。释放突起23优选地设置成与板支承部件15对应的形状,并且弹性材料的板支承部件15向阳壳体10的侧壁变形。因此,由板支承部件15支承的板的支承部31的锁定被解除,由此板30可插入至阳壳体10的底面。
[0041]与释放突起23不同,当阴壳体20从阳壳体10中分离时板牵引突起21锁定至板30的返回突起35,以使板30与阴壳体20 —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因此,当阴壳体20从阳壳体10中分离时,板30自动返回至原始位置以使板30保护阳端子(未示出)。
[0042]将参照【附图说明】如上所述设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杆式连接器的使用。
[0043]首先,如图8和图9中所示,将板30插入到一侧开口的阳壳体10中。板30由设置在阳壳体10的侧壁上的板支承部件15支承,由此板30的底面保持不接触阳壳体10的底面。因此,板30保护设置在阳壳体10的底面上的阳端子(未示出)。
[0044]然后,如图10中所示,将阴壳体20插入到阳壳体10中。阴壳体20插入且设置在阴壳体20的外侧上的释放突起23按压突出于板30的孔之间的板支承部件15。弹性材料的板支承部件15由于阴壳体20的释放突起而向阳壳体10变形,由此使板支承部件15从板30的支承部31解锁(参见图11)。由于板支承部件15从板30的支承部31解锁,因此在阴壳体20插入时板30也即刻向阳壳体10的底面插入。因此,阳端子(未示出)通过在板30的底面上形成的阳端子(未示出)通过的孔(未示出)并电连接至阴壳体20。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至阴壳体20的杆40与阳壳体10的外侧紧固,并且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的连接被固定(参见图12)。
[0045]当阴壳体20从阳壳体10中分离时,连接至阴壳体20的杆40旋转以移动至容易使阴壳体20从阳壳体10中分离的位置(参见图13)。由于阴壳体20通过杆40移动而从阳壳体10中分离,因此设置在阴壳体20的外侧上的板牵引突起21锁定至板的返回突起35 (参见图14)。当阴壳体20通过杆40进一步移动时,板的返回突起35锁定至阴壳体20的板牵引突起21且因此板30 —起移动。然后,当阴壳体20进一步移动时,在阳壳体10的侧壁上突出的板分离防止突起11接触板30的分离防止部33,且因此板分离防止突起11阻止板30的移动。结果,板30不再进一步分离且弹性材料的板30的返回突起变形,结果,与板牵引突起21的锁定被解除。因此,仅阴壳体20从阳壳体10中完全分离,使得由阴壳体20的外侧按压且变形的阳壳体10的板支承部件15返回至原始位置。因此,板30由板支承部件15再次支承,且因此板30保持不接触阳壳体10的底面,以保护底面的阳端子(未示出)(参见图15)。
[0046]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供设置有板的杆式连接器,所述板能够保护阳壳体的阳端子并且能够在阴壳体从阳壳体中分离时即刻返回至原始位置。
[0047]应该理解的是,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各方面均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而且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详细说明来限定。另外,从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形式得出的所有改型和变型均应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杆式连接器,包括: 阳壳体,具有一侧开口的箱状和用于接收至少一个阳端子的底面; 板,配置成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用于覆盖所述阳端子; 阴壳体,配置成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以及 杆,配置成与所述阴壳体可旋转地连接, 其中,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壁突出的板支承部件支承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的所述板,使得所述板不被插入至所述阳壳体的所述底面, 所述板设置有由所述板支承部件锁定并支承的支承部,并且 当所述阴壳体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时,所述阳壳体的所述板支承部件从所述板的所述支承部解锁,并且所述板与所述阴壳体一起移动至所述阳壳体的所述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板支承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还包括: 释放突起,配置成从所述阴壳体的外侧突出,并且当所述阴壳体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时按压所述板支承部件以解除所述板支承部件与所述支承部的锁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板支承部件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壁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 当所述阴壳体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时,所述板支承部件向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壁变形并从所述板的所述支承部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还包括: 板分离防止突起,配置成从所述阳壳体的所述板支承部件的上部突出,所述板分离防止突起与所述板支承部件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支承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的所述板,使得所述板不从所述阳壳体的内部分离, 其中所述板设置有由所述板分离防止突起支承的分离防止部,并且当所述阴壳体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分离时所述板与所述阴壳体一起移动,并且所述板的所述分离防止部由所述阳壳体的所述板分离防止突起支承以防止所述板完全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式连接器,还包括: 返回突起,配置成在所述板的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分离防止部之间突出;以及板牵引突起,配置成从所述阴壳体的外侧突出,并且当所述阴壳体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分离时锁定至所述返回突起,以使所述板与所述阴壳体一起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牵引突起在所述释放突起的两侧形成,并使所述释放突起置于两者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返回突起由弹性材料制成。9.一种杆式连接器,包括: 阳壳体,具有一侧开口的箱状和用于接收至少一个阳端子的底面; 板,配置成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用于覆盖所述阳端子; 阴壳体,配置成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 杆,配置成与所述阴壳体可旋转地连接;以及 支承所述板的板支承部件, 其中,所述板支承部件不插入至所述阳壳体的所述底面, 所述板设置有由所述板支承部件锁定并支承的支承部,并且 当所述阴壳体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时,所述阳壳体的所述板支承部件从所述板的所述支承部解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板支承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杆式连接器,还包括: 释放突起,配置成从所述阴壳体的外侧突出,并且当所述阴壳体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时按压所述板支承部件以解除所述板支承部件与所述支承部的锁定。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板支承部件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壁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 当所述阴壳体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时,所述板支承部件向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壁变形并从所述板的所述支承部解锁。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杆式连接器,还包括: 板分离防止突起,配置成从所述阳壳体的所述板支承部件的上部突出,所述板分离防止突起与所述板支承部件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支承插入到所述阳壳体中的所述板,使得所述板不从所述阳壳体的内部分离, 其中所述板设置有由所述板分离防止突起支承的分离防止部,并且 当所述阴壳体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分离时所述板与所述阴壳体一起移动,并且所述板的所述分离防止部由所述阳壳体的所述板分离防止突起支承以防止所述板完全分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杆式连接器,还包括: 返回突起,配置成在所述板的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分离防止部之间突出;以及 板牵引突起,配置成从所述阴壳体的外侧突出,并且当所述阴壳体从所述阳壳体的内侧分离时锁定至所述返回突起,以使所述板与所述阴壳体一起移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牵引突起在所述释放突起的两侧形成,并使所述释放突起置于两者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返回突起由弹性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式连接器,包括:阳壳体,其具有一侧开口的箱状和用于接收阳端子的底面;板,其插入到阳壳体中用于覆盖阳端子;阴壳体,其插入到阳壳体中;以及杆,其与阴壳体可旋转地连接,其中从阳壳体的内侧壁突出的板支承部件支承插入到阳壳体中的板使得板不插入至阳壳体的底面,板设置有由板支承部件锁定并支承的支承部,并且当阴壳体插入到阳壳体中时,阳壳体的板支承部件从板的支承部解锁,并且板与阴壳体一起移动至阳壳体的底面。
【IPC分类】H01R13/639, H01R13/629, H01R13/46
【公开号】CN105680217
【申请号】
【发明人】房民才, 全晟源, 裴相浩, 白斗熙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Kum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