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及油墨组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916044阅读:来源:国知局
.4%且0.5% W下,引发剂残留率多于8%且10% W下
[0224] 1:单体残留率多于0.5%,引发剂残留率多于10%
[0225] 对单体、W及引发剂残留成分中较多一方的评价进行评分。
[0226] 对各原料实施了遵循EUPIA指南(食品包装物料非食品接触面用印刷油墨指南 (EuPIA Guideline on Printing Inks applied to the non-food contact surface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articles))的食品包装用印刷物的评价,结果可知通过 将固化物中的单体、引发剂的残留量设为一定值W下,则可降低至向食品代用评价液中的 迁移值的下限值。基于该结果,在本发明中,将单体残留率为0.5% W下(评价上)、引发 剂残留率为10% W下(评价2 W上)判断为实用水平。
[0227] (權皱评价)
[0228] 对于所得到的印刷物,通过目视进行如下5级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将合格设为3W 上。
[0229] 5:完全没有權皱
[0230] 4:在局部可见權皱
[0231] 3:可在印刷面积的10%左右观察到權皱
[0232] 2:可在印刷面积的50%左右观察到權皱
[0233] 1:可在印刷面积的整体观察到權皱,发生白化
[0234] (粘性评价)
[0235] 用棉棒擦拭印刷物,进行5级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将合格设为3W上。
[0236] 5:即使擦拭10个来回,印刷面上也没有痕迹
[0237] 4:如果擦拭10个来回,则在印刷面上留下痕迹
[0238] 3:如果擦拭5个来回,则在印刷面上留下痕迹
[0239] 2:如果擦拭5个来回,则能看见基底
[0240] 1:如果擦拭2个来回,则能看见基底
[0241] 表2
[0242]
[0243] 如表2所示,实施例1~9中,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少,可认为即使在印刷物的长期 保存中也很难发生油墨成分向食品中的混入。此外,没有權皱、粘性,作为油墨组良好。其 中,实施例1、5、7中,从残留成分、權皱、粘性的观点而言显示出最佳的结果。
[0244] 比较例1中,由于油墨4的总吸光度少,因此在内面的固化不进行,固化膜中的残留 成分多,产生了權皱。比较例2中,油墨6的总吸光度非常多,表面固化在先进行,使得内面固 化的进行慢,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多,产生了權皱。比较例3中,油墨7、9的总吸光度按印刷 顺序逆转,因与比较例2油墨同样的影响而导致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多。比较例4中,按油墨 的总吸光度的升序进行印刷,结果在该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也多,产生權皱、粘性。比较例5 中,使用了总吸光度为50W下的油墨10,结果表面固化不充分且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多,产 生了粘性。
[0245] (实施例10~29、比较例6~9)
[0246] <油墨的制作>
[0247] 与前述着色剂分散体的制作同样地,调制使用了 W下着色剂的着色剂分散体A~ D。
[024引分散体A:PB15:3 [0249]分散体 B:PV19 [0巧0] 分散体C:PY180 [0巧1] 分散体D:PB7
[0252]在所得到的着色剂分散体A~D的各色着色剂分散体8.3份中,W成为表3所示的组 成的方式,一边揽拌一边依次添加 DPGDAW外的单体的剩余部分、引发剂、阻聚剂、表面调节 剂,使其平稳地混合直至引发剂溶解。表3中,例如,#1表示青、品红、黄、黑的4色油墨组,构 成该组的各油墨为,除了着色剂的种类W外,分别为与表3所示相同的组成和配合量。需要 说明的是,表中所记载的成分的配合量中,全部为"重量份"。
[0巧引(粘度测定)
[0254]对于所制成的油墨的粘度,采用东机产业公司制TVE2化型粘度计进行测定。测定 如下进行:在25°C的循环冷却环境下,适当地调整成适合测定的转速(对于20mP · sW下的 油墨,调整成转速20巧m,对于粘度高于20mP · S的油墨,调整成转速10巧m),然后,读取3分 钟后的粘度。
[0巧5] 表3
[ο 巧 6]
[Ο巧7](喷墨印刷物的制作)
[025引使用所调制的各油墨,如表4、5所示,使用W下任一种喷头,W传送带速度50m/ min、单通道进行印刷。
[0259]需要说明的是,油墨的排出顺序按青、品红、黄、黑的顺序实施。
[0260] .京瓷:利用搭载有京瓷(株)制的喷头化J4A)的喷墨排出装置,在频率20kHz、喷 头溫度40°C、油墨液滴量6~14pl、600 X 600dpi的印刷条件下,在琳得科公司制的基材PET K2411上排出油墨。
[0261] -TEC:利用搭载有东芝科技(株)制的喷头(CA3)的喷墨排出装置,在频率化化、喷 头溫度40°C、油墨液滴量42p 1、150 X 150dpi的印刷条件下,在琳得科公司制的基材PET K2411上排出油墨。
[0262] 油墨着墨后,如表4、5所示,使用W下任一种光源进行紫外线固化,得到固化膜。
[0263] · LED+金属面化物:利用Integration Technology公司制的L抓灯(385nm,10m/ sec、累积光量566mw/cm2) 1个、接着用哈利盛东芝照明公司制160W/cm金属面化物灯1个,W 传送带速度50m/min、单通道进行紫外线固化。
[0264] ?金属面化物+金属面化物:利用哈利盛东芝照明公司制160W/cm金属面化物灯2 个,W传送带速度50m/min、单通道进行紫外线固化。
[0265] 在使用两个W上的灯时,设置成第二个灯在0.5秒后照射那样的灯间距离。
[0%6](氧浓度)
[0267]进行紫外线固化时,将通过改变DIC公司制的气体分离模块SEPAREL MJ-G530C的 流量而得到的富氮空气送入喷墨排出装置内,由此调节表4和表5中所示的固化时的氧浓 度。在此,所述的氧浓度是指接受紫外线照射时的印刷物表面的氧浓度。关于氧浓度,将燃 烧排气氧浓度计HT-1200N化0DAKA株式会社制)设置于喷墨排出装置内的紫外线照射单元 的紧前面,进行测定,记载平均值。
[0%引 < 固化膜评价>
[0269] (在固化膜中残留的未反应单体和引发剂的提取与量的计算)
[0270] 通过与实施例1~10中使用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求出在固化膜中残留的未反应单体 和引发剂的量。
[0271] (臭味)
[0272] 对于臭味的评价,通过嗅刚印刷、固化后的印刷物的气味来进行判断。评价基准如 下,将ΔΚ上设为良好。
[0273] 〇:刚固化后几乎没有臭味,没有损害食品的气味、风味的可能性
[0274] Δ:虽然刚固化后可稍微感觉到单体或引发剂的臭味,但1小时后无法感觉到臭 味,没有损害食品的气味、风味的可能性
[0275] X:刚固化后单体或引发剂的臭味强,从固化经过1天后还能感觉到臭味,有损害 食品的气味、风味的可能性
[0276] (画质)
[0277] 对于画质的评价,利用青、品红、黄、黑的4个颜色,印刷高精细彩色数字标准图像 数据(遵循IS0/JIS-SCID JISX 9201的JSA-00001)的样品编号5(自行车),通过目视来进行 评价。评价基准如下,将Δ W上设为良好。
[0278] 〇 :在标签市场中,超过实用品质的画质
[0279] Δ:在标签市场中,与实用品质等同的画质
[0280] X :在标签市场中,低于实用品质的画质
[0281] (文字)
[0282] 对于文字的评价,用黑油墨在印刷基材上印刷规定的文字,通过评价可读文字的 最小磅(point)数来进行判断。评价基准如下,将ΔΚ上设为良好。
[0283] 〇:可读4pt的文字
[0284] Δ:可读8pt的文字,但无法读4pt的文字 [02化]X:无法读8pt的文字
[0286]表 4
[0287]
[028引表5
[0289]
[0290] 如表3所示,实施例10~实施例19中,全部固化膜中的单体残留率为0.5重量% W 下且引发剂残留率为10重量% ^下,固化膜的臭味为几乎感觉不到的水平。此外,画质、文 字均良好,显示出作为食品用标签的优选的质量。其中,实施例1〇、11、13、14、16、17的固化 膜中的单体残留率为0.3重量% ^下、引发剂残留率为6% W下,可认为即使在印刷物的长 期的保存中也很难发生油墨成分向食品中的混入,并且由于在高速印刷中能够进行高画 质、高清晰度的描绘,因此适合作为食品标签。
[0291]另一方面,如表5所示,比较例6中,由于油墨的排出时粘度过高,因此无法在喷头 上效率良好地进行向油墨的能量传递,此外,排出不稳定,画质、文字的描绘质量均无法成 为实用品质。此外,引发剂量/单体量的比率过低的比较例7中,单体固化反应不充分,在固 化膜中大量地残留单体。而比较例8中,由于引发剂相对于单体过剩,因此在固化膜中大量 地残留引发剂。比较例7、8中,印刷、固化后的臭味均强,作为食品标签使用时则损害食品的 味道、风味,并且有向食品中迁移的危险,从运样的观点出发,不合适。此外,比较例9中,在 大气的氧浓度下(21体积% )进行固化,但在固化膜表面存在因氧所导致的固化阻碍的影 响,单体会残留于固化膜中,基于上述理由,不适合作为食品标签来使用。
【主权项】
1. 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是用于单通道印刷方式的喷墨系统的活性能量 射线固化型油墨,其含有着色剂、单体、以及至少1种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在波长380~410nm 的吸光度积分值的总和为35以上,并且0.02《引发剂量与单体量的重量比< 0.5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所述引发剂为选自由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双(2,4,6_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2,4,6_三 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 以及4,4'_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所述单体满足0<单官能单 体量与多官能单体量的重量比< 〇. 2。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在活性能量射线照 射时,在氧浓度小于大气中的氧浓度的气氛下被固化。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时的该气氛 中的氧浓度为0.5~10体积%。6. -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是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构成 的油墨组,各油墨所包含的引发剂在波长380~410nm的吸光度积分值的总和为50以上,并 且各油墨的所述吸光度积分值的总和随着油墨排出顺序变小。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各油墨被在波长300~450nm 具有发光强度的极大值的光源固化。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各油墨被至少在波长 380nm以上具有发光强度的极大值的光源固化。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所述光源为在波长380nm 以上且小于450nm具有发光强度的极大值的光源与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380nm具有发光 强度的极大值的光源的组合。10. -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固化膜,是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制造而成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及由该油墨构成的油墨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是用于单通道印刷方式的喷墨系统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其含有着色剂、单体、以及至少1种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在波长380~410nm的吸光度积分值的总和为35以上,并且0.02≤引发剂量/单体量≤0.50(重量比)。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兼备高的生产性的同时,没有褶皱、粘性,颜色再现性优异且印刷物的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少的印刷物,此外,能够提供具有与现有印刷等同的印刷画质、相同程度的生产性,且低残留率、低臭味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固化膜。
【IPC分类】B41J2/01, B41M5/00, C09D11/38, C09D11/40, C09D11/30
【公开号】CN105683310
【申请号】
【发明人】冈本真由子, 藤原大辅, 龟山雄司, 城内一博
【申请人】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东洋油墨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3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